你是否曾經這樣努力過:
- 飲食清淡,幾乎不吃炸物、甜點
- 一週運動 5 天以上,還包含重訓+有氧
- 但體脂肪卡關,肌肉線條也沒進展?
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這篇文章將幫你找出「努力沒成果」的5大可能原因,並提供解法建議!
✅ 1|熱量真的有赤字嗎?
很多人以為吃得很少,但實際熱量可能仍超過每日消耗(TDEE)。
- 常見誤區:堅果、沙拉醬、飲料、代餐棒… 都是熱量陷阱
- 解法:使用 MyFitnessPal、Cronometer 等 App 精準記錄飲食
👉 小提醒:熱量過低也不是好事!長期攝取低於基礎代謝(BMR)會讓身體「進入省電模式」,減脂反而更難。
✅ 2|蛋白質夠嗎?
肌肉不是靠動就長,而是靠「足夠的蛋白質+訓練刺激」才能維持與成長。
- 目標建議:每公斤體重 1.6–2.2 克蛋白質(尤其在減脂時)
- 蛋白質來源:雞胸肉、豆腐、雞蛋、鮭魚、乳清蛋白…
✅ 3|訓練強度足夠嗎?
如果你已經練得很勤,但「每週動作、重量、組數都一樣」,那你可能只是「維持現狀」而非「成長」。
- 缺乏漸進負荷:沒有提升重量/次數/訓練張力,肌肉不會成長
- 建議檢查:每週是否有「小進步」?是否真正訓練到力竭點?
✅ 4|睡眠與壓力,影響超乎你想像
你知道嗎?睡得少、壓力大,會直接影響你的身體組成:
- 睡眠不足 (<6小時/晚):會降低生長激素與睪固酮
- 壓力高 → 皮質醇升高:更容易囤積腹部脂肪、破壞肌肉合成環境
👉 建議:每天至少睡 7 小時,避免訓練過度與生活焦慮。
✅ 5|你可能「卡平台」了
如果你長期執行相同的飲食與訓練策略,身體會逐漸適應,進入所謂「減脂平台期」。
- 解法參考:
- 增加熱量作為「Refeed Day」或短期 Reverse Diet
- 訓練改變週期:如調整組數、動作模式、訓練強度
✍️ 總結:改變不在於更努力,而在於更聰明
問題解決方案熱量攝取過高/過低精準記錄熱量,避免低估或餓過頭蛋白質不足每公斤體重攝取 1.6–2.2 克蛋白質訓練沒進步增加重量、次數或使用進階技巧(TUT、Super Set)睡不好壓力大每晚睡 7 小時,培養放鬆習慣長期卡關嘗試週期性飲食/訓練調整,打破平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