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不行」到「我可以試試」:LIGHT 法則的腦科學奧秘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腦洞大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人努力卻總是停在原地,不是因為他們做得不夠,而是因為大腦一直沒被「打開正確的模式」。你以為自己在自我反省,實際上大腦可能早就進入了「放棄模式」。

想真正啟動自信與行動力,你需要的,是符合大腦運作機制的思維與語言。這,就是 LIGHT 的價值。
raw-image

🔤 L — Language:語言會啟動你的大腦程式碼

你說出口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是在「設定」你的大腦。

當你說:「我不行」、「我搞砸了」,這些否定語句會讓大腦無法啟動「解決問題」的機制,反而更容易進入退縮與自我防禦狀態。

相反地,當你說:「我可以再試試」、「我想做得更好」,這些語言會活化前額葉皮質,這個腦區掌管規劃、目標與自我控制。

🔎 小細節: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只因朋友對你說了句「你其實可以的啊」,你就忽然勇敢起來?這不是情緒激勵而已,而是語言真的重寫了你的腦部程式。


🎯 I — Intention:清楚的願景,會打開動力的開關

大腦最怕兩種情況:第一是沒有方向,第二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做」。

如果你的大腦只接收到「我好像應該要加油」、「我不想失敗」,它會很難判斷資源該往哪裡集中,這會讓你既疲憊又無感。

但當你給自己一個具體而值得的願景,像是:「我想在三個月內獨立完成一份報告」,大腦會啟動「獎賞系統」,釋放多巴胺,並提高注意力。

🔎 小細節:

心理學研究指出,那些明確知道「自己在為什麼努力」的人,不僅堅持力更高,連錯誤率都比其他人低,因為大腦知道什麼值得「花電」。


🖼️ G — Graphic:你的大腦喜歡「看得見」的資訊

當你腦袋裡有一堆待辦事項、焦慮念頭和不確定感,會覺得越想越亂,越亂越想逃。這時,其實不是你能力不夠,而是大腦「塞車了」。

大腦對圖像與空間結構的記憶力,遠大於文字與抽象語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看懂一張圖,比看十段文字還快。」

把待辦事項列成清單、把困難畫成路線圖、用便利貼拼出任務流程……這些動作就是在幫大腦整理出「思考路線圖」。

🔎 小細節:

視覺化不只是方便你看,也是讓大腦將資訊轉成心理地圖,幫助你降低壓力、釐清邏輯、提高記憶。


🧭 H — Hold:學會「先不評論」,大腦才有空間思考

你有沒有發現,一出錯就會開始內心碎念:「我怎麼又這樣」、「我真的很差」、「早就該知道了」?

這些話,會刺激杏仁核——大腦中與恐懼、壓力有關的情緒中樞。當它過度活躍,你的前額葉(理性區)就會功能下降,導致你更難冷靜下來、解決問題。

學會「Hold」,也就是先描述發生了什麼,而不是立刻評價,能讓大腦轉回高階思考模式。

🔎 小細節:

當你說:「我今天三點交稿了,但沒有整理圖片」,比說「我今天又搞砸了」更能讓你保有清晰,並準備好下一步。


📈 T — Track:進步要被看見,大腦才會給你回饋

我們總以為成就感來自完成大目標,但腦神經學早就告訴我們——多巴胺是在「看到一點點進展」的當下就會釋放

也就是說,寫下「我今天開口提問了」、「我完成了五分鐘冥想」這些小成果,大腦就會自動給你「一點點獎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向循環。

🔎 小細節:

自我效能感(我做得到)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靠每一次被記錄、被確認的進展慢慢建起來的。


💡 總結|你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大腦需要更好地被引導

你不是懶惰,也不是沒毅力。
只是你的大腦,需要一種更貼近它本能的方式被「開機」。

LIGHT 五原則,不只是心靈雞湯,而是依據神經科學與心理學運作的實用工具:

  • Language:用正向語言叫醒大腦的行動路徑
  • Intention:用明確願景讓大腦啟動動機雷達
  • Graphic:讓混亂思緒變成可操作的心理地圖
  • Hold:讓你從情緒模式切換到思考模式
  • Track:透過小進展累積成長感與信心

