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縫隙01|燈火闌珊處的報應:為什麼我們總愛上操控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為什麼我們總遇到操控者?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有那麼一瞬間,你覺得自己好像不是在談戀愛,而是在拼了命地證明自己值得被愛。

你說你願意體諒他工作辛苦,不常聯絡也沒關係;
你告訴自己,他說話冷淡,只是因為個性內向、不擅表達;
你相信,這一切只是過渡期,再撐一下就會好起來……

明明是一段甜蜜開始的關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你變得小心翼翼、委曲求全,總在問自己:
「是不是我不夠好?是不是我再努力一點,他就會更愛我?」

但你沒發現,自己早已在這段關係裡悄悄變得安靜、敏感,
像踩在一堆地雷上過日子。
你不再快樂,卻還不敢說不。

我知道,你不是笨,也不是沒原則。
你只是太渴望,這份愛能夠成真,
所以一次又一次,選擇不計代價地堅持著。

可是啊,如果一段關係裡只有你在努力,
連呼吸都變成一種壓力,那真的還是愛嗎?

我們常說「我遇人不淑」、「我太容易相信人」,
但也許你更該問的是:
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把不對的人,放在了對的位置?

你常用百般體諒包容他,
一邊說服自己撐下去,一邊壓抑著那些越積越深的委屈與疑問,
甚至開始相信只要還會痛,就代表這段愛還存在。

可現實是,快樂越來越少,自我感越來越模糊,
你開始懷疑:是不是一開始就全都錯了?
是不是根本不值得再相信愛情?

你疲憊地內耗著,心裡浮現「也許這就是命」,
好像感情對你總是格外為難,命運總愛開玩笑。

但親愛的,這不是命運,也不是你太敏感,
而是你和他心理特質中的某個缺口,在一個看不見的維度上,精準貼合。
你正處在一種結構性的關係裡:
一方透過「掌控」來證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而另一方,則用「討好」來換取那一點點不被遺棄的安全感。

這樣的關係,不是愛,是勒索與受制,是一場彼此消耗的拉鋸戰。
你越努力維持,他越習慣無止盡索取; 你越捨不得放手,就越在關係中迷失了自己。

認清這一切,或許會刺痛,但那正是你開始醒來的轉捩點。


❶ 勒索者與受制者:不是敵人,而是鏡像

我們常常以為,一段令人窒息的關係裡,有一個是壞人,另一個是受害者。

但現實比這更複雜。

勒索者,不一定是壞人。
他可能只是太害怕失去、太沒有安全感,
所以只能用「威脅」、「沉默」、「冷暴力」這些方式來逼你順從。
他想確認你還在,卻用錯了方法。

受制者,也不是真的「太傻太天真」。
他們總是忍讓,總是道歉,因為他們內心也在害怕,
害怕被丟下、害怕衝突、害怕自己不夠好。
他們以為,只要夠體貼、夠付出,就可以換來愛。

其實,這兩種人,都是因為內心深處不夠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才會用那麼費力又委屈的方式,去抓住一段關係。

他們身上,都藏著低自尊與低安全感的陰影。
也因此,他們吸引彼此、依賴彼此,卻也困住了彼此。
一個死命抓住不放,一個拚了命地留住對方。

這不是愛,是一場投射與習慣的共演。
那些早年學會的應對方式,悄悄變成我們愛人時的反射本能。


❷ 心理結構的共鳴:一場傷口對上的報應

有些人出現的那一刻,你覺得「我們好有默契」、「我真的懂他」。
但其實,那是你們的傷口對上了。

你不是真的懂他,而是你太熟悉他那種假裝堅強背後的空洞。
他也不是特別懂你,而是你的委屈與忍耐,剛好勾起他習慣掌控的渴望。

你們的靠近,不是靈魂契合,而是創傷對接。
你害怕不被愛,他恰好用忽冷忽熱吊住你的期待;
他害怕失控,而你剛好總是體貼包容,直到失去自己。

這樣的你們,像磁鐵一樣吸在一起,卻也拉扯得傷痕累累。
那不是命中注定,是心理結構的精準對接,
是未解的心靈傷痕,在彼此身上找到了共振紓解的出口。


❸ 覺醒之後,報應就能成為出口

這樣的關係,像是一場隨時可能傾盆而下的暴風雨,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逼得你不斷自問自答,苦苦支撐那早已腐朽的愛情根基。

你就像一隻困在屋內的貓,明明門已敞開,卻始終踟躕不前。
不是沒看見出口,而是不確定外面的世界,是否真的比眼前這座熟悉的牢籠更安全。

「那時候我好怕他不再回頭。」
「我知道這很難,我知道你早就累了。」
「我不懂為什麼我總是回到同樣的關係裡?」

那些反覆上演的拉扯、沉默、爭執,不一定是因為不愛了,而是彼此早已傷痕累累。
直到某一天,你再也承受不了,淚水濕了枕頭,
輾轉難眠的你,在清晨醒來時,終於對自己低聲說了句:「夠了。」

這一刻,就是你轉身啟程的起點。
你會開始收拾那顆破碎的心,把自己一點一滴重新拼湊起來,踏上愛自己的路。

因為關係可以傷人,也能療癒人。
差別在於你願不願意,將目光從「他怎麼對你」轉回「你怎麼對自己」。

你不需要等對方改變,也不需要有人認可你才值得快樂。
你可以先選擇,不再成為那個總是委屈退讓的自己。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問自己:

「我真的快樂嗎?」

「我是在被愛,還是被需要?」

「我還要再壓抑多久,才能證明我值得?」

當你開始從討好他人,轉向照顧自己,
那一刻,就是你真正覺醒的開始。

你會發現,你其實並不需要那個操控你的人才能感覺完整。
你原本就夠好,只是你一直沒看見。


🕯️ 留一盞燈,給還在關係裡掙扎的你:

