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選擇,都是我們人生故事中的一顆珍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孩子的叛逆,潛意識是在保護主控權

前陣子看到一支影片,裡面提到:人類是一種高智慧的動物,而這份智慧從小就開始表現出來,最早的反應是「叛逆」—不想照著大人的想法,想堅持自己的方式。

比如父母會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但你會發現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想對抗「我沒得選」的感覺,於是產生逆著走的行為,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小孩真難帶,因為大人的世界,已經有很事情要處理了,現在連一個小屁孩都有那麼多想法,感覺每件事情都不在掌控中,這也是一種主控權的挑戰,所以從這種現況就隱約透露,人類從小就有「我想為自己做主!」的淺意識需求,這也是一種本能的主控感需求,大人需要,小孩也是,因為有「選擇」的主控感可以提升自我價值。


舞動的片刻,讓我重新體會「選擇」的本質

在一堂身體探索的某個片段,整個教室場域,每個人可以選擇何時進場、怎麼動,是否要跟別人起舞,還是要模仿他人,甚至也可以什麼都不做,站在旁邊看,沒有對錯,想怎麼進場與退場,只要你清楚每個動作的選擇,就是最重要的重點,在這個片刻,以這個視角我更簡單易懂的去體會什麼是「選擇」,以及選擇後所帶來的自由與喜悅。

那一刻我發現:「哦,原來真正的選擇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正在選擇!」

光是這個覺察,就已經很有價值了。



人生每一個選擇moment,都是人生中的一顆珍珠

我常常用「珍珠項鍊」來形容人生的旅程。每一個你做過的選擇,都像一顆珍珠,不管它是亮的、暗的、什麼顏色的,還是有點裂痕的,它都構成了你的生命故事。

有些時候我們以為選錯或走錯的路,回頭看,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我是這麼覺得啦!而且在那段路上學到的、感受的、經歷的,反而變成我的肥料、資源與往前走的力量,所以現在想想真的都帶給自己很多看見和學習,。

這串人生項鍊不需要每一顆都漂亮,只要每一顆都是自己親手串的,就已經很有力量,而且獨一無二。


成為自由接案兩年多的旅程:我的看見!

這幾年,離開職場,開始接案、當教練、授課、自己在社群搞內容,著實讓我快速擴展自己的能力。

從隨波逐流的痛苦中看見自己,從不斷嘗試中體驗挫折,從挫折中調整心態與步伐,但也從過程中往前推進了,當初的我不是為了要證明或創造什麼偉大的成就,只是想試試自己能不能創造一種比較自由的工作方式。

是有一些成果的,卻也有更多的挑戰與痛苦,當初以為只要會教課、有經驗、有很多的認證這樣就夠了,哈哈!這就是我的個性,一切都想得很天真,於是我就選擇離職了,後來才發現,像我這樣的人多的是,那要如何讓別人認識我呢?

不懂行銷,再好的商品也賣不出去,所以要當自由業者,就要會經營、要曝光、要談合作、要能開發,要撐住低潮的情緒和帳戶餘額……這些全都是不在我預期裡的課題,但也都是我的學習。


失落的聲音,是我熟悉的惡魔

說真的,大概有出現3次時間是極度沮喪的,有點不想講,但也想誠實地說:那個失落,不是因為事情真的一塌糊塗,而是沒有達到我「自己以為應該達到」的樣子。

人會失落,常常就是來自「預期的落差」。而當這個落差出現時,那個熟悉的內在惡魔就跑出來了:

「你還不夠好?」

「你還做不到?」

「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這條路?」

我是一個教練,也學了很多心理學的知識,但我還是會被這些聲音攻擊,因為我也是人,但我不一樣的是,更快的辨認出這些聲音:「這不是事實,我已經往前走了,在路上,只是還沒到達目的。」

於是,我回頭看我的起點,再看現在的落點,這段路真的累積了很多經驗:學員的回饋、客戶的肯定、還有很多失敗換來的經驗,這些都是我的珍珠。

大腦很會欺騙自己,一直讓我們只看到不夠好的地方,這個時候,我的建議就是「安靜」,讓紛亂的思緒落下。


重新看見選擇

我們常以為在谷底是個問題,但真正要學習的是—在谷底時,還有沒有能力做出選擇!

現在的我,還在路上。

人生有時是上坡,有時滿是碎石與泥濘,也有時風景美得讓人想停下來多看幾眼,所以不是每一段路都平坦,也不是每一個轉彎都有答案,這些高低起伏,其實就是故事最動人的地方,正因為有起有落,有慢有快,生命才會有層次。

如同一個長期登山者!

