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園裡,孩子開著兒童電動車時,開心的在賽道裡來回探索
他時而往前,時而轉動方向盤,時而後退
用各種方式嘗試:我這樣開會怎樣?那樣轉會發生什麼?
他在探索、在學習、在對世界充滿好奇
這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
兩到六歲時,正是發展「主動性」的階段
這時,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探索和實驗,用自己的方法碰一碰、試一試
-
但當他不是直線前進時,他的媽媽卻說:「你很白目耶!」
最可惜的是,媽媽或許並不是真的覺得他白目,只是隨口用這個詞來形容他的行為
當孩子聽到「白目」這種貶低的詞語,心裡會怎麼想?
他會覺得「我是不是做錯了?」
他會不會開始懷疑:我是不是要調整自己、變得符合大人的期待,才能換取稱讚?
如果孩子只是做了成長過程中會做的事,卻因此被責罵,他會有多困惑?
他的心裡可能會開始掙扎:「我該聽話,還是跟隨我想探索的本性?」
你應該很希望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我有能力,我可以嘗試、犯錯和學習,我是被愛的」
當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建立在「別人對我的評價」上
他會習慣透過外界的肯定來衡量自己
而不是擁有穩定的自我肯定,即使沒有人稱讚也知道自己有價值,感到自信
-
我相信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只是沒有意識到,無心的話語會對孩子造成長期的影響
用羞辱、責備或懲罰來對待孩子
其實是在為他們心中種下挫折感的種子,而這些感覺會一路跟著孩子長大
如果能看見孩子在「亂開」中展現的探索精神
給他一個微笑或一句:「你在試看看不同的開法嗎?真有趣!」
孩子會更有勇氣嘗試,累積自信,也會覺得:原來有人懂我
因為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鼓勵能滋養孩子的心,培養他面對世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