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焦慮,叫做「別人覺得你焦慮」:看見情緒、而非矯正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一種焦慮,叫做「別人覺得你焦慮」
我從不覺得自己焦慮,或者說我從來不覺得焦慮對我造成困擾。不過,有那麼三兩次,我被朋友或工作夥伴說:「你看起來好焦慮喔。」

雖然焦慮本身沒有對我的存在造成困擾,但別人感受到焦慮並且告訴我是我傳遞的,這份反饋讓我思考。

後來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點,不是我有沒有焦慮,而是:

當我表現出某種狀態時,別人是怎麼解讀的?
他們是怎麼回應我的? 而我,又怎麼在這樣的互動裡,看見自己的節奏與邊界?


三個真實場景,三種不同回應

📍場景一

不久前,跟朋友對坐閒聊,他突然開始處理工作訊息,我也就順勢拿起手機繼續滑一本想買的書。朋友一看就說:

「妳是不是一焦慮就買書啊?」

我回答得很快:「我昨天就想買了,今天只是繼續看而已。」

📍場景二

一年前,我在影片工作坊裡舉手提問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別組的大叔冒出一句:

「妳幹嘛這麼焦慮?」

我笑笑說:「我從小就這樣。」

📍場景三

十年前,在義大利參加設計工作坊。跨組合作的時候,我察覺大家聊太久、沒進度,表情開始凝重,組員看著我說:

「What are you worrying, Wanping?」
我回:「I’m worrying that we talk too much but do nothing...」

大家聽完後很快從相談甚歡模式切換到行動模式。我們的專案也在剛剛好的時間完成,成果不錯。

三種回應,三種情緒後果

這三句話背後的語氣和意圖,雖然都提到「焦慮」,但產生的影響截然不同。讓我們拆解一下:


1. 擔心式解讀:柔軟但讓我變小

「妳是不是一焦慮就買書?」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關心,但其實偷偷塞進了一層解釋:

你這樣做,是因為你焦慮——我已經幫你下好判斷了。

問題是,我當下根本不焦慮。我的行為有它的脈絡,有它的節奏,但對方把這些變成了「情緒性的反應」,這讓我感到:

  • 被誤會
  • 被簡化
  • 被解構成一個「需要被安撫」的人

而事實上,我只是在做一個簡單的選擇。


2. 指責式定義:關上了我的門

「你幹嘛這麼焦慮?」

這聽起來像是一句隨口說的話,但它有一種隱含的指令感:
你不該這樣、你要趕快調整、你現在的樣子讓人不舒服。

這樣的語氣不是邀請,而是糾正。讓我下意識地收起情緒、不再表達,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多了」。

久而久之,我們可能就會在無意識中收斂掉那些「其實只是誠實」的狀態。


3. 詢問式靠近:給我空間,也給我選擇

「What are you worrying, Wanping?」

這不是標籤,而是邀請。

它沒有假設我錯了,也沒有急著幫我解決什麼,只是溫柔地打開了一個對話空間。這種「開放型語氣」讓人感到被尊重,也被看見。

我有自由去說、也可以選擇不說。

這是我心中理想的互動樣貌,一種高品質的情緒容器


所以問題不是「焦慮感」,而是——

你是否有機會,好好表達自己的節奏?

別人對你的解讀,是邀請、還是干涉?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願意分享情緒,而是不確定這個世界能不能承接。

我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被矯正」,而是:

一個讓我們可以自在表達、坦然被看見的場域。

一種語氣,可以不帶判斷,只是靠近。

結語提問|你希望別人怎麼靠近你的情緒訊號?

焦慮從來不是壞東西,它只是訊號。

而你要的,也許不是「別人幫你處理你的狀態」,而是——

「我看見你了,要不要聊聊你為什麼這樣?」

這句話,比「你怎麼又焦慮了」有力太多。


推薦下一篇閱讀(即將推出):

📖《你懂個屁:那些用來保護自己的潛台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敘事坊
12會員
73內容數
🖋️ 策略敘事|敘事技巧與品牌經營,累積數位資產,拓展影響版圖。 💪 柔性力量|自我成長與個人突破,培養內在韌性,走出力量之路。 🧠 思想筆記|書籍評論與觀點反思,穿透日常表象,尋找深度啟發。 在這裡,我們透過策略寫作探索財務自由,練習柔性力量,反思成長路徑,開展一場從寫作開始的自由練習。
策略敘事坊的其他內容
2025/07/23
你不是太敏感,只是還沒找到翻譯自己的語言方式。這個系列文章,將帶你重新理解焦慮,並學會如何將焦慮轉化為個人能量與氣場。從人際互動、潛臺詞到能量轉化,學習如何更好地與自己及他人相處。
Thumbnail
2025/07/23
你不是太敏感,只是還沒找到翻譯自己的語言方式。這個系列文章,將帶你重新理解焦慮,並學會如何將焦慮轉化為個人能量與氣場。從人際互動、潛臺詞到能量轉化,學習如何更好地與自己及他人相處。
Thumbnail
2025/07/16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四大社交角色(觀察者、閱讀者、守護者、行動者)的內在動力和互動特質,幫助讀者更瞭解自身優勢,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5/07/16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四大社交角色(觀察者、閱讀者、守護者、行動者)的內在動力和互動特質,幫助讀者更瞭解自身優勢,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5/07/09
本文探討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扮演的核心角色,並透過兩個維度(保持距離/主動互動、理性感知/情感共鳴)區分出觀察者、閱讀者、守護者和行動者四種角色,並設計小測驗幫助讀者找到自身定位,提升人際關係的穩定性和真實性。
Thumbnail
2025/07/09
本文探討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扮演的核心角色,並透過兩個維度(保持距離/主動互動、理性感知/情感共鳴)區分出觀察者、閱讀者、守護者和行動者四種角色,並設計小測驗幫助讀者找到自身定位,提升人際關係的穩定性和真實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生活裡本就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煩心事,在人與人的互動間,一不小心可能就觸碰到他人的情緒開關。 我們都不是對方,也無法時刻覺察到對方所處的情緒狀態。當自己知道情緒上來時,適時的告知對方,提出需求,讓彼此暫時離開當下所處的環境。除了能避免因為情緒當下說出傷害彼此的話,也能避免自己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你清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