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為何總是卡?因為你還不懂怎麼減少「決策疲勞」

每天忙到沒時間喘息,卻覺得什麼都沒做完?

問題可能不在工作量,而是你花太多力氣在「選擇」上。

本文教你降低決策疲勞的流程優化術,讓你大腦清醒、效率翻倍!

你以為你在做事,其實是在耗腦選擇


有沒有這種感覺?

  • 打開電腦後,先滑了10分鐘不知道該回哪封信
  • 想開始工作,卻先糾結要先處理哪個任務
  • 下午明明還有時間,卻突然覺得腦袋卡住做不下去

📌真相是:你不是懶,而是被「決策疲勞」默默掏空了能量。

現代職場人最大的隱形浪費,不是時間,而是認知資源

只要選錯流程,大腦在一天下來早就被各種小選擇耗光。

本文要教你三個高效方法,減少不必要的思考與選擇,節省大腦算力,讓你保留真正重要的專注力。


✅ 決策疲勞不是「做太多」,而是「選太多」

👉 根據行為經濟學研究,人每天平均要做35000個決策,其中大多數是無意識的小選擇:

  • 要不要先回訊息?
  • 中午吃什麼?
  • 哪個檔案先處理?
  • 這件事今天做?還是明天?

📌這些看似瑣碎的選擇,其實都在耗損你最寶貴的資源:意志力與認知容量

心理學家 Baumeister 提出「自我耗竭理論」指出:

每一次選擇都會消耗腦部的資源池,到了下午人自然進入「決策疲勞」狀態,

容易拖延、情緒化或放棄行動。


✅ 1. 建立「預設選項」減少選擇次數

👉 每次都要重新思考=大腦會爆炸。你需要的是:

📌設計可重複執行的「預設選項流程」,常見應用有:

  • ✅ 信件回覆流程:只分三類 → 立即處理、排入時程、丟入後補區
  • ✅ 開工前流程:固定 3 步驟 → 檢查待辦、關閉通知、進入單一任務
  • ✅ 午餐選項清單:事先設好5個輪流選,不再糾結

關鍵不在於完美,而在於「讓大腦不用重新思考就能行動」。

這也是所謂的「選擇簡化模型」(Choice Architecture)應用。


✅ 2. 決策矩陣法:快速排優先順序,不再卡死在取捨裡

👉 你是否常常陷在「A也重要,B也緊急」的焦慮裡?

📌請你開始使用最簡單的「二維矩陣法」來幫自己解套:

以「影響力 × 可完成時間」排序任務優先度:

| 影響大 / 時間短 → 先做(黃金任務)

| 影響大 / 時間長 → 拆小步,安排進專案排程 | 影響小 / 時間短 → 若有餘裕再做(但設時限) | 影響小 / 時間長 → 果斷延後或丟掉

📌這種結構性思考方式能大幅減少「選項迷思」,避免卡在選與選之間。


✅ 3. 「決策前框架化」讓你減少大腦反覆思考

👉 所謂「框架化」,就是你在做選擇前,先決定思考角度與限制條件。

✅ 實例一:當你不知道要不要接受一個新任務,可以這樣設定框架:

「是否能在原有工作排程內完成?有沒有至少一個人能協作?如果都沒有,就一律延後或拒絕。」

✅ 實例二:接不接受新的合作提案?用框架問自己:

「是否符合本季目標?是否能擴大我原有資源?是否能累積作品或實績?」

📌這叫做「事前設界原則」:讓你不用在每次選擇時都重新建立標準,節省認知負擔。


「選擇越多,不等於自由越多,而是耗能越多。」

— Barry Schwartz,《選擇的悖論》


🙋‍♂️ FAQ 常見問題

Q:我明明沒做什麼,為什麼一天還是好累?

A:你可能陷在過多的小選擇中,消耗了大量意志力,導致大腦感到疲憊。這就是典型的決策疲勞。

Q:如果工作很變動,怎麼建立預設流程?

A:先針對固定可預測部分(如信件回覆、早晨啟動流程)建立習慣,逐步延伸至不穩定任務。

Q:主管常臨時插事,怎麼排優先順序?

A:使用「影響力 × 完成時間」的矩陣快速排序,釐清什麼才是真正該立即投入的任務。


📽️ 想看我如何用矩陣法拆解一天工作節奏?

