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解讀冷戰後架構與分歧:導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所謂的非典型,是指與學術界主流說法「不完全相合」,但在非學術圈中算一種敘事觀點,這觀點會跟很多人接收到的不同,故稱非典型,在此先打預防針。

為何要談非典型?我們從歷史編年型、大歷史型的書籍看冷戰史,就可以看出兩個不能相合的論點:越能從個人角度看待小人物經驗者,所發展出的歷史觀往往沒有代表性;而從越上層觀點談宏觀尺度者,則越會忽略細節對整體方向的影響。

政治決策多求眼前利,沒那麼多深謀遠慮

而在這當中還有學術論述的問題,即常採取一個主軸,其他論點圍繞其中發展。像是經濟史、文化史、戰史,不是說有錯,而是真實世界沒有這種單一視角的狀況。從統治階層的角度去看,壓力都是短期且巨大的,需要決策的時間很短。

要在從下級單位呈上難以判斷的海量資料中,找出可以作為判斷的基準,通常都會變成政客自己的偏見、喜好、常識作為基準。也就是九成九以上的情況,根本就沒所謂的「下大棋」。後世看到的下大棋,常來自於「很有可能自我修飾的回憶錄」、「為了意識形態辯護的學者」、「專制獨裁國家捏造的數據」,簡單說就是「自有大儒為我辯經」,至於當初做決定的人是這樣想的?難說喔。

歷史學家當然知道史料的問題,如何確認資料正確,當事人是否騙人,都得反覆確認。但現實是,你總得要出論文,發表學術著作,時間壓力不可能讓近代的一個教授,皓首窮經數十年只出一本書。

所以,真相更可能是在各方壓力下,基於個人意識形態的膝蓋反射決定。而這些決定又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再揣摩上意得出的佐證。這不要說是幾十年前,近幾年的台灣就如此,蔡英文時期的決策有這麼深謀遠慮?馬英九時代的判斷有這麼長遠?接觸過核心的人大概都會翻白眼,只是對外都會露出一副莫測高深的笑容,好似在說:

「嗯,你懂的」

  • 編:以最常見的縣市長提名為例,同陣營支持者常講的布局深不可測,其實真的沒那麼複雜。

看腦補的三手資料,不如從當權者背景切入

簡稱,懂個屁,都在腦補。實際上參與當次會議者,事後痛罵翻桌的比比皆是,決策更可能因為一個民調、一個數據,基於某種政治判斷,無論是黨內鬥爭、黨外對抗、國際壓力等等而定案。超長遠的計謀,在政治上不存在,政客優先謀求自己的生存,其次是同黨派的生存,無論是專制或民主皆然。

筆者的意思是,想看歷史上的大局觀,從當事人的意識形態切入,分析他的求學歷程、交友圈、參與過的社團、活動,會比所謂的「客觀資料」準多了。

而在學術上,這種沒有辦法求證,資料缺乏的紀錄,不能發論文,所以在現代會被民眾認為沒根據。更加機車的是,即便我們知道,15年前的決策來自於某個大學時期社團的交友關係,但當年社團又沒紀錄社員,只能依靠曾經參與者提供,從而發現「原來這些人全是一夥的」,也沒多大用處。

因為利益所趨,這些15年前因利益團結的,也在10年前因利益翻臉,講的話完全不一樣。

歷史不必合情合理,不合邏輯反近真相

一般人反倒可以理解,每個人都會修飾過去,說話有時也會顛三倒四,但用在政治人物,國際關係這種越遙遠的地方,反倒會希望有能絕對確認的證據。

理由很簡單,小說需要邏輯,現實不用。

離我們越遠的權力關係,與電視劇播放的沒差很多,你會希望演員符合人設,希望政客也是。

而政客不是,所謂的符合邏輯的說法,在小說成立,於現實不成立,而我們談的國際大勢,並不是小說。

這也導致,看起來最符合邏輯的論述,很可能離事實最遠。但對你來說,這重要嗎?你想要聽故事,還是了解事實?為何老人們無論有沒參與其中,到頭來都是「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

世事如棋,人生如戲,何必執著?

