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
換言一新
我因為處理班務,進出兩次,沒能完整的參與三個小時的體驗療程,但就如同老師所說的:遊戲不只是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所有玩家的言行展現,其實都是當下自己想處理的情緒觀點。遊戲過程的此時此刻,都是我們觀察玩家表情以及因應玩家風格進行引導的切入點。(以師生的互動來說,玩家當然就是我們所要輔導的學生)
暖心時間
三個現在一個未來
很類似大家都在玩的三真一假,但遊戲機制被改變了!
講現在,就是在盤點自己;
講未來,就是在期待自己。
盤點自己的過程,很需要時間,因為人總會遺忘自己在這一年究竟做了哪些事,哪些事是三個現在的自己想寫進來的。而對於未來想實現或是不可能實現,但也想說說的,會狐疑寫進來究竟是不是適合….(夥伴說:過程太糾結,讓人有情緒)
換言之,一個簡單的遊戲,可以很直覺的將自己概念化,收集這一年屬於自己的一份個檔資料,也可以在過程中,感知自己是不是能夠有高度的自我認同,是真誠的?還是在欺騙他人的同時也是欺騙自己

分享故事,猜夢想(這團玩得很開心ㄟXD)
實話實說
周哈里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Ua9Wg2oOM
從別人眼中認識自己的遊戲
遊戲的勝負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又更了解了自己!
玩破冰:休閒活動的三組詞語排,說說自己的生活情境,串起三張牌,心中隱藏一張最不喜歡的休閒活動,那夥伴透過你的訴說來推測自己較不喜歡的休閒活動是什麼?最後,將所有人喜歡的兩個休閒活動擺在一起,重新盤點休閒活動裡,哪一個是自己當下最想要的,在組內分享。
玩認識:再次選擇三組詞語卡並在詞語表上面圈畫出來,這細節可以參考所附的遊戲教學影片,遊玩過程中,發現愛玩的我們選了迷因的組卡,限制了我們在提供卡牌給他人時,想要有的正向對應,導致於最後為了把手上的牌放出去,就隨意放在組內各個玩家裡,根本完全無法對應對方的特質。這讓我體悟到,選擇哪一種詞組,對於提供更適切與他人的認知,有相對應的影響,導致於我們在這一個遊戲歷程裡,比較沒有實際的在遊戲期待的周哈里窗裡,得到預期內的自我認識。

這真的是我?!選錯詞組,誤一生啦!XD

遊戲核心(先決條件:詞組要選好啦!)
FLIP卡牌
三真一假
這是一款反話正說的桌遊,主要的設計巧思,提點我們很多觀點與事情其實都是一體兩面—以為劣勢,換個角度其實都是很棒的優勢,成長的主要開端來自於自我覺察,就是一款很適合用來自我覺察以及跟夥伴進行個人特質轉念的遊戲。
我挑選四張,其中一張的負面認知是假的,在陳述的過程中,有發現同組的夥伴有被我隱藏的話術給影響到而選錯了卡牌
最後從剩下的三張負面解讀成正向的內容:缺乏應變能力竟然可以是貫徹始終;缺乏想像力,竟然可以是能做分析性思考果真,當右腦不給力的時候,剩下的只有左腦了
透過這款桌遊來自我覺察,卡牌的正反,可以完成的句型是:「過去的你可能…..,其實你是….」

#FLIP卡牌 猜猜我的假🤗🤗

反話正說的魔力~~也太強😳😳

這次三個小時的核心,就是這個🥰
❥後記:
很喜歡老師說的: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是需要餵養的!建立一種安全且信任的規律關係,比給他一堆規範來得更加實際。
但我明白,這是不容易的…
在每天忙碌的師生互動裡,我們總是一邊規範,一邊建立關係,有時候在現場,來不及做好身心的停頓,規範常常都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手段,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持續參加工作坊的原因。人,就是需要時刻被提醒啊
謝謝玉蓮老師
謝謝夥伴相伴
沒有網絡連結,但有實體相伴

咱們大家庭,邁入第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