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密碼》:超越時代的技能學習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今天要談的這本《技能密碼》並不在我的閱讀計畫裡,但我在圖書館隨意翻了兩頁,就被書中的語句打中:

許多研究發現,如果面對複雜的世界,太依賴概念性、陳述性知識,還有理性思維,技能反而會退步。(Ch.2, p.66)

「這正是我最近反思自己產生的感想啊!」於是我便通讀了這本書,果然改變了我對於技能學習的想法。

作者麥特・比恩是MIT的管理學研究者。他走訪各行各業,研究各產業的技能傳承,並將田野調查的結果總結在這本書中。這本書主旨在討論各行各業技能學習的共通要素在新科技的引入下受到什麼影響,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影響。


技能學習的3C密碼

作者透過民族誌研究(一種田野調查方法)發覺各行各業的技能學習都有三個要素:挑戰(Challenge)、複雜性(Complexity)、連結(Connection)。這三種連結,是自古以來師徒制的重要特徵,也是人類傳承技能的關鍵。

挑戰(Challenge)

適當的任務難度可以幫助我們增進技能。作者用了教育心理學中的「鷹架理論」來說明這個觀念。

鷹架理論指出,根據學生的能力,可以將任務依照難度分為「能獨立完成」、「需要他人協助完成」以及「無法完成」。教師的任務,就是協助學生完成需要協助的任務,並且在練習中逐步減少介入,直到學生可以獨立完成這些任務。

如果學生面對的任務太過簡單,就無法磨練技能、拓展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如果面對的任務太過困難,那學生就無法從中學習,因為他即使在他人幫助下,也無法了解如何完成任務。

這也讓我想到在《心流》{心流連結}一書中提到,適當的難度區間才能讓我們享受學習的過程,而不至於感到無聊(太簡單)或挫折(太困難)。

所以說,具有適當挑戰性是技能進步的關鍵之一。

複雜性(Complexity)

與任務的挑戰同樣重要的是複雜性。真實情境的複雜性,有助我們的隱性學習,加強技能的泛用性

我在大學時修過一門應用導向的程式設計課程,那門課的老師不用課本出題,而是直接讓我們參與當時Meta舉辦的程式設計比賽。這麼做的原因,是那位老師認為,在上課時聽過課本上的理論,不代表能夠解決真實的需求。

作者對此也有一樣的看法,他認為學校的理論只是基礎訓練,只是讓學生能夠進入專業領域,技能的真正成長要在實作中累積。一股腦地學習理論而忽視實作,反有可能無法應用直覺作判斷,在關鍵的時刻失誤。因此,理論最好的學習方法,是配合實作經驗相互輔助。

另外,複雜性也有助於拓展個人的技能多元性。當工作要求我們與不同專長的人互動,我們可以藉此了解他人的專業看法或技術,以及分享自己的見解,提升彼此的競爭力。

連結(Connection)

作者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技能學習的第三個關鍵。與專家的社會連結,能提供學生練習與進步的心理意義和機會。這不只是因為專家可以提供學生所不具有的判斷力與人脈資源,也因為這個連結本身就有社會作用。

以作者研究的外科醫師為例,新進的住院醫師需要負責觀察病人情形、做紀錄並與主治醫師討論病患情形。這樣的過程可以讓住院醫師了解主治醫師如何對病情做判斷和對策,也讓主治醫師了解住院醫師的診斷能力是否成長到足以信任。當住院醫師的能力不斷成長,主治醫師就可以放心地將病人交給住院醫師,日後也可以為住院醫師的能力做擔保。

這種學生透過領域內專家的引薦,成為其他人可以信任的專業人員的過程,在書中被稱作「職業社會化(Occupation Socialization)。當然,這也代表學生必須要展現出夠格的能力與主動態度,取得專家的信任與尊重。

科技對技能學習的威脅

然而,上述的技能密碼在今日受到了來自科技的威脅,有些產業或許還未感受到影響,也有產業卻已經失去了3C的要素。

同樣舉上述的外科醫師為例,在引入機械臂手術後,主治醫師不必在站上手術台,而是在手術室外操作機械臂精準的操作器具。機械臂的操作能夠提高主治醫師的效率,也降低手術的風險,卻也讓醫師們遠離了操作現場,只需要透過按鈕進行手術。新進醫師更是失去了作為助手協助主治醫師,並藉此了解技術的機會。

