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教師的那些日子 #暑假準備到教學演示 #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實習的那些日子有辛苦有快樂,從早到晚、有時再接著晚上加班,但和實習夥伴、遇到的老師聊天時的幸福,讓整體充實歡樂,也提升不少能力,教甄正取前三名~~過去爬文獲得很多網路高人的思考方法,所以想用時間軸的方式來分享過去做的事情,也希望對未來實習的捧油有幫助~

在實習前,我知道自己在跟小朋友互動、教學上有明顯的進步空間,所以我默默期許:好好珍惜這段「有老師罩」的實習老師期間,習得足夠的知識來面對未來的學生、家長與同儕教師~

一、暑假期間

永齡學扶課程/撰寫實習計劃書/了解教甄筆試規則/讀專書

我的學校是從早八到下午四點,主要工作內容是各處室分派的行政雜事,其他沒有事的時間可以坐在教務處做自己的事。因為我們實習生都想在下學期接學習扶助,所以參加永齡18小時學扶線上課程,不得不說永齡的課程真的有料,可以學到教學的方法。

在8/1時,我先行認識了實習輔導老師、與老師加line,也詢問是否有需要幫忙。輔導老師當時便與我分享教室布置的細節,也在返校日帶我了解跟學生初次破冰的方法,算是收穫多多~

  • 了解筆試遊戲規則~每個縣市筆試、試教、口試的配分不一樣,趁著暑假好好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縣市;每個縣市加分項也不一樣,像是學科知能精熟、英檢中高級、...,看其他朋友在實習期間完成這些,教甄能加分!
  • 實習計劃書,因為9月20日要繳交,暑假有足夠時間能思考規劃。實習的學習可能會形塑未來的教學風格和特質,身為J人就超謹慎規劃的。
~教育實習計劃書的目錄~

~教育實習計劃書的目錄~


  • 開學前跟輔導老師討論未來規劃,原本我想要教國、數各五個單元,但老師提醒我:貴在精而非多,好好到每間教室觀摩學習,會帶給自己不同的啟發。所以期中考前,我只教一單元數學;期中考後則是數學、國語各一個單元。(但每位輔導老師想法不一樣,以自己的輔導老師的想法為主歐)

二、開學之後

(一)導師實習

有空時幾乎待在教室,思考突發狀況處理方法、學習親師溝通,把它記錄下來;任何問題都趁老師休息或者空檔發問,了解一件事背後的用意,之後對未來帶班有用處~

  • 寫週記:之前有篇文章講的是學霸學姊在十年前教育實習時,每周寫一萬字的心得,而那本心得反思紀錄變成滋養他的養分。我看了很心動,所以實習時嘗試每天紀錄重要的事與心得,在周末找一段時間,去摩斯或者咖啡廳整理成週記,用500-2000字統整當週大事、習得知識、心得省思、各式sop,雖然比學霸學姊少很多,但這個方式能更提高後設認知,常常思考調整,翻一翻也挺趣味~

下面這張是我週記的截圖,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寫法,請告訴我~

~一部分的週記~

~一部分的週記~

  • 一周導師週:當週的作業、聯絡簿、國語數學都由實習生處理,課後再與輔導老師討論精進的方法,維持一週。那位年輕的應屆老師說這個方法會深刻體會到自己與正式老師的差距。比較可惜的是學期末才知道這件事,來不及實行。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想在期中考後嘗試,讓輔導老師有時間收拾產生的慌亂局面XDD。

(二)教學觀摩

我的輔導老師屬於開放型老師,鼓勵我到各年級、科任課觀摩,而以一單元為單位更能知道巧思和脈絡。所以我有到1、4、5、6年級和科任課觀課,每位老師都有自己帶班的模式,也深深折服於厲害的班經,學到頗多!

觀課時,我會做以下幾件事~

  • 課前詢問,先詢問老師能否有機會來觀課,被拒絕不用放在心上,有些老師比較內向~;觀課前也先告知輔導老師,讓老師知道我們的動靜~
  • 課中聆聽,記錄下各種自己學習到的事
  • 課後回饋,觀課後的下課,我會再次感謝老師,因為他們其實可以拒絕我的觀課請求。我也分享學習到的事情、內心疑問,能獲得多元的想法!
某一節體育科任後做的紀錄

某一節體育科任後做的紀錄

教學演示,算實習期間的大事,會安排在11月份,也就是期中考之後的一個月,我是在11月底。期中考前對班上有初步的認識、建立小默契,能讓演示更順利進行。當時我嘗試比較新穎的科技hiteach融入四學模式,剛好可以給自己小小里程碑~

  1. 教學內容:跟輔導老師討論教學內容、找第三方老師(通常是同學年的老師)➡️寫詳細版教案,給老師修正,持續多次到沒有問題➡️不斷練習,思考教學可能遇到的問題
  2. 表面效度:前一週製作邀請函、海報,並且確認到場人數;規劃當天流程;當天準備茶水與小點心
  3. 觀課到場教師:可以問問看該校教務主任、實習輔導老師,他們會給出很棒的建議~
  4. 當天必定會有的物品:海報、錄影機與腳架、老師簽到表、茶水;給觀課老師~a.詳版教案b.教學回饋單c.版夾,可以夾住這兩份文件~