太堅持一個完美、符合自己意識形態的史觀,只能說:施主,你著相了。

下篇進入正文。

  • 編:比如當年324為什麼會去衝行政院?在行政院裡面的人為什麼喊的口號是退回服貿?當初江宜樺為什麼會下令暴力驅離?都有合情合理的說法,但實際上可能完全不是那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3.8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我們可以把時間與空間連續性的問題,拉回到最原始的討論,什麼是「勞動」?勞動的行為自古以來都有,但勞動的概念被發明出來還不到300年,農業時代的人對於勞動的想法,是不會被現代人認知為「勞動」的,更接近於「求生」。求生是最高價值,勞動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手段,所謂的勞動剩餘,只有極少數的上層才存在。
Thumbnail
2025/07/08
我們可以把時間與空間連續性的問題,拉回到最原始的討論,什麼是「勞動」?勞動的行為自古以來都有,但勞動的概念被發明出來還不到300年,農業時代的人對於勞動的想法,是不會被現代人認知為「勞動」的,更接近於「求生」。求生是最高價值,勞動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手段,所謂的勞動剩餘,只有極少數的上層才存在。
Thumbnail
2025/07/06
迷惘可以經由人生歷練慢慢釐清,幻想也能透過社會現實修正,但若心中那名為恨的種子發芽,後患無窮。
Thumbnail
2025/07/06
迷惘可以經由人生歷練慢慢釐清,幻想也能透過社會現實修正,但若心中那名為恨的種子發芽,後患無窮。
Thumbnail
2025/07/01
我們回歸對進步的想法,講了幾萬字,進步難到不對嗎?當然對啊,誰不想要進步,每個人都想要進步, 進步本就是沒有錯的事情。問題在於,進步是名詞還是動詞,你想要的是進步的過程,還是進步本身就是目的?
Thumbnail
2025/07/01
我們回歸對進步的想法,講了幾萬字,進步難到不對嗎?當然對啊,誰不想要進步,每個人都想要進步, 進步本就是沒有錯的事情。問題在於,進步是名詞還是動詞,你想要的是進步的過程,還是進步本身就是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人類行為的模式與影響,以及合作的策略。書中從古代到現代,探討了人們行為的背後邏輯,以及模式與合作的重要性。正常方式行動也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後果,在社區裡人們會自動分開,而文明國家的出生率會因為互相模仿急遽下降。
Thumbnail
歷史小說強調自己內容有很多史實本身就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要不是小說很難看,忽略小說的文學性,偷懶地用史料推砌作品; 要不就是真的搞不清楚歷史、敘事、史實的關係,這種史觀寫出來的「歷史小說」真的有人敢信?標榜真實的歷史小說要不是搞不清楚小說是什麼,要不就是商業噱頭。小說是作者的「創作」。
Thumbnail
歷史小說強調自己內容有很多史實本身就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 要不是小說很難看,忽略小說的文學性,偷懶地用史料推砌作品; 要不就是真的搞不清楚歷史、敘事、史實的關係,這種史觀寫出來的「歷史小說」真的有人敢信?標榜真實的歷史小說要不是搞不清楚小說是什麼,要不就是商業噱頭。小說是作者的「創作」。
Thumbnail
就我的認知,所謂的「典型」就是我們一般我們看到的常態人事物,它隨著一定的軌跡正常發展,而我現在的典型人設大概都跟正向形象有關,但是在此之前,我曾經有過一段非典型的時代,那時的行事為人充滿江湖味,也就是現在一般說的8+9。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那時的礁溪因為溫泉產業的興起,開始變得龍蛇雜處,在我的周
Thumbnail
就我的認知,所謂的「典型」就是我們一般我們看到的常態人事物,它隨著一定的軌跡正常發展,而我現在的典型人設大概都跟正向形象有關,但是在此之前,我曾經有過一段非典型的時代,那時的行事為人充滿江湖味,也就是現在一般說的8+9。 小時候住在礁溪市區,那時的礁溪因為溫泉產業的興起,開始變得龍蛇雜處,在我的周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