📌 從「我不行」開始沒關係,但你可以試試——用大腦真正聽得懂的方式,來支持你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把大腦的運作講得好清楚! 特別喜歡你提到的 不是意志力不夠,而是大腦需要被正確引導這句,真的太有共鳴了👏 自己常卡在自我批評裡,光是「Hold」這一步就能讓心情和思緒大不同
查而思-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有些情緒需要翻譯 很開心我們有共鳴!! 每個點都是知易行難,我都得時時刻刻提醒多多覺察呢...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4會員
342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6/21
每次訂正錯誤時,心裡總有點抗拒?其實面對錯誤的當下,才是通往進步的真正開始。與其逃避,不如勇敢翻開那張難看的考卷,重新理解錯的原因,才能真正走上正確之路。
Thumbnail
2025/06/21
每次訂正錯誤時,心裡總有點抗拒?其實面對錯誤的當下,才是通往進步的真正開始。與其逃避,不如勇敢翻開那張難看的考卷,重新理解錯的原因,才能真正走上正確之路。
Thumbnail
2025/06/18
只是記住別人怎麼做,並不代表你真的會做。真正的成長,是學會找自己的路。別再等「正確答案」,試著從「我想去哪裡」開始,走出屬於你的節奏與方法。
Thumbnail
2025/06/18
只是記住別人怎麼做,並不代表你真的會做。真正的成長,是學會找自己的路。別再等「正確答案」,試著從「我想去哪裡」開始,走出屬於你的節奏與方法。
Thumbnail
2025/06/13
「我沒做到」和「我做不到」只差一字,卻決定了你是繼續行動,還是就此停下。這篇文章幫你看見語言背後的思維,學會從失敗中轉念,不自我設限,把每一次「沒做到」變成「再試一次」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6/13
「我沒做到」和「我做不到」只差一字,卻決定了你是繼續行動,還是就此停下。這篇文章幫你看見語言背後的思維,學會從失敗中轉念,不自我設限,把每一次「沒做到」變成「再試一次」的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目前這個地球正在整體提升頻率中!人與人的相處是會互相影響的,也就是「量子力學」與「能量糾纏」等現象。以下運用幾個簡單的訓練可以撫平大腦中,無意損壞的部分! 壹、經常冥想或是祈禱     研究顯示經常冥想或祈禱有助於紓解壓力與提升腦部功能。經常冥想的人,腦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目前這個地球正在整體提升頻率中!人與人的相處是會互相影響的,也就是「量子力學」與「能量糾纏」等現象。以下運用幾個簡單的訓練可以撫平大腦中,無意損壞的部分! 壹、經常冥想或是祈禱     研究顯示經常冥想或祈禱有助於紓解壓力與提升腦部功能。經常冥想的人,腦
Thumbnail
走出房間,不僅僅是物理行為,更是走出自我中心視角,與宇宙能量連接的開始。
Thumbnail
走出房間,不僅僅是物理行為,更是走出自我中心視角,與宇宙能量連接的開始。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在的能量狀態比外在資源更重要。透過不糾纏、不執念、向前看的心法,提升能量,改變命運。保護自己的能量,守護磁場,才能享受精彩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宇宙的能量交換原則,你真心給予什麼,就代表你真正擁有什麼。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內在的能量狀態比外在資源更重要。透過不糾纏、不執念、向前看的心法,提升能量,改變命運。保護自己的能量,守護磁場,才能享受精彩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宇宙的能量交換原則,你真心給予什麼,就代表你真正擁有什麼。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改善生活質量和實現個人目標的方法。然而,許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答案有時就藏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潛意識的力量、心靈法則的智慧,以及顯化技巧的藝術,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來塑造我們所渴望的生活的工具。 今天我就要將這些深奧的概念,提供具體的行動步驟,來幫助你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改善生活質量和實現個人目標的方法。然而,許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答案有時就藏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潛意識的力量、心靈法則的智慧,以及顯化技巧的藝術,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來塑造我們所渴望的生活的工具。 今天我就要將這些深奧的概念,提供具體的行動步驟,來幫助你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