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一:火爆脾氣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哪吒的火爆脾氣:高需求寶寶的真相

——你家不是在封神榜,是在神經系統還沒上線的時區


💥為什麼我家寶寶這麼難帶?是不是轉世成哪吒了?

新手爸媽常常發出絕望哀號:「我的孩子根本是哪吒轉世!」哭不停、醒不停、抱也不是放也不行,像在育成一顆會爆炸的寶寶炸彈。

但冷靜一點,哪吒不是來鬧的。這些行為可能不是壞脾氣,而是高需求寶寶(High Need Baby)的典型特徵。


🧠醫學觀點:不是壞,是神經系統「未成熟」

高需求寶寶的核心問題其實和大腦發展有關。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聲音、觸碰、光線等刺激特別敏感,就像哪吒還沒學會控火球,任何刺激都能把他點燃。

根據《Pediatrics》期刊報導,這類寶寶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弱,需要更多外部安撫才能回到平靜狀態。不是你教不好,是他的大腦真的還不會「煞車」。


🧠心理學觀點:你不是被針對,是他在求生存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指出,寶寶的行為是為了生存而設計的。當一個孩子總是用哭鬧來吸引注意,那可能是因為他對環境不安、需要更多關注才能建立安全感。

哪吒在蓮花胎裡悶了三年,出來第一件事是爆走,其實也可以理解。他不是難搞,是他怕你不在。


🔧實用對策:你不是神仙,但你可以活下來

  • 找出觸發點:記錄寶寶哭鬧前後的行為,是否是餓了?冷了?還是換環境了?
  • 建立穩定儀式:像是每晚都唱同一首歌,給他一個可以預測的世界。
  • 輪班制存活法:不是你一個人當爸媽,請記得叫醒另一半。哪吒不是一人就能養出來的。
  • 善用背巾與白噪音:有節奏的搖晃、子宮聲音模擬都有助安撫感官過載。

🔍關鍵提醒:高需求不是一輩子的事

這不是永久設定。很多高需求寶寶,隨著大腦成熟,會逐漸變得可預測、有彈性。他們未來還可能是創意型天才、情緒力強的人才——也就是下一位申公豹,不過希望他沒那麼愛亂講話。


🧵結語:哪吒不是你要降服的怪獸,他是來找你修煉的師父

所以,別再問自己「為什麼這麼難帶」了。你不是育兒失敗者,你只是被安排到封神榜的高難度副本

你現在可以摸摸自己的頭說:「我是陪哪吒轉大人的凡人爸爸/媽媽,辛苦我了。」

補充:

  • 「高需求寶寶」並非醫學診斷,而是育兒界常用的描述,不需過度擔憂,也無對錯之分。
  • 若有特殊健康狀況(如蠶豆症等),仍要諮詢兒科醫師,個別因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mmerM的沙龍
5會員
75內容數
用無數夜晚,拼湊瑣碎時間 累積很多AI育兒文章,並整理成筆記 看不懂艱深用詞,一次次與AI對話、詢問 才做成比較完整的系列跟大家分享 歡迎一起討論這些文章主題 目前使用多款AI交叉討論、協作
Summer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7
你的愛,從哪來?從童年依戀到成人關係的愛情密碼!💖 第一篇:愛的起點:寶寶的第一份「情書」!💌 親愛的你,有沒有想過,你對愛的理解、對親密關係的渴望,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其實,這一切的起點,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早——就在你還是個小寶寶的時候!今天,我們就來拆解寶寶寫給世界的第一份「情書」,
2025/08/07
你的愛,從哪來?從童年依戀到成人關係的愛情密碼!💖 第一篇:愛的起點:寶寶的第一份「情書」!💌 親愛的你,有沒有想過,你對愛的理解、對親密關係的渴望,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其實,這一切的起點,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早——就在你還是個小寶寶的時候!今天,我們就來拆解寶寶寫給世界的第一份「情書」,
2025/08/06
告別原生家庭的「緊箍咒」:3招找回內心平靜!🧘‍♀️💖 第三篇:告別原生家庭的「緊箍咒」:3招找回內心平靜!🌈 各位親愛的,前兩篇我們從理解到說明,現在你應該更清楚自己對原生家庭的那些「疙瘩」從何而來了。既然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如何療癒自己,並找回內心的平靜!
2025/08/06
告別原生家庭的「緊箍咒」:3招找回內心平靜!🧘‍♀️💖 第三篇:告別原生家庭的「緊箍咒」:3招找回內心平靜!🌈 各位親愛的,前兩篇我們從理解到說明,現在你應該更清楚自己對原生家庭的那些「疙瘩」從何而來了。既然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如何療癒自己,並找回內心的平靜!
2025/08/05
原生家庭的「隱形影響」:心理學和醫學怎麼說?🧠🔬 第二篇:原生家庭的「隱形影響」:心理學和醫學怎麼說?🤯 各位親愛的,上回我們聊到對原生家庭那些說不出的「疙瘩」,是不是讓你感覺沒那麼孤單了?今天,我們要更進一步,從心理學和醫學的角度,來揭開這些「疙瘩」背後的科學秘密!你會發現,這些「隱形影
2025/08/05
原生家庭的「隱形影響」:心理學和醫學怎麼說?🧠🔬 第二篇:原生家庭的「隱形影響」:心理學和醫學怎麼說?🤯 各位親愛的,上回我們聊到對原生家庭那些說不出的「疙瘩」,是不是讓你感覺沒那麼孤單了?今天,我們要更進一步,從心理學和醫學的角度,來揭開這些「疙瘩」背後的科學秘密!你會發現,這些「隱形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所有的小嬰兒,都是天真無邪的小生物,但是愈長大卻是變的讓大人頭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了《艾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或許會有答案。
Thumbnail
所有的小嬰兒,都是天真無邪的小生物,但是愈長大卻是變的讓大人頭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了《艾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或許會有答案。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生氣是一個正當且正常的情緒反應,不論是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受到挫折、被攻擊,生氣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而學齡前的孩子,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完善,更容易在累績需多負面情緒後直接爆炸,2-3歲的孩子也因為心智年齡的發展開始要求"獨立",各種不要不要以及反抗大人的協助與意見,反覆的遭遇挫折而容易暴躁生氣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一、大暴龍出現了....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會有情緒的表達, 在還小的時候,孩子不太會透過說話來表示, 所以是用肢體、哭聲的方式來告知家人們他的情緒, 但漸漸的孩子長大了,語言表達越來越清楚了, 他開始知道原來說話是讓別人知道,更是敘說自己心情的方式, 但當遇到心情不美麗時,漸漸
Thumbnail
一、大暴龍出現了....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會有情緒的表達, 在還小的時候,孩子不太會透過說話來表示, 所以是用肢體、哭聲的方式來告知家人們他的情緒, 但漸漸的孩子長大了,語言表達越來越清楚了, 他開始知道原來說話是讓別人知道,更是敘說自己心情的方式, 但當遇到心情不美麗時,漸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