我相信,所有人一開始登山都會喘、會累吧!也會有想放棄的念頭, 但慢慢地,只要堅持就能學會調整呼吸,觀察天氣、判斷路況,知道什麼時候該咬牙走,什麼時候該停下來喝口水、看看風景, 也因為這些經驗才能一點一滴地累積「選擇的力量」。


我不確定終點在哪,但我知道我會越來越懂自己,以及學習如何轉彎,懂得走自己的路。


寫給正在選擇的你

如果你現在剛好也站在某個選擇的岔路上,我想跟你說:

「 如果你已經有一個決定,想好最壞的結果,就勇敢地去做吧!」

「如果你還不確定也沒關係,等待更多資訊來確定也很重要!」

但就是不要讓恐懼蓋過了你內心的聲音。

而如果你覺得很亂、很多選項卡在一起,也歡迎找我做一對一的教練會談,我不會幫你做決定,但我會陪你一起把真正想走的路釐清出來。


每一個選擇,都會創造出一顆珍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覺察管他什麼學派-符愛鈴的沙龍
27會員
80內容數
人生高高低低的成長故事,如果你仔細地窺探,都逃不掉和個人的性格以及家庭成長背景相關聯,透過文字的書寫與紀錄,試著將混亂的劇情整理歸納,將過去該道別的捨去,如果你願意再細細向下探詢,還能覺察每個人生轉彎處的關鍵因素,每個小小的覺察讓我更靠近自己,理解自己,與接納自己,我稱呼它是一個充滿覺察的破蛋旅程!
2025/07/05
你在對話時,能暢所欲言、感到安全嗎?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職場會議、家庭晚餐,還是與朋友的閒聊,溝通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事,所以對話,是人與人之間不可避免的連結方式。 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有話想說,卻又在心裡反覆斟酌,深怕說出來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傷害關係,如果在職場上甚至會影響
Thumbnail
2025/07/05
你在對話時,能暢所欲言、感到安全嗎?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職場會議、家庭晚餐,還是與朋友的閒聊,溝通是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事,所以對話,是人與人之間不可避免的連結方式。 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有話想說,卻又在心裡反覆斟酌,深怕說出來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傷害關係,如果在職場上甚至會影響
Thumbnail
2025/06/13
圖:AI 最近整理了好多舊照片,所以就好好的整理了我的人生與職涯旅程,於是連接到多次跟客戶之間的對話。 尤其在陪伴一些年輕客戶談職涯時,我發現一件讓我很心疼的事!他們非常焦慮,焦慮做錯決定、害怕走錯一步就萬劫不復,彷彿人生只允許做一次正確的選擇,沒有回頭路。 這讓我回想自己的生命經
Thumbnail
2025/06/13
圖:AI 最近整理了好多舊照片,所以就好好的整理了我的人生與職涯旅程,於是連接到多次跟客戶之間的對話。 尤其在陪伴一些年輕客戶談職涯時,我發現一件讓我很心疼的事!他們非常焦慮,焦慮做錯決定、害怕走錯一步就萬劫不復,彷彿人生只允許做一次正確的選擇,沒有回頭路。 這讓我回想自己的生命經
Thumbnail
2025/06/03
文化深深形塑了我們的價值觀與相處模式,但我也發現,即使文化相同,我們每個人仍然不一樣。 最近,我看了一段異國情侶的影片,主題都是在分享文化差異下的生活趣事。 兩人因為「碗該什麼時候洗」「進去房子要不要脫鞋」這種生活小事產生拉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衝突,真的只是文化差異嗎?
Thumbnail
2025/06/03
文化深深形塑了我們的價值觀與相處模式,但我也發現,即使文化相同,我們每個人仍然不一樣。 最近,我看了一段異國情侶的影片,主題都是在分享文化差異下的生活趣事。 兩人因為「碗該什麼時候洗」「進去房子要不要脫鞋」這種生活小事產生拉扯,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習慣衝突,真的只是文化差異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寫東西的時候,我經常先觸碰一些游離的情緒,順利的話,順著某條情緒往裡面走,可以遇見別有生機的洞穴。 童年經驗必然影響了成年以後的行為模式,儘管有一些心理勵志的說法,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完全擺脫過去的習性和限制,開創全新的局面。 理論上可以,但童年經驗是初次認識世界最初的基石,之後的世
Thumbnail
□寫東西的時候,我經常先觸碰一些游離的情緒,順利的話,順著某條情緒往裡面走,可以遇見別有生機的洞穴。 童年經驗必然影響了成年以後的行為模式,儘管有一些心理勵志的說法,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完全擺脫過去的習性和限制,開創全新的局面。 理論上可以,但童年經驗是初次認識世界最初的基石,之後的世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取悅所有人,而在於忠於內心;不在於耀眼的成就,而在於每一天的充實與滿足。與其被動地接受強加的重擔,不如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也許艱難迷茫,但那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學會獨行,學會同行;學會堅持,也學會放棄。學會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處理與放下。
Thumbnail
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取悅所有人,而在於忠於內心;不在於耀眼的成就,而在於每一天的充實與滿足。與其被動地接受強加的重擔,不如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也許艱難迷茫,但那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學會獨行,學會同行;學會堅持,也學會放棄。學會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處理與放下。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願意生小孩的不願意教,生不出小孩的有些過得自在逍遙,有的則一直干涉別人孩子的決定,有的生小孩的年輕人,寵孩子,捨不得打罵... 當孩子的,就像上面的文章一樣,左右...為難。 看書看到這頁文,心中感觸極深,想...有一天要為這頁文寫寫... 我想...在家人眼中,被看見
Thumbnail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願意生小孩的不願意教,生不出小孩的有些過得自在逍遙,有的則一直干涉別人孩子的決定,有的生小孩的年輕人,寵孩子,捨不得打罵... 當孩子的,就像上面的文章一樣,左右...為難。 看書看到這頁文,心中感觸極深,想...有一天要為這頁文寫寫... 我想...在家人眼中,被看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