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入職的三大心法,幫助你減少挫折感,快速提升職場韌性
進入職場,許多新鮮人會發現現實挑戰,遠比在學校或是想像中嚴峻,這也是為什麼新人陣亡的機會極高。常常在前三個月或是半年內就離職了!這些壓力包括主管的責備、客戶的質疑、同事的競爭,往往讓人感到壓力山大、信心受挫。面對這些情境,掌握石頭哥的三大職場心法——角色扮演、成長型心態與自我讚美,不僅能協助你度過難關,更能讓你在職涯路上持續成長,逐步蛻變為專業人士。
一、角色扮演:職場生存的第一步
在擔任產學合作職涯導師期間,常會有同學問我進入職場前我應該先具備什麼專業知識呢?或是我應該先學習什麼呢?其實,我覺得以現在年輕人的才能,學習什麼都不是難事。反倒是現在的職場越趨於複雜,你要面對的不在只是同學、老師,而是主管、同儕、客戶、供應商,幾乎是天天都處在「情緒勞務」的工作環境中,要不生氣、炸鍋都很難,除非你是神仙。那麼要怎麼面對這些「情緒勞務」的人事物,反而是進入職場最最最需要學習的技能。
1.1 理解角色扮演的意義
剛踏入職場時,最常見的挑戰來自於情緒的波動。主管的一句話、同事的眼神、客戶的質疑,常常讓人產生自我懷疑。是我的能力不好、是我的態度不佳、是我的表達不夠精準、是我的…..。其實所有的質疑都不是你的問題。此時,你最需要學會的是:「角色扮演」,這一項技巧。將自己視為一位演員,面對不同情境時,扮演好「被電爆的員工」、「接受指教的後輩」或「被客戶質疑的供應商」等角色。當你認知到自己只是在扮演某一個角色而非你自己的時候,才有助於抽離情緒,勇於扮演好那個被責難的角色,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批評與壓力,才能避免將別人倒給你的垃圾(負面情緒)過度內化,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
1.2 角色扮演的實際效益
- 情緒抽離,減少自我否定
以角色的角度面對批評,能避免將每一句話都視為對自我的否定,保護自信心,讓自己更有餘裕應對挑戰。也就是說在這個場域,我扮演的是小丑、被電的角色。
- 聚焦專業,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角色扮演有助於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好」,而非「我是不是不夠好」,進而冷靜思考、有效解決問題。
- 增進換位思考,改善人際關係
透過體會不同角色的立場,更能理解他人的需求與壓力,促進溝通與合作,提升職場人際關係。
二、成長型心態:讓每一次失敗都成為墊腳石
相信我:被責難、失敗、受挫,都是讓你更快邁向成功的一個過程。
2.1 什麼是成長型心態?
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強調「能力是可以透過努力和學習不斷提升的」。遇到失敗時,應將其視為一次學習、一次升級的機會,而非自我否定。這種心態是職場上持續進步的關鍵。
2.2 失敗是最寶貴的養分
每一次被稽核、每一次面對挑戰,都是職涯中重要的學習機會。透過不斷的經歷,能學會如何防守、如何預先準備、如何設計對策。隨著經驗的累積,專業能力、抗壓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逐步提升。
2.3 培養成長型心態的方法
- 主動尋求回饋
不要害怕被批評,積極請主管或同事給予建議,將每一個回饋視為成長的養分。
- 將挑戰視為機會
面對新任務或新挑戰時,勇於嘗試,視之為自我成長的契機。
- 紀錄學習歷程
將每一次失敗與突破記錄下來,回顧時會發現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三、自我讚美:給心中的小惡魔一點糖果
3.1 自我讚美的重要性
職涯路途漫長,難免遇到挫折與失敗。此時,適度自我讚美與鼓勵,能有效對抗內心的負面聲音,累積正能量與自信心。
3.2 實踐自我讚美的技巧
- 肯定每一次努力
無論結果如何,只要付出努力並有所學習,就值得給自己一個肯定。
- 使用正向語言自我對話
當心情低落時,對自己說:「我很棒,你很棒!」這是一種積極面對壓力、累積自信的有效方式。
- 慶祝每一項小成就
不必等到大成功才慶祝,每一次小進步、小突破都值得自我鼓勵與嘉獎。
四、小結:三大心法助你蛻變成專業職場人
職場如同一場馬拉松,唯有持續學習與成長,才能走得長遠。以下三個策略,相信更能讓身為新鮮人的你,穩住情緒持續在責難中open mind 學習。
- 學會角色扮演,讓自己更從容地面對壓力與挑戰。
- 擁抱成長型心態,把每一次失敗都當作成長的養分。
- 適時自我讚美,給自己更多正能量與自信。
這三大職場心法的強處是協助你有效抽離情緒、正向看待失敗、並累積自信。透過實踐這三大技巧,不僅能提升抗壓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逐步蛻變為專業且堅韌的職場人士。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與大家一起玩樂、一起學習,一起遇見更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