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早知道,獻給即將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多年前我有幸參與我們公司和新竹某大學舉辦的線上講座,介紹在我們公司工作是什麼樣子,一窺外商軟體業的營運。在活動中我分享了三個我自己透過冤枉路體悟到的「早知道心得」,在這邊也獻給即將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


三個我希望有人可以告訴我的早知道


以終為始從小目標開始


我們常常會覺得我不知道我的興趣是什麼,我不知道我從事這個職位有沒有好的發展。


其實有這些來自內心的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我們很難去憑空想像未來的藍圖。


我們因為需要思考的層面太多太廣,所以腦袋就容易打結,沒有辦法爬梳出結論,進而造成多餘的焦慮。


而想要從起點開始去沙推終點長什麼樣子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路上會有太多的可能,最後思考的方向會無限發散導致無法聚焦。


這邊會建議還在摸索階段的你先去參考前人的成功經驗,不管今天是已經畢業的學長姐或是產業裡頭的成功案例,然後研究那個案例所具備的技能。


Begin with an end in mind - 以終為始。先在心裡描繪一個終點,然後再開始去發想自己應該要做什麼


這樣一來,從未來的結果回推會比較容易掌握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思考模式不會因為發散而失焦,反而會像漏斗一樣慢慢的收斂,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短期目標。


在知道自己的方向以後再把那些需要慢慢培養的技能拆解成小目標,有點像是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但是是職涯版的技能組合,俗稱 career portfolio。


舉例來說,如果嚮往行銷的職涯,那麼常見的技能組合分別有哪些?要如何去補齊自己的內容行銷,CRM,或者是廣告預算的技能,要從哪邊找到切入點?有了大方向之後才開始用由下往上的思考方式慢慢去羅列自己想要補齊的技能,有策略性的循序漸進。


簡單來說,就是用 top down 的方式來去找一個願景,然後用 bottom up 的方式來去建立想目標。


聰明工作更勝努力幹活


從小到大的教育制度培養我們快速找到答案和解決方法的能力,一個題目通常只會有一個標準答案。而這樣不斷被強化學習習慣的我們很容易帶著這樣的思維進入職場,如果老闆說一就是一甚至會覺得答案只有一個。常常會先入為主的覺得如果自己不會的話,一定是沒有背熟答案,就把學校學習的方式套用在工作上,多花點時間看資料,多花點時間讀書,多花點時間更努力。


可是職場不是靠考試來評分的,絕大多數的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只是努力通常不一定會換來對等的回報


Work smarter not harder - 聰明工作更勝努力幹活。工作永遠做不完,時間卻總是有限,所以真正該努力的不是用時間去換取成果,而是用時間來摸索更有效率的方式。


利用 80/20 法則找出最應該投資時間的地方用最少 (20%) 的力氣創造最大的價值 (80%),你最後可能會很意外的發現自己做的 100 件事情裡頭只有 20 件是真的創造極大價值的。


然後不斷的去找出捷徑,學會放下那些沒有效率的做事方式,用數字來驗證自己的成果。


道理有點像 app 不斷的更新迭代一樣,每一次的更新都會變得比前面的版本更好,然後刪除掉一些不需要的功能,最後你會發現 less is more。


重點在於取捨,而非包山包海,想像你要帶下面全部的東西登玉山,那是不可能的。


不斷練習弄假直到成真


在考試時候我們很習慣去做模擬考題,或是向學長姐要考古題來模擬。


可是我發現到了職場上,很少有人會真的直接的問資深前輩說要怎麼樣才可以複製成功。


一來有可能是因為前輩私藏,留一手,怕教了你之後他的位子會不保。


二來,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不太敢貿然的亂問問題 (我就怕被罵阿)。


其實我覺得不管是前輩不願意讓賢或是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如果想要學會某項技能「練習」都是必經之路,只有不斷的練習才能專精該項技能。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 弄假直到成真。不會並不可恥,但是如果因為擔心自己被笑而不踏出第一步的話很可惜


舉個我沒有機會透過自己職位練習的例子來說,我曾經以為自己知道一些會計,所以想要轉換到策略規劃部門專門去分析市場和掌握預算。


面試的時候才發現我完全不懂財務的細節,簡直是炮灰,但是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缺陷,知道管顧業的 Fermi exercise 的測驗方法。


爾後,我在經營專案或是面試的時候我都會知道如何從財務預算的角度來去分析事情,相較其他不知道怎麼編列預算的人我就多了一項優勢。


令外一個經驗是以前我很害怕上台報告,尤其是全英文的報告。


一開始的時候報告都卡卡的,也覺得自己和外國人的報告程度差很多。


但是因為鼓起勇氣爭取上台報告的機會,在報告之後也有機會讓主管指點出我的不足,告訴我要怎麼建立故事框架,如何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在多次練習之後,我現在反而覺得全英語的報告比中文還要輕鬆。


以短期結果來說失敗和沒有去嘗試雖然都是一樣的,但是長期看來多次的失敗所累積的經驗都會變成成功的踏腳石


職涯發展是一場認識別人和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覺得在自己職涯的初期摸索方向是非常正常的行為,而在摸索方向的過程其實是一場瞭解別人以及認識自己的旅程。


