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開怨恨,才能讓心靈自由飛翔| 晨光雨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放開怨恨,才能讓心靈自由飛翔。》

你心情好嗎?如果心情好,恭喜你;如果心情不太好,請思考一下,自己為何心情不好、如何才能讓心情好起來?

有一句話這麼說:「人類的煩惱,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人際關係。」用這句話去延伸,如果自己心情不好,百分之九十以上與某個人有關。另外,這種與別人有關的煩惱,通常也帶著埋怨,並且不容易化解。

想一想:你對誰懷怨嗎?你心裡埋怨誰對你做了什麼嗎?或者,你心裡埋怨誰不對你做什麼嗎?再想一想,某個你埋怨他對你做什麼的人,如果你說出自己的埋怨,對方能夠理解嗎?會改變態度嗎?另外,某個你埋怨他不做什麼的人,在你說出自己的要求之後,對方會答應嗎?會去做你要求的事情嗎?

大多數狀況,對方不會滿足自己的要求。也有一些狀況,對方表面敷衍答覆,但你感受不到真誠,於是,對方即使做了你叫他做的事,你也高興不起來。當然,也會有對方認真調整,達到你的要求,讓你感覺很快樂的事件,只不過這種事件通常只占少數。整體計算下來,由對方行動而解決自己內心埋怨的機率很低,當內心有所埋怨,雙方溝通大多只能維持表面和諧,無法解決深藏的埋怨。因此,如果對誰埋怨,就著表面事實狀況,該溝通的就去溝通,但別太期待透過表面的溝通,就能化解內心的埋怨。

內心埋怨的化解,需要心靈的昇華。

埋怨,不僅是頭腦上認為「對方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更是一種依附在心智上的情緒能量。這是一個「情緒包」,依附在精神心智與頭腦神經的連結處。當一個人把與埋怨有關的外表事實處理完之後,還需要有意識的主動放開、放下埋怨的「情緒包」,才能擺脫埋怨。

「情緒包」隱藏在無意識之中,不易被覺察,但是,它確實有重量,讓人的精神負重,難以輕鬆。一個埋怨的人,心情也是沉重的。被埋怨牽連著的心靈,就像一個人的腳被綁著重物,行走起來相當吃力,無法自由自在。但是,只要願意放開怨恨,心靈的手腳將不再被捆綁,而能輕鬆自在,甚至健步如飛、自由飛翔。

AI示意圖:輕鬆愉快向前走!

AI示意圖:輕鬆愉快向前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爾斯的身心靈沙龍
145會員
405內容數
身心靈文字創作者丨方格子 創作內容有:#心靈小品 #能量調頻 #情緒調整 #靈魂基因 #靈性療癒 #正念冥想 #肯定句 #INFJ
2025/07/01
《你要原諒自己,過去的錯誤都是學習。》
Thumbnail
2025/07/01
《你要原諒自己,過去的錯誤都是學習。》
Thumbnail
2025/06/30
《你無法改變歷史,但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6/30
《你無法改變歷史,但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6/29
《你的過去已逝,別讓它綁架你的現在。》
Thumbnail
2025/06/29
《你的過去已逝,別讓它綁架你的現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在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有時我們會抱怨,有時我們會尋求解決辦法。這篇文章探討了抱怨的意義,以及如何避免讓抱怨成為負面能量的來源。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情緒影響到人是非常大的,但是情緒是可以管理的,最重要的是解決會讓你產生情緒的問題,期待下次發生時,你有一個正面的想法,因而情緒的起伏就不會那麼大,也不會困擾你的身心,那麼要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一般我們指的情緒大多都「生氣」而言,有人罵你生氣,事不如你意生氣,因為比較後計較生氣,總而言之讓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抱怨如何影響人的心態和運氣。抱怨往往讓心情沉悶,吸引負面能量,並創造一個不利的生活氛圍。抱怨的人容易吸引到負面事物,而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氣。改變抱怨習慣,透過正向思考和感恩培養,能夠轉變心態,從困境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呼籲停止抱怨,努力創造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相信這樣的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抱怨如何影響人的心態和運氣。抱怨往往讓心情沉悶,吸引負面能量,並創造一個不利的生活氛圍。抱怨的人容易吸引到負面事物,而樂觀積極的人更容易獲得好運氣。改變抱怨習慣,透過正向思考和感恩培養,能夠轉變心態,從困境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文章呼籲停止抱怨,努力創造充滿正能量的生活,相信這樣的改
Thumbnail
多數人煩惱的源頭,多半是因為放了太多關注在他人身上,包含承受(或擔心)他人情緒、過分在意他人感受、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在他人身上...等,想要排除這些煩惱進而化解人際紛爭,實踐「課題分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Thumbnail
多數人煩惱的源頭,多半是因為放了太多關注在他人身上,包含承受(或擔心)他人情緒、過分在意他人感受、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在他人身上...等,想要排除這些煩惱進而化解人際紛爭,實踐「課題分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