(三)行政實習

八月初多以行政庶務為主,這時候可以熟悉校園環境。大校活動多,常需要支援大型活動,我有時覺得超級累,很想要摸魚XD,但還是撐過去了~~我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下過程,作為未來參考~

一小部分的紀錄~

一小部分的紀錄~


(四)研習增能

週三下午、線上研習多多,其中有一大部分的研習很能招來睡意,我可能到一半先溜走或上網查資料讓他變得更「有料」XD。但還有一些研習是收穫滿滿的!趕緊筆記下來~~

有料的工作坊紀錄

有料的工作坊紀錄


三、推薦的工具書

林怡辰老師的【小學生年度學習行事曆】、【高效時間管理課】,很適合新手來讀!!大致了解整個學期的脈絡規劃~


實習期間最主要的快樂來自於教學知識的汲取,也讓我在之後與大四實習輔導老師聊天時,老師有種哇~原來你有這些亮點~的眼神,讓我頗有成就感,因此把過去做的事情紀錄,有任何想法也歡迎討論~

下一篇接續來介紹初試和複試的心路歷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上的一片雲的沙龍
9會員
40內容數
對議題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想法~完成學校學分之餘,也將課程的議題統整記錄,期待在未來有所啟發~
2024/04/21
聯電課輔用心辦理了教甄模擬面試~共幾大類問題:廣泛題、班級經營、教育哲學、學生問題、突發狀況、時事、目前推崇的政策!記錄一波!
Thumbnail
2024/04/21
聯電課輔用心辦理了教甄模擬面試~共幾大類問題:廣泛題、班級經營、教育哲學、學生問題、突發狀況、時事、目前推崇的政策!記錄一波!
Thumbnail
2024/04/20
2024.04.20,聯電課輔邀請了考上教甄的學長姊回來說說話,讓學弟妹盡情發問,聽完後獲益良多,感恩銘記,也深刻覺得學長姊的刷子超過兩把!!不記錄下來實在可惜!邊聽邊記,拯救金魚腦!
Thumbnail
2024/04/20
2024.04.20,聯電課輔邀請了考上教甄的學長姊回來說說話,讓學弟妹盡情發問,聽完後獲益良多,感恩銘記,也深刻覺得學長姊的刷子超過兩把!!不記錄下來實在可惜!邊聽邊記,拯救金魚腦!
Thumbnail
2024/04/19
身為師資生,一定有聽過學科知能評量吧。為了讓所有科目精熟,我考了三次也有一點點心得。內文含考試準備、作答過程、考古題,或許這些心得能給未來準備學科知能評量的學弟妹參考~
Thumbnail
2024/04/19
身為師資生,一定有聽過學科知能評量吧。為了讓所有科目精熟,我考了三次也有一點點心得。內文含考試準備、作答過程、考古題,或許這些心得能給未來準備學科知能評量的學弟妹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108課綱學習歷程制度,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歷程以及成長故事,以此提供孩子們自行反思學習的紀錄。故事中涵蓋不同孩子的學習歷程,以及對於導師在審閱學習歷程時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探討108課綱學習歷程制度,分享孩子們的學習歷程以及成長故事,以此提供孩子們自行反思學習的紀錄。故事中涵蓋不同孩子的學習歷程,以及對於導師在審閱學習歷程時的感受。
Thumbnail
今年小國一臨時班級編班 教務處巧妙分散小鬼風險 讓我上暑輔心情超愉悅(撥髮) 但小國一也有混熟的一天 暑假期間我採跑班上課 沒有固定的專科教室 因此上課的開端會花些時間處理電腦設備 這時小國一就嘰嘰喳喳聊個沒完 這可是犯了我的大忌~~~~ 曾經上過我的課的人都知道我發瘋的威力⋯⋯
Thumbnail
今年小國一臨時班級編班 教務處巧妙分散小鬼風險 讓我上暑輔心情超愉悅(撥髮) 但小國一也有混熟的一天 暑假期間我採跑班上課 沒有固定的專科教室 因此上課的開端會花些時間處理電腦設備 這時小國一就嘰嘰喳喳聊個沒完 這可是犯了我的大忌~~~~ 曾經上過我的課的人都知道我發瘋的威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教務工作的經驗與見聞,介紹了補習班教務的工作內容和經歷,在文章中提到了補習班教務的辛酸與負能量,以及製作講義的過程與困難。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讓讀者深入瞭解教務工作的內容和挑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教務工作的經驗與見聞,介紹了補習班教務的工作內容和經歷,在文章中提到了補習班教務的辛酸與負能量,以及製作講義的過程與困難。作者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讓讀者深入瞭解教務工作的內容和挑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個假期過的很充實 連續兩天的課程 四位專業老師的教導 (維旎老師、若葳老師、云美老師、瓊月老師) 各地優秀同學的互動 收穫滿滿 能量滿滿 除了學習到豐富的知識 還玩了很多有趣又實用的遊戲 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 第一是學習321 第二是提問能力 第三是工具運用 第四是創意創新 第五是流質&晶質
Thumbnail
這個假期過的很充實 連續兩天的課程 四位專業老師的教導 (維旎老師、若葳老師、云美老師、瓊月老師) 各地優秀同學的互動 收穫滿滿 能量滿滿 除了學習到豐富的知識 還玩了很多有趣又實用的遊戲 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 第一是學習321 第二是提問能力 第三是工具運用 第四是創意創新 第五是流質&晶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