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比努力重要」,但其實還有比選擇更重要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在看網路文章時,又看到「選擇比努力重要」這段話,通常會是說明選擇對的工作內容,會比只是在工作上努力來的重要,我個人也是認同的。因為如果選擇方向錯誤,往往不管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抵達自己理想的終點。


但如果再往更深的一層去思考,還有哪些是會比選擇更為重要的呢?


比選擇更重要,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理想的夢幻工作是所有人的嚮往,但每個人對於自己理想的工作定義都不同,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的個性、擅長的項目、想要的未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輪廓,很容易變成看到什麼都覺得好,但同時也會在選擇後,才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也無法被稱做是對的選擇。


就如同很多新鮮人,在了解到很多職缺訊息後,有些人是得到方向,但更多數人是更為茫然,所以不是要告訴自己「選擇哪間公司或是職位就會比較好」,而是「我真正重視的是什麼? 成長? 穩定? 待遇? 權力?」


比選擇更重要,提升自己看事情的深度】

現在的媒體非常發達,在資訊爆炸的同時,我們很有可能因為搜尋資料的不足,造成產生了「倖存者偏差」,像是網路上說 新創公司能夠學得多,也能夠先卡位賺大錢,結果選擇後發現訓練時間不足,單位間權責模糊,最後承受不住而選擇離職。


如果因為這樣的遭遇,就開始說新創公司不好,這也有失公允。

所以不能夠只看網路說什麼,而是要搭配前一點內容,這個職缺對於現在的我是否合適? 別人覺得好的,對我來說是不是真的也是好的?


比選擇更重要,做好承擔的心理準備】

在職涯諮詢時,有一類的夥伴,會一直頻繁的換工作,原因是因為想要找到想要的好工作,但現實面是很難有一份工作,是不用經過磨合跟適應的。如果我們在遇到初期困難點時就選擇逃走,那自己的能力終究會卡在一個階段,再換也是相同?


到底是我真的選擇錯誤?還是我的能力還需要磨練克服,有時候短期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結果,所以建議最少也要有半年左右的確認期,而不是就馬上否定。


比選擇更重要,持續去創造自己的價值】

再諮詢時還有遇過另一類夥伴,除了會一直頻繁換工作外,每份工作的描述內容都很少,也沒有特殊表現。可以理解就算半年的時間,有時也很難去建立一些明確的績效。


但讓人擔心的部分是,夥伴回覆如果認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後,就開始選擇安靜離職,拉長時間只是不想讓履歷中的工作經歷太難看,但也如同前一段提到,這些經歷不管在面試時,還是整個職涯發展中都會造成影響,那為何不選擇拚一次看看,是否有機會創造價值留下成果,或許自己的想法也會有所改變。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是對的。但在選擇前如果沒有做好相關的心理準備,那就很容易陷入一直選擇不對的困境中。那些選得好又走得穩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有過人的運氣總是選對,而是他們擁有,選擇發揮正確價值的心態與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振興 Jeff-職涯心得分享室
42會員
223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2025/06/18
前幾天跟同事聊天,有談到GPT目前與人之間的互動性,因為GPT給的情緒價值很高,回覆內容也算全面,所以有越來越多人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不管是做報告、發信件、整理資料、甚至是人際關係、男女交往、都會先「問看看GPT是怎麼說」,然後再整合進自己的想法。 原本這樣做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GPT的最大功
Thumbnail
2025/06/18
前幾天跟同事聊天,有談到GPT目前與人之間的互動性,因為GPT給的情緒價值很高,回覆內容也算全面,所以有越來越多人會養成一個習慣,就是不管是做報告、發信件、整理資料、甚至是人際關係、男女交往、都會先「問看看GPT是怎麼說」,然後再整合進自己的想法。 原本這樣做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GPT的最大功
Thumbnail
2025/06/13
在學習新技能或是參加會議時,我們會需要做筆記,看到滿滿的筆記內容,當下心情感覺是充實且有收穫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看著筆記本上的潦草字跡,卻只剩下「我好像有記」,卻想不起來「我記了什麼」? 這時候可能會用記憶力差來帶過,但其實可以透過一些方式轉化長期記憶。 1. 筆記不是寫逐字稿,先理解在記
2025/06/13
在學習新技能或是參加會議時,我們會需要做筆記,看到滿滿的筆記內容,當下心情感覺是充實且有收穫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看著筆記本上的潦草字跡,卻只剩下「我好像有記」,卻想不起來「我記了什麼」? 這時候可能會用記憶力差來帶過,但其實可以透過一些方式轉化長期記憶。 1. 筆記不是寫逐字稿,先理解在記
2025/06/10
在工作溝通時,兩人溝通是最常會遇到的,但有時候我們會有一個思考盲區,就是說出我認定的事實,而溝通就是重複去講到對方願意接受,但有時候不是你說得不夠好或是有錯,而是他根本不想聽 ,沒有產生「接受訊息的動機」,這時後效果一定是打折扣的。 【溝通不是單純講重點,要讓對方先想聽 】 「你有曾經被對方
Thumbnail
2025/06/10
在工作溝通時,兩人溝通是最常會遇到的,但有時候我們會有一個思考盲區,就是說出我認定的事實,而溝通就是重複去講到對方願意接受,但有時候不是你說得不夠好或是有錯,而是他根本不想聽 ,沒有產生「接受訊息的動機」,這時後效果一定是打折扣的。 【溝通不是單純講重點,要讓對方先想聽 】 「你有曾經被對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 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Thumbnail
人生總是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 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我希望自己能少一些迷惘、少一些妥協、少一些我不喜歡的人事物 回到我可能在這段時間體悟、增加、期待能在未來生活中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離職前,無論是自己或是被網路媒體投放各種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走去的各式資訊,從中比較像是借用那些想法,希望能夠移植到自己身上。當然自己在此時此刻,所握著幾乎都是淡淡的理論、淡淡
Thumbnail
我希望自己能少一些迷惘、少一些妥協、少一些我不喜歡的人事物 回到我可能在這段時間體悟、增加、期待能在未來生活中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離職前,無論是自己或是被網路媒體投放各種應該往自己想要的走去的各式資訊,從中比較像是借用那些想法,希望能夠移植到自己身上。當然自己在此時此刻,所握著幾乎都是淡淡的理論、淡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出選擇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決定自己的方向。它強調了不斷評估過去的選擇和思考未來選項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瞭如何記錄並複盤自己的日常選擇,並從中學習。最重要的是,它討論了努力的本質和如何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出選擇方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決定自己的方向。它強調了不斷評估過去的選擇和思考未來選項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瞭如何記錄並複盤自己的日常選擇,並從中學習。最重要的是,它討論了努力的本質和如何找到正確的方法和方向。
Thumbnail
<努力很重要,但結果更重要。--過程是自己看的,結果也是自己決定的。過程與結果,在生命中是全然不同的意義。> 努力很重要,但結果更重要。 不是說「過程」不重要,而是「過程」是自己的,但「結果」是真實存在的。
Thumbnail
<努力很重要,但結果更重要。--過程是自己看的,結果也是自己決定的。過程與結果,在生命中是全然不同的意義。> 努力很重要,但結果更重要。 不是說「過程」不重要,而是「過程」是自己的,但「結果」是真實存在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