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假裝沒事:高敏感者在原生家庭中建立界線的自我療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一直以為,家應該是一個讓人鬆一口氣的地方。


可我發現,自己最放鬆的時刻,從來不是因為在家,而是獨處。


其實,我們心裡那些說不出的不適,往往來自長期住在「家」這個地方所累積的傷害。


尤其對於高敏感的人來說,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像利刃劃過心。


家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需要時刻提防的空間。


不是因為裡面有敵人,而是因為那裡藏著太多語氣、表情、氣氛,讓我變得不像自己。 我必須小心說話,小心不踩到媽媽的情緒地雷,小心不要太快樂,也不能太悲傷。 就像踩在一片薄冰上,一不小心,就會裂開。


小時候的我對這一切無能為力。


而現在的我,又即將回到這個空間,面對那些尚未完成的功課。 所以,我決定默默練習一件事——讓自己不再假裝沒事。


我開始允許自己在房間裡安靜地哭泣,


在日記裡寫下那些對媽媽說不出口的話, 在每一次壓抑之後輕輕說一句:「我知道你很委屈。」


不是為了對抗誰,也不是為了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轉變,


只是想對自己說:你可以不用再這麼努力扮演那個乖小孩了。


我開始重新定義「家」。


它不再只是戶籍上的地址,不是那張沙發,不是那間廚房, 不是媽媽的音量,也不是爸爸的沉默。 家,是——有沒有一個空間,能讓我做回我自己。


這一次重新回到家,我一點一滴,為自己蓋出真正的「家」。


不是一棟房子,而是一個讓我能安心存在的空間。


我為房間漆上了喜歡的顏色,換上柔軟的床單,點上熟悉的香味,


讓貓咪蜷在我身旁。那不代表整個家,但那是我暫時可以呼吸的「避風角」。 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小角落。


從現在開始,我會接住我自己。

我允許自己躲進房間,關上門,隔絕那些刺耳的語氣與責備的眼神。


不再強迫自己微笑,也不再逼自己忍住眼淚。


我不需要再當一個完美的女兒,不需要再證明什麼。


我只需要,好好保護那個小小的自己。


我曾經以為,只要乖巧順從,就能換來安全,


但我沒發現,那個沒有界線的我,早就快要窒息。


現在的我,已經足夠成熟,不再靠宣洩來釋放情緒,


而是試著用穩定的語氣,對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溫柔而堅定地說:「不。」


也許我無法改變他們的語言與觀念,


但我能改變自己——當我回到房間,我會提醒自己:關掉外界的聲音。


建立界線這件事,可能會迎來家人的指責,也可能會感到孤單,


但請記得對那個內心害怕的自己說一句話: 「沒關係,我會保護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啦啦小舖 ✦ Healing Sticky
2會員
45內容數
每天給自己一點溫柔 …
2025/07/23
一篇關於失去摯友的悼念文章,探討情緒壓抑、社會壓力與自我價值等議題。文章以溫柔的筆觸,表達對逝者的懷念與不捨,並鼓勵仍在掙扎的人們勇敢面對困境,活出真實自我。
Thumbnail
2025/07/23
一篇關於失去摯友的悼念文章,探討情緒壓抑、社會壓力與自我價值等議題。文章以溫柔的筆觸,表達對逝者的懷念與不捨,並鼓勵仍在掙扎的人們勇敢面對困境,活出真實自我。
Thumbnail
2025/07/22
許多人即使休息也感到焦慮不安,這源於神經系統長期處於過度警戒狀態。文章探討了「白熊效應」及社會文化對我們「不敢休息」的影響,並提供四個方法:語言重塑、行為練習、運動放鬆、信念轉化,幫助讀者重新定義休息,學習放鬆並照顧自己。
2025/07/22
許多人即使休息也感到焦慮不安,這源於神經系統長期處於過度警戒狀態。文章探討了「白熊效應」及社會文化對我們「不敢休息」的影響,並提供四個方法:語言重塑、行為練習、運動放鬆、信念轉化,幫助讀者重新定義休息,學習放鬆並照顧自己。
2025/07/15
人們在生活中遭遇無力感的常見原因,並從心理學角度(習得性無助)解釋其成因。文章提供了具體方法來修復這種無力感,例如區分可控與不可控事件、接受不確定性、以及一系列能量修復小練習,例如:減少社交、放慢生活節奏、遠離負能量的人和環境、停止反覆思考難題、以及靠近正面能量的事物。
2025/07/15
人們在生活中遭遇無力感的常見原因,並從心理學角度(習得性無助)解釋其成因。文章提供了具體方法來修復這種無力感,例如區分可控與不可控事件、接受不確定性、以及一系列能量修復小練習,例如:減少社交、放慢生活節奏、遠離負能量的人和環境、停止反覆思考難題、以及靠近正面能量的事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對孩子來說,大多期待自己能趕緊成年,離開原生家庭獨立生活,因為那是自己成長的證明,也是開始能掌控自己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等到出社會一段時間,也許碰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成立屬於自己的家庭,在雙方步入禮堂的那一刻,相信每一對新人都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未來會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Thumbnail
對孩子來說,大多期待自己能趕緊成年,離開原生家庭獨立生活,因為那是自己成長的證明,也是開始能掌控自己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等到出社會一段時間,也許碰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成立屬於自己的家庭,在雙方步入禮堂的那一刻,相信每一對新人都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未來會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你家也有一個躺平的孩子嗎? 你很愛你的孩子,卻總覺得跟無法走進他的心裡嗎? 你擔心你的孩子沒有辦法自立嗎? 你的孩子承受不了學業壓力,而拒學了嗎? 不用擔心,今天我來為你提供解方。
Thumbnail
你家也有一個躺平的孩子嗎? 你很愛你的孩子,卻總覺得跟無法走進他的心裡嗎? 你擔心你的孩子沒有辦法自立嗎? 你的孩子承受不了學業壓力,而拒學了嗎? 不用擔心,今天我來為你提供解方。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Thumbnail
祝福那些還躲在家庭角落的孩子,希望他們有天能夠真正撫平內心的傷痛,品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 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是覺醒的第一步,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祝福那些還躲在家庭角落的孩子,希望他們有天能夠真正撫平內心的傷痛,品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 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是覺醒的第一步,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