簡單來說,科技將任務簡化(降低挑戰性)、窄化(減少複雜性)、原子化(失去連結),導致學習技能的關鍵要素不復存在。

那麼,人類的技能傳承就是前途晦暗嗎?作者也在田野調查中找到一絲曙光。

影子學習者

「影子學習者」指的是透過反常的方式自主學習與探索來增進技能者。作者在對外科醫師的研究中,就發現有少部分新進醫師,即使在不利學習的環境下,還是能透過自己的方式學習並有效地增進技能。這些影子學習者有以下特點:

  • 提早專精:有的外科醫師在大學期間,寧可跳過必修課程而直接去實驗室尋求操作機械臂手術的練習機會
  • 數位排練:在做住院醫師期間,儘管因為科技化失去了和主治醫師討論的機會,仍透過在YouTube一類網站尋找機械手術影片並反覆觀摩,使真的上場時能夠表現更佳。
  • 野放式練功:自行創造練習的機會,例如自願轉調到人手不足的院所,或是擔任人氣高、需要同時負責多位病患的主治醫師的助手。

這些影子學習者的方法未必合乎規則,有些甚至會讓他們受到懲處,失去行醫的機會。重點在於,他們展現出能取得專家認可的拼命精神,讓他們得以超越同梯的其他醫師,得到進行手術的機會。

上述的影子學習者的特徵也不是絕對,我們可以效法他們的精神,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彌補環境無法提供的技能密碼。

與科技共處的方式

除了利用影子學習者的方式增進自己,我們也應當正視科技的問題,尋找在透過科技增進生產力、降低風險的同時,避免因環境問題造成的技術不平等。作者認為,我們還有機會挽救逐漸消失的技能密碼。

首先,我們可以發現(Discover)組織或環境中現有的創造技能密碼的方法。例如由專家主動伸手,建立一對一或是小團體,向新進人員學習新技術的方法,同時也將自己的知識分享給新手,在彼此獲益的同時建立連結。作者將這種做法稱為「反向師徒制」。

第二,在組織引入新科技的同時,調整制度與職務以利成員能在配合新科技的同時發展(Develop)新技能。像是挑整獎酬和評鑑制度,鼓勵組織成員學習操作與判讀資訊系統,而不是引進系統卻使用舊有的評鑑標準。

最後,我們可以將技術應用(Deploy)增進技能密碼,例如在引進機械外科工具的同時,也加入能讓新進醫師同時操作的功能,讓主治醫師可以提供建議或即時介入。

這些方法組成了另一組3D密碼,讓我們面對科技浪潮不至於感到無能為力。

科技如何幫助我們學習

最後,作者提出他對科技的期許:作為基礎設施,再次幫助人們產生連結。

現在,科技已經在許多場合幫助我們學習:

  • 在教室中,老師可以透過數位系統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更有效地發揮教學專長。
  • YouTube、Skillshare一類的網路平台,讓學習各類生活技能都有了豐富的資源可以參考。
  • AR技術讓新手可以在各種環境模擬練習技能、提出問題,並配合通訊技術讓他處的專家實時提供建議。

隨著AI發展以及運算速度的提升,科技也許能反過來成為人類學習技能的第四種密碼也說不定。

結語:水能覆舟,亦能載舟

科技除了威脅技能學習,也可以協助我們學習。本書的重點不是要批評科技的發展,而是反思人類使用科技的方式。找到和科技正確相處的方式,才能幫助我們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可以將這整篇文章都交給AI來寫,甚至在方格子上,後台還可以由AI完成下標題、配縮圖到上標籤等一系列工作。但我們都讀過AI生成的文章了,雖然文法或用詞都已經比兩年前來得更合適,卻缺少個人的特色與靈魂。

就算沒有這些問題,我能從中學到什麼呢?也許從效率的角度出發,我應該盡可能利用這些功能,但是那違背了我寫讀書心得,幫助自己釐清想法的本意。

不過,我也是透過網路獲得許多的學習資源,包含學習架設網站,寫統計程式,或是認識許多優秀的內容創作者。

隨著自己的實踐,我更加相信能力的進步不能只仰賴吸收資訊,而是要親身體會才能夠內化。而如今,即使我身邊沒有能即時聯絡的專家,我也可以向AI發問,加速培養基礎技能。只不過,我不會讓它奪走我自己的挑戰、複雜性或連結。