隨著你愈了解職場上的遊戲規則和自己的能耐之後,你便會發現路可以愈走愈廣,就像不斷進化的演算法一樣,發掘無限的可能。


了解別人的時候你會知道市場上有什麼機會,了解每一家公司在找尋什麼樣的人才。


如果更深的去理解該公司的組織架構或是文化,甚至可以找到一些意外的驚喜,像我就發現文組也可以在科技業有很多發展的機會。


你愈是了解別的公司,或是別的競爭對手 (他一樣念企管為什麼他進了FAANG?),就能擁有更多的選擇。


認識自己相對來說比較困難,因為自己喜歡或適合什麼沒有可以照抄的答案,別人的喜好不代表自己也能夠接受,只有不斷的試錯 (Trial and error) 才能夠慢慢的修正方向慢慢的和自己的夢想接軌


鮮少有人能在剛畢業就能夠知道自己的志向,很多人甚至是到中年才整個軸轉自己的職涯方向。


所以不喜歡自己的選擇沒關係,但是要把這樣不喜歡的心情記下來而描繪出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隨著你更認識自己的喜好和優缺點,你可以洗鍊出自己的強項或是可轉換技能,找出自己能夠發揮價值的地方。


其實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我甚至花了將近四年的時間走了一條我不喜歡的路,從事飯店業然後月領 26k。


如果可以重來,我希望我在早期的職涯上就遇到導師,可以告訴我「不喜歡這份工作沒關係,要給自己停損點。多鼓起勇氣去嘗試,多累積失敗的經驗,然後 move on!」。


以上,來自一個曾經月領 26k 轉職到科技業的心得分享,希望這三個早知道能幫助到即將邁入職場的你少走冤枉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的外商隨筆
68會員
78內容數
任職外商,旅居荷蘭,分享職場日常。✏️ 著作:一週一道面試題 | 我的客服人生 | 生產力駭客 | AI 生活應用
彼得的外商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自我察覺在職涯升遷中扮演關鍵角色。文章探討如何提升自我察覺,並從自身經驗及觀察,說明即使實力到位,升遷也可能受主管因素影響,最後鼓勵主動爭取機會,創造職涯發展。
2025/02/18
自我察覺在職涯升遷中扮演關鍵角色。文章探討如何提升自我察覺,並從自身經驗及觀察,說明即使實力到位,升遷也可能受主管因素影響,最後鼓勵主動爭取機會,創造職涯發展。
2025/02/05
從西遊記角色分析職場生態,探討不同類型主管(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的特點與應對策略,並藉此點出職場生存之道與自我定位的重要性。
2025/02/05
從西遊記角色分析職場生態,探討不同類型主管(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的特點與應對策略,並藉此點出職場生存之道與自我定位的重要性。
2025/02/03
本文分享一位曾因自大而被降職的主管,如何透過學習聆聽,轉變管理風格,並提升團隊效能的經驗。文章闡述了從「糾正錯誤」到「引導思考」的過程,以及如何從中學習、成長,並將知識傳承給下屬。
2025/02/03
本文分享一位曾因自大而被降職的主管,如何透過學習聆聽,轉變管理風格,並提升團隊效能的經驗。文章闡述了從「糾正錯誤」到「引導思考」的過程,以及如何從中學習、成長,並將知識傳承給下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三個建議給即將進入職場的新鮮人。首先,應該以終為始,藉由研究前人經驗,逐步建立自己的技能組合。其次,強調聰明工作比努力工作更重要,建議使用80/20法則找出最有效率方法。最後,不斷練習直至成功,即使失敗也應該從中學習和改進。這些建議旨在幫助新進職場的人少走冤枉路,更快適應職場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三個建議給即將進入職場的新鮮人。首先,應該以終為始,藉由研究前人經驗,逐步建立自己的技能組合。其次,強調聰明工作比努力工作更重要,建議使用80/20法則找出最有效率方法。最後,不斷練習直至成功,即使失敗也應該從中學習和改進。這些建議旨在幫助新進職場的人少走冤枉路,更快適應職場生活。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新進職場人士或轉換工作經驗者,都會面臨融入新公司的挑戰。這篇文章分享了通過試用考核的建議,並提供了從「人」與「事」兩方面觀察與學習的方法,以及對於新領域的專業詞彙溝通語言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新進職場人士或轉換工作經驗者,都會面臨融入新公司的挑戰。這篇文章分享了通過試用考核的建議,並提供了從「人」與「事」兩方面觀察與學習的方法,以及對於新領域的專業詞彙溝通語言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各位畢業生,大家好!準備好迎接全新的職場挑戰了嗎?踏出校園,進入職場,就等於開啟了一段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旅程。面對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想要脫穎而出,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掌握市場上的機會和威脅。SWOT分析,就是幫助你完成這項任務的強大工具!
Thumbnail
各位畢業生,大家好!準備好迎接全新的職場挑戰了嗎?踏出校園,進入職場,就等於開啟了一段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旅程。面對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想要脫穎而出,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掌握市場上的機會和威脅。SWOT分析,就是幫助你完成這項任務的強大工具!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從下個月開始一直到七月,這段時間裡,會有許多人開始為進入職場而準備,或者是年後考慮轉換工作。又也許你已經離開職場好一段時間了,可能是三四年,也可能是五六年,現在想要回歸工作崗位。無論你是準備開始新的職場生活,或者是尋找一個令你想做的工作,今天的節目都將會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從下個月開始一直到七月,這段時間裡,會有許多人開始為進入職場而準備,或者是年後考慮轉換工作。又也許你已經離開職場好一段時間了,可能是三四年,也可能是五六年,現在想要回歸工作崗位。無論你是準備開始新的職場生活,或者是尋找一個令你想做的工作,今天的節目都將會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 2 個建議與 2 個 tips 讓你可以和公司導師建立正向關係,幫助自己在初入公司時創造一個好的起跑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 2 個建議與 2 個 tips 讓你可以和公司導師建立正向關係,幫助自己在初入公司時創造一個好的起跑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