👉「來這裡看我實測流程 → 點我看影片


決策疲勞不是大事,但它每天都在消耗你看不到的精力。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這樣做:

  1. 設定預設選項,讓小決策不用動腦
  2. 用矩陣法快速決定今天做什麼
  3. 為自己常見問題設計一套「判斷標準框架」

📌你不是做不好,而是想太多、選太多。

少一點選擇,大一點效率;簡單一點的流程,大腦就能清醒一點。


© 版權宣告

© 本文著作權屬 Jack 的升級修練室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更多內容請訂閱頻道:【Jack 的升級修練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的升級修練室
2.1K會員
157內容數
升級不是天分,是方法。 在Jack的升級修練室,我用心理學、情緒管理、溝通術與高效思維工具,陪你一起破解卡關、打破內耗、重拾節奏與自信。 這裡分享最實用的成長法則,讓每一次閱讀,成為你升級人生的關鍵練習。 讓成長,不再是空談,而是可以被具體練習、實際改變的日常。
Jack的升級修練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很多人不是沒時間,而是節奏錯亂導致效率斷線。 本篇文章拆解三種常見的節奏錯配現象,並提供節奏分類與重啟策略。 只要你懂得安排黃金輸出期、過渡處理段、以及尾段重整期, 就能根據能量狀態調整任務,找回工作節奏與高效感。 與其死守時間,不如學會跟節奏合作, 讓你不再被瞎忙困住,而是真的產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8/15
很多人不是沒時間,而是節奏錯亂導致效率斷線。 本篇文章拆解三種常見的節奏錯配現象,並提供節奏分類與重啟策略。 只要你懂得安排黃金輸出期、過渡處理段、以及尾段重整期, 就能根據能量狀態調整任務,找回工作節奏與高效感。 與其死守時間,不如學會跟節奏合作, 讓你不再被瞎忙困住,而是真的產出成果。
Thumbnail
2025/07/28
你以為效率來自完成更多任務,卻忽略了「工作流」才是產能的關鍵。 本文從三個關鍵思維切入:從任務驅動改為流程驅動、從個人效率升級為系統效率、從反應模式切換為節奏設計。 搭配心理學原理與實用技巧,幫助打造屬於自己的高效流程系統,不再陷入忙碌卻無結果的惡性循環。 現在就開始優化流程,讓職場節奏更順暢!
Thumbnail
2025/07/28
你以為效率來自完成更多任務,卻忽略了「工作流」才是產能的關鍵。 本文從三個關鍵思維切入:從任務驅動改為流程驅動、從個人效率升級為系統效率、從反應模式切換為節奏設計。 搭配心理學原理與實用技巧,幫助打造屬於自己的高效流程系統,不再陷入忙碌卻無結果的惡性循環。 現在就開始優化流程,讓職場節奏更順暢!
Thumbnail
2025/07/26
這篇文章帶你從迷思解構開始,辨識五種常見錯誤使用者類型,並系統性分類效率工具:從任務管理、資訊整理、溝通協作、專注防干擾,到知識輸入,幫助你找對用途與平台。 接著透過五步驟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化工具工作流」,並提醒你最常見的整合錯誤與避雷策略,讓你跳脫資訊混亂,打造穩定、高效又可持續的數位系統。
Thumbnail
2025/07/26
這篇文章帶你從迷思解構開始,辨識五種常見錯誤使用者類型,並系統性分類效率工具:從任務管理、資訊整理、溝通協作、專注防干擾,到知識輸入,幫助你找對用途與平台。 接著透過五步驟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化工具工作流」,並提醒你最常見的整合錯誤與避雷策略,讓你跳脫資訊混亂,打造穩定、高效又可持續的數位系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常聽到「人生要有規劃」,或是「做事要有規劃」,然後再分短期、中期、長期等這些話。說真的,這些道理聽了都明白,但真的要開始執行時,還是挺困惑的,總覺得待辦的事情千頭萬緒,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規劃?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面臨大量的工作任務與責任,這些任務和責任常常讓我們感到不堪重負。 如何有效管理這些任務,合理分配時間和資源,成為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輕重緩急分類法又成為時間管理矩陣法,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任務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它的精髓就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面臨大量的工作任務與責任,這些任務和責任常常讓我們感到不堪重負。 如何有效管理這些任務,合理分配時間和資源,成為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輕重緩急分類法又成為時間管理矩陣法,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任務的重要性和緊急性,從而做出明智的決策,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它的精髓就
Thumbnail
研究指出,每天超過三萬五千個決定會導致決策疲勞,影響判斷和自控能力。學習如何識別重要和不重要的選擇,並使用時間管理技巧來降低決策疲勞。建議建立生活習慣、簡化衣著選擇和標準化流程,以減少不必要的決定。設定優先順序和使用決策矩陣來專注於重要問題。
Thumbnail
研究指出,每天超過三萬五千個決定會導致決策疲勞,影響判斷和自控能力。學習如何識別重要和不重要的選擇,並使用時間管理技巧來降低決策疲勞。建議建立生活習慣、簡化衣著選擇和標準化流程,以減少不必要的決定。設定優先順序和使用決策矩陣來專注於重要問題。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