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讀後心得:除了感受,我們怎麼看懂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思辨:從問對問題開始》是一本關於批判性思考的入門書。

作者並不是要教我們變得更會辯論,而是透過一套清楚的結構,幫助我們拆解思路、釐清想法,學會從「理由、論點、證據」等要素中,看出一個觀點是否合理、可信。

它提醒我們,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只是習慣性地相信那些「感覺對」的觀點。

而真正的思辨,不只是為了說服別人,而是練習釐清: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想法合理嗎?還有其他可能嗎?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我怎麼把書中的思辨工具,用在「自我覺察」這件事上。


從困惑到開竅:原來思辨可以這樣學

一開始讀《思辨》,我其實看得有點痛苦。

書裡滿是邏輯術語:議題、理由、結論、論點⋯⋯

每個字眼看似熟悉,卻又陌生得讓人難以下筆。筆記寫了好多頁,仍記不得每個詞的精準意義。

我曾一度把它擱下,直到有天靈光一閃:

如果我把這些「思辨架構」應用在日常思考中,會是什麼樣子?

那一刻,我不再只是「試著讀懂一本書」,而是開始練習——

用思辨,去覺察自己真正的想法。


嘗試練習:從一個重要問題開始

我從自己最熟悉、也最常書寫的主題開始:「自我覺察」。

「為什麼我認為自我覺察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接著照著書裡的提問方式,一層層往下拆解:

▸ 我的理由是什麼?

▸ 背後支撐這個理由的,是哪些信念與價值觀?

▸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信念?它們從哪裡來?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幫助我開始釐清:

我平常說的「我覺得很重要」,究竟是出於感覺、還是有邏輯的支持?

那是一種從模糊到具象的轉變,也是與內在對話的新方式。


繼續深入:證據從哪來?盲點在哪裡?

我試著進一步推敲自己的想法:

▸ 我能不能提出支持這些理由的證據?

▸ 這些證據來自哪裡?是親身經驗?心理學書籍?研究文章?還是某位我信任的意見領袖?

▸ 又有哪些知識,是我還不熟悉,但若能理解,會讓論點更紮實?


整個思考過程雖然還很粗糙,卻讓我發現:

原來「思辨」不是要變得高深,而是要保持好奇的問:我怎麼知道我相信的是真的?

我開始體會到,這種邏輯的拆解,不只是頭腦的練習,更是幫助我整理思路的工具。


思辨,也存在日常溝通裡

很多人以為「思辨」只屬於辯論場、研究報告或哲學課堂。

但其實,它最適合練習的地方,是我們的日常對話。


比如,當伴侶說:「你都不在乎我。」

我們很容易直接反駁或道歉。但若能暫停一下,思辨教我們這樣看:

▸ 對方說的,是基於什麼結論?

▸ 他/她的理由是什麼?

▸ 這個理由背後,是什麼沒被說出口的期待?


這不只是拆句子的技術,而是一種理解的態度。

當我們願意釐清這些邏輯脈絡,也許更能看見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減少許多誤解與對立。


思辨的目的,不是要贏,而是更懂彼此

《思辨》讓我明白,思考的終點,不是說服他人,而是更靠近真實。

它讓我們的觀點不再只是「我覺得⋯⋯」,而能進一步問:「我為什麼這麼覺得?這樣的想法合理嗎?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書中也提醒:

即使是看似客觀的數據或證據,也可能因我們的立場與情緒,而產生不同的解讀。

因此在思辨的過程中,更需要保持開放態度,願意聽見不同聲音,甚至深入了解與自己相左的立場。

不是為了反駁,而是為了看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入。


結語:讓思考成為一種溫柔的力量

《思辨》這本書最終教會我的,不是怎麼成為一個論點犀利的人,

而是怎麼在一片混亂中,找到能夠靠近真實的路徑。


它讓我知道:

思辨,是一種覺察——幫助我們問出更好的問題,也活出更貼近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也曾在關係裡、在決定中、在情緒起伏時感到迷惘,

也許可以試著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

「我為什麼會這樣想?我相信的,是什麼?」

答案不需要立刻出現,重要的是——你願意開始這樣問。

那就是思辨最溫柔的力量。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 Sun☀️晴感談心室,讓我們一起在愛裡覺察,在生活中找回內在的光。

