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不是你太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時刻,某些對話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你心裡卻很不舒服。

你明明感受到委屈、受傷、生氣,卻被對方一句話打回原形:

「你幹嘛反應那麼大?」、「你是不是太敏感?」、「我又沒這樣說。」


當下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小題大作。

可是一冷靜下來再回想,整段對話就像一場煙霧彈,你原本清晰的感受被攪亂了,

立場被推翻了,甚至到最後,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


這,其實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操控」


我們來舉幾個很常見、卻特別具有操控性質的句子。

這些話的共通點是:

  • 它們表面像是「溝通」或「解釋」
  • 但實際上卻是讓你懷疑自己的情緒、記憶與真實經歷

例如:

①「你幹嘛反應那麼大?」

你只是表達情緒,對方卻先定義你「情緒過度」。

這讓原本該被關注的問題,變成「你是不是太誇張」。

問題焦點瞬間從「對方的行為」轉移到「你的表現」。

②「你太敏感了啦。」

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你的感受不合理、不被承認,也不值得被重視。

久而久之,你可能會選擇閉嘴,因為「說了也沒用,還會被嫌」。

③「我哪有那樣說?」

即使你記得對方曾經講過某句話,但當你提起來,他卻一口否認。

不是因為他真的沒說,而是他希望你懷疑自己的記憶,藉此轉移焦點。

這是一種典型的記憶操控,久了真的會讓人精神混亂。


這種手法,有個心理學上的名字,叫做 Gaslighting(煤氣燈效應)

它的本質不是表面上的「吵架」,而是透過一連串語言技巧,讓你開始質疑自己、懷疑現實、甚至否定自己的直覺與判斷力。

最可怕的不是這些話本身,而是當你一次次聽到這些話後,開始不再相信自己

你可能會開始覺得:是不是我太玻璃心?我是不是真的太情緒化?我是不是常常誤會別人?

你越這樣想,對方就越能掌控你的情緒與決策。


所以,請記住:

當你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時,如果對方第一時間不是試著理解你,而是急著「讓你閉嘴」、「否定你的感受」、「顛倒對錯」,那就不是溝通,而是在削弱你的信任感與自我價值。

這種人,不管是伴侶、家人、朋友,都不是你需要長期靠近的人。


情緒健康的關係,應該是:

  • 你可以坦白表達感受
  • 對方願意聽,也願意調整
  • 即使有衝突,也能彼此尊重

而不是:

  • 你表達感受 → 怪你太敏感
  • 你想釐清問題 → 說你愛計較
  • 你保護界線 → 指責你太冷漠、不近人情


如果你曾經在關係裡被這樣對待過,請不要責怪自己。

不是你不夠理智,也不是你太玻璃心,而是你在面對一個用操控來取代溝通的人。

辨識出來、保持距離,是保護自己最基本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比小劇場
795會員
226內容數
艾比投資筆記,敘述我對投資的想法以及心得分享,偶爾會有標的分享與操作心法,歡迎訂閱支持。也歡迎到我的IG觀看更多免費文章喔!(@ibizpdrama)
艾比小劇場的其他內容
2025/06/25
當你開始懂得保護自己、珍惜自己的時間與情緒時,你會發現,有些人開始不太高興了。 「你變了。」 「你以前不是都會幫我嗎?」 「怎麼現在這麼難約,訊息也不回?」 他們說你冷漠、自私、不像以前那麼好說話。 但事實是,你只是變得更清醒罷了。 因為你終於明白:你很貴,不該被誰隨便對待。
2025/06/25
當你開始懂得保護自己、珍惜自己的時間與情緒時,你會發現,有些人開始不太高興了。 「你變了。」 「你以前不是都會幫我嗎?」 「怎麼現在這麼難約,訊息也不回?」 他們說你冷漠、自私、不像以前那麼好說話。 但事實是,你只是變得更清醒罷了。 因為你終於明白:你很貴,不該被誰隨便對待。
2025/06/24
我們是不是從小就被教導「要好相處一點」? 有人臨時約,我們怕拒絕;有人沒禮貌,我們還硬擠笑容;就連一段讓你很疲憊的關係,你也怕說「不」會顯得不體貼。 但久了你會發現:你越是貼心,別人越習慣不把你放在心上。 所以你要記得——你不是誰的備胎、聊天機器人或情緒垃圾桶。 你是很貴的存在。
2025/06/24
我們是不是從小就被教導「要好相處一點」? 有人臨時約,我們怕拒絕;有人沒禮貌,我們還硬擠笑容;就連一段讓你很疲憊的關係,你也怕說「不」會顯得不體貼。 但久了你會發現:你越是貼心,別人越習慣不把你放在心上。 所以你要記得——你不是誰的備胎、聊天機器人或情緒垃圾桶。 你是很貴的存在。
2025/06/21
我永遠記得,那天我在諮商室裡淚如雨下時, 諮商師靜靜地對我說:「沒有人能保護你,你應該要好好保護你自己。」 這句話,至今仍時常在我心中浮現。 直覺從來不是憑空而來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 某個人剛認識沒多久,說話看似有禮,行為也合乎邏輯, 但你心裡就是不踏實、甚至感覺不太對。 後
2025/06/21
我永遠記得,那天我在諮商室裡淚如雨下時, 諮商師靜靜地對我說:「沒有人能保護你,你應該要好好保護你自己。」 這句話,至今仍時常在我心中浮現。 直覺從來不是憑空而來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 某個人剛認識沒多久,說話看似有禮,行為也合乎邏輯, 但你心裡就是不踏實、甚至感覺不太對。 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說的 我覺得不應該討論這個話題 其實是因為我知道 我瀕臨崩潰了 但是卻傷害你了
Thumbnail
我說的 我覺得不應該討論這個話題 其實是因為我知道 我瀕臨崩潰了 但是卻傷害你了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候感到憤怒? 被誤解卻無能為力解釋的時候?被他人不尊重的時候?他人無法達到你的期待的時候?當他人以理所當然的情緒與義務為由,對你情緒勒索的時候?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候感到憤怒? 被誤解卻無能為力解釋的時候?被他人不尊重的時候?他人無法達到你的期待的時候?當他人以理所當然的情緒與義務為由,對你情緒勒索的時候?
Thumbnail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Thumbnail
心意之間的交流會多幾個步驟 不理會心意或直接拒絕都是負面回饋,自我中心,沒有交流 「關係維繫」的微小之處 說話要算話,如果要開玩笑也要確認對方聽懂你的玩笑 否則被晃點的,都是流失「信任」的情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悲傷情緒,以及他對於悲傷的一些反思與感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悲傷情緒,以及他對於悲傷的一些反思與感觸。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人們有滿腹的委屈,我在聽的時候大多數是安靜的。我很記得前輩說過:妳可以承接但是不要放大對方的情緒。 有時候我的專心度只有20%因為那對我並不重要。當我覺得委屈的時候我儘量快點做一些創造力更高的事。我不太會抱怨,我的壞習慣是對男友發脾氣或是自怨自憐,兩者都毫無創造力可言。 「前進吧,船隻,當你前進
Thumbnail
人們有滿腹的委屈,我在聽的時候大多數是安靜的。我很記得前輩說過:妳可以承接但是不要放大對方的情緒。 有時候我的專心度只有20%因為那對我並不重要。當我覺得委屈的時候我儘量快點做一些創造力更高的事。我不太會抱怨,我的壞習慣是對男友發脾氣或是自怨自憐,兩者都毫無創造力可言。 「前進吧,船隻,當你前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