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大常見誤區,看穿你是否掉入了靈性陷阱
在這一集,我想談一個對某些身心靈愛好者來說可能有點不舒服的主題:
你是否不小心把靈性,變成了逃避生活的藉口?
我必須先說清楚,我不是在批評修行。我自己也會誦經、冥想、淨心,這些修行方式我一樣在做。
但我越來越常看到一些人,將「靈性」包裝得很美,卻完全拿它來逃避該面對的現實。
所以我今天想要帶你誠實看一件事——你是否中了以下這九大靈性誤區?
✴️ 1|反正都是幻象型:拿空性來當輸不起的藉口
常聽人說:「反正人生是夢一場,失敗也沒差。」
但說穿了,這並不是開悟,而是失敗後的心理安慰。
✅ 正確理解空性:不是不管,而是不執著但仍全力以赴,活在每一刻,不逃避每一刻。
✴️ 2|小我/高我切割型:我沒錯,是小我的問題
當遇到痛苦時,把責任推給小我;
當人生不順,就怪高我沒幫上忙。
但你不是高我也不是小我,你是那個需要整合一切、誠實面對當下的人。
✅ 問問自己:這件事我有什麼還沒面對、還沒放下?
✴️ 3|吸引力神話型:以為想一想,宇宙就會送錢
吸引力法則不是幻想製造機,不是畫願景板就會發財。
如果你用「缺乏」的頻率許願,只會吸引更多缺乏。
✅ 吸引力的關鍵在於:「頻率對了,行動也要對上。」
沒有行動的顯化,其實只是幻想。
✴️ 4|通靈決策依賴型:大小事都問訊息
從塔羅、靈擺到接高靈訊息,很多人變成了「靈性導航器的奴隸」,喪失判斷與決策能力。
✅ 記住:你才是人生這輛車的駕駛,訊息只是路標,不是代替你選擇的司機。
✴️ 5|能量潔癖型:誰頻率低,就都不見
開始害怕上班、社交、吃飯,理由是「場域頻率太低」。
但你修行的目的,真的是為了遠離人群嗎?
✅ 真正有修行的人,是能帶著光走進黑暗,而不是一輩子待在安全圈裡。
✴️ 6|靈性優越型:我高頻,你們不懂我
總覺得自己在高維、在修行、懂很多,只願與「共振的人」交朋友。
但真相是:這只是高級版的驕傲。
✅ 修得越深,心越柔軟;走得越遠,態度越謙卑。
✴️ 7|修行等於不工作型:其實你只是在逃避
常見說法:「我最近在閉關沉澱。」
實際上只是懶得上班、不願面對生活挑戰。
✅ 靈性應該讓你更有力氣面對現實,而不是變成不動如山的藉口。
✴️ 8|願景板萬能型:畫圖就能顯化?
願景板有用嗎?有用。但你畫完後做了什麼?
如果沒有轉化為每日的實踐,那些圖只會成為停滯的能量泡泡。
✅ 轉化的關鍵是:「每天一小步」,讓頻率、行動、貫徹彼此對齊,才會真正顯化。
✴️ 9|靈性工具成癮型:越買越焦慮
水晶、卡牌、花精、擺飾買好買滿,但焦慮感卻越來越重。
因為你在用外在的工具填補內在的空洞,結果只會讓內心更空。
✅ 問自己:我買這個,是為了成長,還是為了逃避?
真正的修行,是從你內在開始有力量,而不是靠物品加持。
🧭 結語:修行不是變神秘,而是變誠實
靈性不是逃離生活的出口,
而是走向內在成熟的入口。
修行的意義,不是你會說幾句高維語言、會畫願景板、懂得水星逆行;
而是你能不能在每一次與家人、同事、自我對話中,更誠實地活著。
從今天起,願你走上不再逃避的修行之路。
👉 在這一集,我深入解析 9 大靈性誤區,並一一給出覺醒而落地的轉化解方。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這一集 Podcast 絕對值得你收藏。
🔗 點此收聽 ▶️
https://creators.spotify.com/pod/show/hangolife644/episodes/EP82-e34nfds
📩 若你有朋友總是高頻到懶得上班,記得分享給他(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