P.S. 晴感談心室的Facebook粉專上線了,邀請你一起練習每日一點點的覺察寫作,讓內在探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晴感談心室
60會員
67內容數
自我成長|生活覺察|伴侶關係
Sun☀晴感談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7/09
有時候,我們明明努力了,生活卻依然卡住;明明學了許多方法,情緒卻仍反覆來襲。 《臣服之享》讓我重新理解——真正的療癒,不是再多做點什麼,而是願意放下對抗,靜靜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如果你也曾在情緒裡迷路,希望這篇讀後心得,能陪你一起走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7/09
有時候,我們明明努力了,生活卻依然卡住;明明學了許多方法,情緒卻仍反覆來襲。 《臣服之享》讓我重新理解——真正的療癒,不是再多做點什麼,而是願意放下對抗,靜靜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如果你也曾在情緒裡迷路,希望這篇讀後心得,能陪你一起走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6/25
平時被我們忽略的情緒,背後藏著更深的渴望與訊息。 這篇《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讀後心得,帶你認識冰山理論,學會覺察情緒、釐清渴望,走出關係與溝通的盲點,活出更一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6/25
平時被我們忽略的情緒,背後藏著更深的渴望與訊息。 這篇《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讀後心得,帶你認識冰山理論,學會覺察情緒、釐清渴望,走出關係與溝通的盲點,活出更一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6/11
你以為的「愛」,真的是愛嗎? 我們總在關係裡奮不顧身,卻很少停下來問: 那些渴望、執著與付出,真的是出於愛,還是來自恐懼與匱乏? 這篇心得來自佛洛姆《愛的藝術》, 一本教我重新認識愛,也重新看見自己的書。
Thumbnail
2025/06/11
你以為的「愛」,真的是愛嗎? 我們總在關係裡奮不顧身,卻很少停下來問: 那些渴望、執著與付出,真的是出於愛,還是來自恐懼與匱乏? 這篇心得來自佛洛姆《愛的藝術》, 一本教我重新認識愛,也重新看見自己的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如何透過真正看見他人,透視自己,締造深刻人際關係, 提供了關於如何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方式,並針對社群媒體和人際關係的幻覺提出了觀點。作者關注於被看見、賞識及陪伴的力量,並強調照亮者和削弱者之間的對比。此外,文中也提到了透過對話技巧以及提出好問題來促進雙向交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以為,問題的背後都有正確答案?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解局思考:如何突破無解的死局,找到自己的活路?在翻開本書你能看到的是「思考的能力」是一項技能也是一項技術,因為「思考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所培養的個人特質,但其實現況是,我們會因為教育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以為,問題的背後都有正確答案?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解局思考:如何突破無解的死局,找到自己的活路?在翻開本書你能看到的是「思考的能力」是一項技能也是一項技術,因為「思考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所培養的個人特質,但其實現況是,我們會因為教育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瞭解解決問題的前提,避免篡改事實認知,並減少個人偏見。本文介紹提升洞察力與思維靈活性的方法,以及突破思維的發想,包括自我決定論對人類需求的定義、過度自信的形塑認知偏差、情感與信仰對人的影響力等。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讀書過程中的覺醒,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和執迷不悟。同時也提到了對身邊人的感悟和反省,表達了對讀書所帶來的改變的感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讀書過程中的覺醒,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和執迷不悟。同時也提到了對身邊人的感悟和反省,表達了對讀書所帶來的改變的感慨。
Thumbnail
本書從談論為什麼人會思考、何謂思考所歷程及包含的要素、進而談論如何訓練思考能力。我們常說要訓練思考能力,但若不訓練,難道人就不會思考嗎?又,不會思考指得是什麼呢?是不懂、不理解、不會舉一反三、不會考試、不會解決問題、不知道問題、還是腦死呢?又為何要訓練思考呢?思考若是人的天性,不訓練難道就不
Thumbnail
本書從談論為什麼人會思考、何謂思考所歷程及包含的要素、進而談論如何訓練思考能力。我們常說要訓練思考能力,但若不訓練,難道人就不會思考嗎?又,不會思考指得是什麼呢?是不懂、不理解、不會舉一反三、不會考試、不會解決問題、不知道問題、還是腦死呢?又為何要訓練思考呢?思考若是人的天性,不訓練難道就不
Thumbnail
探討瞭如何從淺意識中發現問題,以及對「孝順」觀唸的再詮釋,提出愛是相互的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回家過年的焦慮感和內心反思的心得。
Thumbnail
探討瞭如何從淺意識中發現問題,以及對「孝順」觀唸的再詮釋,提出愛是相互的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回家過年的焦慮感和內心反思的心得。
Thumbnail
重新思考,那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
Thumbnail
重新思考,那些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