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兩週出差與專案籌備期中,我經歷了一段異常繁忙卻極富滿足感的工作節奏。雖然工作排程緊湊,腦中思緒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運轉,但那種「累並快樂著」的感受,讓我意識到,這些努力正是在為我個人的品牌累積厚度。
我始終相信,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品牌經營者。而這段時間,在忙碌之餘,我閱讀了一本讓我深感共鳴的書籍——韓國知名講師金美敬的《四十歲起的人生課: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

這本書提供的的不僅是一套人生思維的轉向,更是對中年階段個人成長與價值實現的一種深刻詮釋。
▎四十歲,不是終點,而是佈局的關鍵節點
對許多人而言,四十歲似乎應該是人生已然穩定、成就可觀的階段。但金美敬以自身經歷告訴我們:現實中,四十歲往往是混沌與不安的起點。她在書中坦言,自己在四十歲那年仍只是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講師,收入不穩、壓力沉重,甚至為了辦公室裝潢與員工薪資而焦頭爛額。然而,她仍選擇創立公司、聘請團隊,為的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夢想版圖。
這段敘述深深打動了我。它讓我思考,我們總以為40歲應該是「有結果」的年紀,但其實,它更像是人生第二階段的起跑線。從20歲到40歲之間所做的各種選擇:求學、就業、婚姻、育兒,到了四十歲,開始累積出某種「佈局感」,也就是對人生方向的重新盤點與整理。
▎經營個人品牌,是一場持久且務實的堅持
金美敬在書中強調,經營自媒體的過程,是記錄自身成長的過程。她透過YouTube與Podcast堅持分享內容十數年,終於建立起清晰的個人品牌識別。這一點與我自己的經驗不謀而合。
身為節目主持人,我經營Podcast並非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而是希望透過說話與閱讀,留下屬於這個階段的痕跡。過程中難免質疑自己是否該持續?成效是否值得投入?但金美敬提醒我們,只要方向正確,累積就永遠不會白費。
而所謂的「品牌」,也不只是市場導向的操作,而是日復一日展現自我價值的結果。即使是最貼近生活的選擇,如內容的規劃、時間的分配、學習的投入,都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
▎每天與「真我」對話,是人生持續發光的根本
在四十歲這個階段,我們面對的不只是外在的選擇焦慮,更是內在的價值重構。金美敬在書中建議,每天保留至少一小時的時間與「真我」對話。這段時間,不需迎合他人、不需扮演角色,而是與內心深處的自己誠實相處。
這種「真我時光」對於自我認同與情緒穩定具有深遠的意義。無論是閱讀、寫作、冥想,或是單純地沉靜獨處,這樣的習慣讓我們能夠在多重角色與外部壓力中,保有一份內在的清明與主動性。
▎不必急著成功,但一定要熱情以待
金美敬形容,四十歲之後的人生,應該是溫度更高的階段。她將三十歲時的自己比喻為60度,而四十歲則要活出100度的熱情。這份從容卻不失動力的態度,是我在閱讀本書後最深的感悟。
現代人壽命延長,百歲人生已非夢想。從這個角度來看,四十歲其實才剛跨過人生的中線。此時若還懷抱夢想、仍在實踐路上,並不代表落後,而是一種健康且理直氣壯的選擇。
▎願我們都能用熱情構築自我,堅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四十歲起的人生課》不是一本單純的勵志書,而是一部現代人面對中年焦慮、重新理解自我價值的實踐指南。金美敬以真誠的文字,為我們揭示:「人生的主角永遠是自己,選擇也必須由自己來下。」
作為一位正在中年階段持續嘗試、仍在探索中的創作者,我想對每一位正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讀者說:無論你的進度比別人快或慢,請記住,只要方向明確、心存熱情,你就是正在經營一個不凡的品牌。
記於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