我認為只靠科技或只靠人力,都不足以在未來勝出。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結合人類的靈活性和個性,與科技的快速運算與預測,才是開創未來的方法。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wder 的筆記
0會員
14內容數
我是 Lawder,心理學研究生。
Lawder 的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6/07
如何取得最好的人生體驗?契克森米哈里在《心流》一書給出了來自心理學的解答。而透過實踐 SMART 原則,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創造自己的心流。
2025/06/07
如何取得最好的人生體驗?契克森米哈里在《心流》一書給出了來自心理學的解答。而透過實踐 SMART 原則,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創造自己的心流。
2025/05/15
幾年前,我就在書店看到《愛的藝術》的宣傳,當時我還不知道佛洛姆這個名字,心想又是一本心靈雞湯。幾年後,當我繞著遠路從社會學一路學到法蘭克福學派,才知道佛洛姆和他的作品,也才知道自己見識的淺薄。 延續《自我的追尋》的討論,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將他對於愛的想法傳達給世界。這本書可以說是佛洛姆最重要的
2025/05/15
幾年前,我就在書店看到《愛的藝術》的宣傳,當時我還不知道佛洛姆這個名字,心想又是一本心靈雞湯。幾年後,當我繞著遠路從社會學一路學到法蘭克福學派,才知道佛洛姆和他的作品,也才知道自己見識的淺薄。 延續《自我的追尋》的討論,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將他對於愛的想法傳達給世界。這本書可以說是佛洛姆最重要的
2025/05/14
如果說《逃避自由》讓我們意識到自由帶來的焦慮與逃避機制,那麼《自我的追尋》則提供了如何走出逃避、邁向完整自我的方法。作為《逃避自由》的後續作品,佛洛姆在這本書中延續了對於個人「自發性」的討論,回答人要如何成為自己。
2025/05/14
如果說《逃避自由》讓我們意識到自由帶來的焦慮與逃避機制,那麼《自我的追尋》則提供了如何走出逃避、邁向完整自我的方法。作為《逃避自由》的後續作品,佛洛姆在這本書中延續了對於個人「自發性」的討論,回答人要如何成為自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在今日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許多人加入了大量的線下、線上課程,買了不同領域的書籍,但學習到的知識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我們又到底要怎樣學到知識的內涵,進而內化成我們的工具與服務產品,讓我們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呢?
Thumbnail
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當今科技迅速變革的時代,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成為我們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快速學習新工具和適應新環境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能力。持續學習並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僅能讓我們在不斷變化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也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適應能力與
Thumbnail
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當今科技迅速變革的時代,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成為我們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快速學習新工具和適應新環境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能力。持續學習並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僅能讓我們在不斷變化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也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適應能力與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記錄知識成為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許多書籍和專家推薦各種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讓我們不禁覺得只要掌握了某種技術,就能輕鬆應對信息洪流。然而,真相往往並不如此簡單。持續不斷才是長期有效的關鍵。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培養成長心態: 認識在AI時代如何透過「成長心態」面對新知識和技術。 策略化學習能力: 提供學習策略指南以評估自身學習目標與方法。 效率提升方法: 鼓勵透過學習AI工具與參與學習社群以提升學習成效。 重新定義高效學習 在人工智慧(AI)日益影響工作與學習方式的今天,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培養成長心態: 認識在AI時代如何透過「成長心態」面對新知識和技術。 策略化學習能力: 提供學習策略指南以評估自身學習目標與方法。 效率提升方法: 鼓勵透過學習AI工具與參與學習社群以提升學習成效。 重新定義高效學習 在人工智慧(AI)日益影響工作與學習方式的今天,
Thumbnail
各位伙伴們大家好,由於今年上架全新的用圖解「打造你的專業知識體系」課程,所以我也整理一系列我的參考書單,和大家分享裡頭我的收穫與想法,無論是否有購買課程,相信這些分享都能帶給你一些幫助喔.   那麼我們開始吧! 今天打頭陣的是「打造超人學習:科學打造智商10000的自學超能力」這本書,
Thumbnail
各位伙伴們大家好,由於今年上架全新的用圖解「打造你的專業知識體系」課程,所以我也整理一系列我的參考書單,和大家分享裡頭我的收穫與想法,無論是否有購買課程,相信這些分享都能帶給你一些幫助喔.   那麼我們開始吧! 今天打頭陣的是「打造超人學習:科學打造智商10000的自學超能力」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一萬小時」的概念來自於《異數》這本書,可能大多數人都有耳聞過,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若你越早開始勤奮苦讀練習,專精那項技術的時間來到一萬小時,那麼你就能夠成功。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一萬小時」的概念來自於《異數》這本書,可能大多數人都有耳聞過,意思是說如果你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若你越早開始勤奮苦讀練習,專精那項技術的時間來到一萬小時,那麼你就能夠成功。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