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到那篇文章的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啟動了「副本進入條件」。
那是一個普通的晚上。孩子睡了,家裡一片靜謐,我坐在廚房燈光下,邊喝著冷掉的麥茶,邊滑手機。演算法推給我一篇文章,標題是什麼「這 10 個 AI 工具正在改變職場生態」,我本來想滑過去的——但手指停住了。
也許是年紀到了,也許是升遷名單永遠沒我的名字,也許是最近辦公室裡那些年輕人講話我越聽越聽不懂。
我點了進去。從那一刻開始,我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桌上有筆記本、冷掉的茶、一台筆電,畫面空氣中瀰漫著“這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搏”
你不知道AI會怎麼改變世界,直到你開始用它改寫你的Excel
AI的出現,對我們這些中年人來說,不是什麼創新機會,而是一場全面突襲。
它不是悄悄來的,是像一通來不及拒接的 Teams 會議邀請,毫無預警地席捲整個部門。
年輕人學得快、改得快、失敗後再爬起來也快。我們呢?
我們有貸款、有責任、有老花眼。我們不能「邊玩邊學」,我們得「一次上手」。
所以我做了唯一能做的事:我開始閱讀。
我讀完了 ChatGPT 的使用指南,研究 Notion 的資料庫結構,試著用 Make 和 Zapier 把重複工作流程自動化。深夜裡,我像在刷副本,筆記本裡寫滿了提示、指令、錯誤代碼。
然後,AI真的降臨了。
副本開啟:這不是重啟人生,是強制更新人生系統
那天,HR宣布部門進入數位轉型計畫。高層決定:半年內,AI整合進全體工作流程。
年輕同事哀嚎,資深員工開始Google「什麼是Chat-GPT」。主管們一邊開會一邊懷疑人生:「真的能用嗎?萬一寫錯怎麼辦?誰來教?」
我坐在角落,心裡很平靜。因為我知道這場劇情怎麼走。

一間辦公室,大家面面相覷看著投影幕,上面寫著「部門導入AI工具計畫」。
我成了那個「什麼都會一點」的人。
我用AI整理客戶訪談稿,用Notion做出自動化的報表儀表板,甚至設計了一套給團隊用的指令模板。
沒有人說我厲害。只是所有人默默把問題丟給我。
但我不生氣,因為我知道這是我主導命運的第一步:
讓自己成為故事裡「知道走法」的那個角色。
「我不是天選之人,我只是提早閱讀的人。」

你不一定要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
金獨子靠熟知小說改寫末世劇情,而我靠讀懂AI操作手冊,救了自己在組織裡的定位。
不是靠資源,不是靠年輕,而是靠觀察、學習、理解。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再帥氣,卻依然有效。
在這個被效率壓縮、被自動化侵蝕的世界裡,我沒有超能力,但我有選擇:選擇學習、選擇使用、選擇不再只是觀眾。
結語:你也在讀這個故事,那下一頁要怎麼走?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炫技。說實話,AI沒讓我升職、也沒讓我變有錢。但它讓我不再只是那個「應該被替代的人」。
我成為了一個能與新世界對話的存在。
而你呢?你也在讀這段故事。
也許你還在觀望AI是否真的值得學,也許你怕學了也用不上,也許你早就跟我一樣,開啟了自己的「中年副本」。
不管怎樣,至少現在你已經知道:
讀者的視角,能看穿劇情;行動的讀者,才能參與改寫命運。

「你是讀者,還是敘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