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叛逆,潛意識是在保護主控權
前陣子看到一支影片,裡面提到:人類是一種高智慧的動物,而這份智慧從小就開始表現出來,最早的反應是「叛逆」—不想照著大人的想法,想堅持自己的方式。
比如父母會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但你會發現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想對抗「我沒得選」的感覺,於是產生逆著走的行為,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小孩真難帶,因為大人的世界,已經有很事情要處理了,現在連一個小屁孩都有那麼多想法,感覺每件事情都不在掌控中,這也是一種主控權的挑戰,所以從這種現況就隱約透露,人類從小就有「我想為自己做主!」的淺意識需求,這也是一種本能的主控感需求,大人需要,小孩也是,因為有「選擇」的主控感可以提升自我價值。舞動的片刻,讓我重新體會「選擇」的本質
在一堂身體探索的某個片段,整個教室場域,每個人可以選擇何時進場、怎麼動,是否要跟別人起舞,還是要模仿他人,甚至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站在旁邊看,沒有對錯,想怎麼進場與退場,只要你清楚每個動作的選擇,就是最重要的重點,在這個片刻,以這個視角我更簡單易懂的去體會什麼是「選擇」,以及選擇後所帶來的自由與喜悅。
那一刻我發現:「哦,原來真正的選擇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正在選擇!」
光是這個覺察,就已經很有價值了。
人生每一個選擇moment,都是人生中的一顆珍珠
我常常用「珍珠項鍊」來形容人生的旅程。每一個你做過的選擇,都像一顆珍珠,不管它是亮的、暗的、什麼顏色的,還是有點裂痕的,它都構成了你的生命故事。
有些時候我們以為選錯或走錯的路,回頭看,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我是這麼覺得啦!而且在那段路上學到的、感受的、經歷的,反而變成我的肥料、資源與往前走的力量,所以現在想想真的都帶給自己很多看見和學習,。
這串人生項鍊不需要每一顆都漂亮,只要每一顆都是自己親手串的,就已經很有力量,而且獨一無二。
成為自由接案兩年多的旅程:我的看見!
這幾年,離開職場,開始接案、當教練、授課、自己在社群搞內容,著實讓我快速擴展自己的能力。
從隨波逐流的痛苦中看見自己,從不斷嘗試中體驗挫折,從挫折中調整心態與步伐,但也從過程中往前推進了,當初的我不是為了要證明或創造什麼偉大的成就,只是想試試自己能不能創造一種比較自由的工作方式。
是有一些成果的,卻也有更多的挑戰與痛苦,當初以為只要會教課、有經驗、有很多的認證這樣就夠了,哈哈!這就是我的個性,一切都想得很天真,於是我就選擇離職了,後來才發現,像我這樣的人多的是,那要如何讓別人認識我呢?
不懂行銷,再好的商品也賣不出去,所以要當自由業者,就要會經營、要曝光、要談合作、要能開發,要撐住低潮的情緒和帳戶餘額……這些全都是不在我預期裡的課題,但也都是我的學習。
失落的聲音,是我熟悉的惡魔
說真的,大概有出現3次時間是極度沮喪的,有點不想講,但也想誠實地說:那個失落,不是因為事情真的一塌糊塗,而是沒有達到我「自己以為應該達到」的樣子。
人會失落,常常就是來自「預期的落差」。而當這個落差出現時,那個熟悉的內在惡魔就跑出來了:
「你還不夠好?」
「你還做不到?」
「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條路?」
我是一個教練,也學了很多心理學的知識,但我還是會被這些聲音攻擊,因為我也是人,但我不一樣的是,更快的辨認出這些聲音:「這不是事實,我已經往前走了,在路上,只是還沒到達目的。」
於是,我回頭看我的起點,再看現在的落點,這段路真的累積了很多經驗:學員的回饋、客戶的肯定、還有很多失敗換來的經驗,這些都是我的珍珠。
大腦很會欺騙自己,一直讓我們只看到不夠好的地方,這個時候,我的建議就是「安靜」,讓紛亂的思緒落下。
重新看見選擇
我們常以為在谷底是個問題,但真正要學習的是—在谷底時,還有沒有能力做出選擇!
現在的我,還在路上。
人生有時是上坡,有時滿是碎石與泥濘,也有時風景美得讓人想停下來多看幾眼,所以不是每一段路都平坦,也不是每一個轉彎都有答案,這些高低起伏,其實就是故事最動人的地方,正因為有起有落,有慢有快,生命才會有層次。
如同一個長期登山者!
我相信,所有人一開始登山都會喘、會累吧!也會有想放棄的念頭, 但慢慢地,只要堅持就能學會調整呼吸,觀察天氣、判斷路況,知道什麼時候該咬牙走,什麼時候該停下來喝口水、看看風景, 也因為這些經驗才能一點一滴地累積「選擇的力量」。
我不確定終點在哪,但我知道我會越來越懂自己,以及學習如何轉彎,懂得走自己的路。
寫給正在選擇的你
如果你現在剛好也站在某個選擇的岔路上,我想跟你說:
「 如果你已經有一個決定,想好最壞的結果,就勇敢地去做吧!」
「如果你還不確定也沒關係,等待更多資訊來確定也很重要!」
但就是不要讓恐懼蓋過了你內心的聲音。
而如果你覺得很亂、很多選項卡在一起,也歡迎找我做一對一的教練會談,我不會幫你做決定,但我會陪你一起把真正想走的路釐清出來。
每一個選擇,都會創造出一顆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