我們常以為,某段關係是命運的重逢,後來才發現,那是創傷的倒影。

真正的愛,不該讓你變得卑微,不該讓你懷疑自己。

如果你現在還在一段讓你喘不過氣的關係裡,不要急著責怪自己。
你只是還在學習,如何把愛,留給不會傷害你的人。

你值得的愛,不用靠低聲下氣才能換來。

即使現在的你還不敢放手,也沒關係。
你開始想要改變,就是一種進步。
你能看見自己不快樂,就是關鍵的第一步。

未來會有一天,你會很自然地走出那個輪迴。
那一天,你不再需要靠誰的愛來證明你的價值。
因為你,終於看見了自己。


📌 延伸預告:勒索的場景不只愛情

今天我們聊的是愛情裡的情緒勒索,但這種模式,也常常發生在:
👨‍👩‍👧‍👦 家人之間:「我都是為你好」
💼 職場裡:「你這樣會讓主管很難做人」
🤝 朋友之間:「你變了,你都不陪我了」

這些話,可能你也聽過、也說過。
未來,我們會一一拆解這些關係裡的勒索語言,幫你重新學會劃出界線、照顧自己。

願你慢慢練習,越來越清楚地知道:
什麼是愛,什麼只是偽裝成愛的綑綁。


✉️這篇文章,獻給晏霁,也獻給曾經在關係裡沉默忍耐的你。願你早日醒來,願你愛自己比愛他還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性側寫室
1會員
7內容數
拆解操控、情緒勒索與心理結構,探索自救與自我價值修復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情、愛和慾的迷宮中,我們常常遇到看似矛盾的體驗: 疼痛與快感、約束與自由、恐懼與興奮。 這些看似對立的感受,實則是人類情感光譜上緊密相連的色彩。 讓我們暫時放下「性癖」這個過於簡化的標籤,深入探索人類內在能量與身體構造、頭腦神經系統的本質。 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Thumbnail
情、愛和慾的迷宮中,我們常常遇到看似矛盾的體驗: 疼痛與快感、約束與自由、恐懼與興奮。 這些看似對立的感受,實則是人類情感光譜上緊密相連的色彩。 讓我們暫時放下「性癖」這個過於簡化的標籤,深入探索人類內在能量與身體構造、頭腦神經系統的本質。 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生理反應...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兩性關係中的共依存和自戀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了兩個人之間的平衡怎樣或怎麼被打破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另外,文章也強調了多元的問題回應方式,希望讀者可以重新檢視當初吸引兩人的平衡是如何構成的,並以轉化的方式重拾吸引的動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兩性關係中的共依存和自戀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出發,關注了兩個人之間的平衡怎樣或怎麼被打破了,以及可能的解決方式。另外,文章也強調了多元的問題回應方式,希望讀者可以重新檢視當初吸引兩人的平衡是如何構成的,並以轉化的方式重拾吸引的動力。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在一段關係裡可能其中一方會因為太愛對方,內心害怕失去對方而要求彼此分享一切,但是就有可能變成了對另一方的控制。當然也有時候並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純粹本身的控制慾強,覺得跟自己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一部份,要跟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事。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瞭解情緒勒索與心理遊戲,並探討其在人際關係中的角色轉換和負向情緒。掌握TA溝通分析的重要性,並探索情緒勒索及心理遊戲的相似之處和差異。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大概就是情勒吧,我想不到更貼切的說詞。 當人們付出,會渴望干涉;當然也有大愛型,就像把零錢放在公益捐款箱那樣,我看不到也無須管。 所以追根究柢是付出害的嗎?會造成情緒波動、口不擇言,甚至想主導? 我認為、我覺得、我建議,大概就像先禮後兵吧。 相反之的冷暴力,哪個更可怕呢?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通常他們的行為模式從微妙的控制開始,如:持續監視伴侶的行為、限制伴侶與朋友和家人的聯繫,甚至限制伴侶的外出時間。這些行為通常會升級為更明顯的壓迫和操控,例如隨意質疑伴侶的忠誠度,並使用這些疑問作為精神虐待的工具,如羞辱、責罵、威脅,甚至在公共場合制造醜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互動過程中遭受身體和精神的欺凌,逐漸被對方所控制的情況。文章描述了被掐、受氣等情境,充滿嬌弱和羞恥的描述。敘述者雖嘗試反抗,但最終還是被對方所擺佈,無法控制。整體氛圍充滿瘋狂和快感,表達了被身心俘虜的痛苦和快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互動過程中遭受身體和精神的欺凌,逐漸被對方所控制的情況。文章描述了被掐、受氣等情境,充滿嬌弱和羞恥的描述。敘述者雖嘗試反抗,但最終還是被對方所擺佈,無法控制。整體氛圍充滿瘋狂和快感,表達了被身心俘虜的痛苦和快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驚恐卻真實的話題,當我在幫助一些外遇或出軌的案例時,我發現在協助當事人離開這些不健康的關係時,那些已經在婚姻或交往關係中,卻又出軌交往的人,經常在當事人和他們提分手時,搖身一變成為恐怖情人,或者死纏爛打,明明知道這段關係不恰當,卻無法斷捨離。
Thumbnail
這是一個驚恐卻真實的話題,當我在幫助一些外遇或出軌的案例時,我發現在協助當事人離開這些不健康的關係時,那些已經在婚姻或交往關係中,卻又出軌交往的人,經常在當事人和他們提分手時,搖身一變成為恐怖情人,或者死纏爛打,明明知道這段關係不恰當,卻無法斷捨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