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非暴力溝通」了!真正的溝通,是從「設立自我界線」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們好好說話不行嗎?」

家庭關係非暴力溝通不一定有效,設立自我界線才是第一步!
很多人都誤以為,人際關係,只要用非暴力溝通、我訊息來「好好溝通」
就能減少衝突,消彌火藥味,甚至改善關係

實際上是也不是,因為能用溫和且我立場的語氣,溝通的前提是:

  1. 你對自己的情緒、需求有足夠的覺察
  2. 你清楚本次溝通你的目標
  3. 你不會輕易被家人/他人的情緒帶著跑

這其中包含的能力是
自我覺察 + 清楚知道自己溝通目標 的能力
而當你缺乏這兩個能力,就急著向對方溝通,大聲呼求希望家人聽懂,往往只會感到更加的挫敗,對任何溝通技巧失望 ..... 

這篇文章將會跟你分享 " 非暴力溝通前,你需要知道的三大真相 "

一、情緒化溝通的背後,其實是情緒超載

要知道家庭關係是從我們一出生就有的長期關係,這其中的愛恨糾葛數不勝數,在 EFT(情緒取向治療)的觀點裡,那些我們與家人之間反覆的爭執與傷痛,往往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因為底層長年累積的渴望、誤解與情緒失調。也就是說 你現在的生氣、過激的情緒反應,不僅是當下的客觀事件所造成的,而是很多生氣、很多的失望所累加的。

你一定有過,想和父母溝通 A 結果吵著吵著吵到 B 的經驗
你也一定有過,明明知道和父母大小聲互丟炸彈、或躲到房間冷處理不好
但情緒一上來,就完全控制不住,理性和感性分家的經驗

這些「明知不可為(做了會破壞關係、溝通破局),而為之」的經歷
都是因為我們累加的情緒已經滿到不能在滿,超過了情緒容納之窗的程度

導致我們「認知、和行為」能力暫時失調
最終被情緒牽著跑,進入戰、逃、僵等「防衛反應」

二、什麼是「情緒容納之窗」(Window of Tolerance)?

這個概念由臨床心理學家 Dan Siegel 提出,指的是每個人對情緒與壓力的承受範圍。
可以想像成我們身體有一個承裝情緒壓力的的容器,

當情緒壓力都還在這個「容器」內以前,我們可以:
保持清楚思考、與他人連結、表達需要與情緒、保持身心穩定 ( 認知及執行功能正常)
但一旦超出這個範圍,人就會進入自動化的應激 / 防衛反應 (行為反應開始不受控):

raw-image

以「媽媽碎碎念」為例,同樣促發的刺激事件,如陌生人對我們碎碎念,
我們可以理性的區隔,哪些是他的問題,哪些是我們可能的問題
選擇接收對我們有用的資訊,並維持情緒的平和。但對媽媽的碎碎念,我們卻特別容易感到煩躁,甚至一被唸就開始進入「反擊媽媽」或「麻木抽離」的狀態

這是因為長期以來的家庭關係裡,你已經積累了許多的怒氣、對父母的失望、甚至夾雜著對自己的失望等等,因此每次媽媽的碎碎唸,所激發的情緒壓力,
已經遠超過你的「情緒容納之窗」,讓你一聽到碎碎念就陷入應激反應

在認知與執行功能雙雙失調下,我們很難
維持「溫和且理性的我訊息」、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技巧」
更多時候我們已經陷入「戰鬥、逃跑或者是麻木僵住」的防衛反應中

在這樣的反應下,根本無法「溝通」,因為你已經深陷情緒,關閉了耳朵和好好說話的嘴巴。也因此,只學會非暴力溝通的表面技巧,根本就是「無效」的。

在你還沒有整理好自己的狀態,沒有認識到潛藏在情緒底下你真正的渴求之前
你都只是在「披著非暴力溝通的殼,假裝非暴力溝通」

三、溝通之前,先學會辨認渴望,並設立自我界線

要知道每次的情緒爆炸,背後都潛藏著一個壓抑卻真實的渴望,沒有被看見。我們的強烈反應往往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渴望未被回應所引起的情緒痛點。然而我們在家庭關係中,很容易誤把「情緒的表層反應」當成真相,卻忽略了底下真正需要被看見的心聲。

這也是為什麼,溝通之前,我們必須學會「辨認渴望」與「劃清界線」

🔍 辨認渴望:用覺察替代控訴

情緒的出現從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為何生氣、難過、或想逃避。你是否曾經在跟父母吵架後,反問自己:「為什麼我那麼容易就爆炸了?」 這時,不妨暫停追究誰對誰錯,反而回到自己身上,問問自己:

  • 這個反應背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我想被看見的情緒是什麼?
  • 我是否在等待某種「被理解」的可能?

☞ 示例轉譯練習:

「你從來都不聽我講話!」(控訴)
→ 其實可能是: 「我一直在等你停下來看看我真正的感受。」(渴望)

這樣的轉譯,不是為了壓抑情緒,而是透過內在的剝洋蔥式提問,把每一層表象情緒剝開,直視那個更深、更脆弱、更真實的自己。

🛑 設立界線:讓溝通不是再次受傷

辨認完渴望之後,第二步是「設立界線」

很多人聽到「界線」會以為是「拒絕對方」、「不再互動」;但在心理學上,界線其實是一種讓愛可以更安全流動的空間感。它代表我們願意誠實地看見:

哪些話題、語氣、行為,會讓我感到不舒服、甚至再度受傷?

例如:

  • 「當你用嘲諷的語氣講話時,我很難聽進去,我需要你用比較平穩的語氣,這樣我才能留下來繼續談。」
  • 「我理解你擔心我的工作選擇,但我希望我們可以分開討論『關心』和『批評』,我比較能聽得進來。」
  • 「我理解你擔心我的選擇,但我需要你先當我的聽眾,而不是馬上跳進評價裡。」

這些界線不是「硬碰硬」的對立,而是讓彼此知道,
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安全地靠近與對話

非暴力溝通的前提不是「馬上說出好話」,
而是在情緒激動之前,先找到自己真正的渴望,並有勇氣告訴對方你想被怎麼對待

---------------------------------------------------------------------------------------------------

學會設立界線,不是為了拒絕關係,而是為了讓你在關係裡,依然可以是自己。這樣的你,不再需要情緒爆炸去換來被聽見的機會;而是能用平靜、堅定、溫柔又有力量的語言,開啟真正靠近的對話。

如果你也渴望這樣的溝通方式——
如果你也在家庭裡,曾經一次次被誤解、一次次被話語淹沒——

👉 我們誠摯邀請你來參加這場為「說不出口的人」而設計的工作坊:

【讓衝突,成為更靠近的機會】

💬 每次談到生涯就吵架:家庭關係 X 生涯溝通工作坊

時間|114年8月2日(六)14:00–17:30
地點|社會創新中心 107 教室
費用|學習家校友 150 元 / 非學習家校友 300 元
適合對象|

  • 和爸媽談到生涯就會起衝突
  • 想要學會更成熟、不傷人的溝通方式
  • 想整理與父母的關係界線與支持感

這堂課將帶你認識:

  • 家庭溝通常見的「情感互動模式」
  • 如何辨識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 情緒容納之窗與非暴力對話的實用練習

🔗 點我了解課程詳情與報名連結

若你在家庭關係中總覺得卡住,說什麼都不對
不如給自己一個機會,透過心理學的角度重新理解自己與父母的溝通模式

有些關係,不是解不開,只是你還沒學會那把溫柔又有力的鑰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曦的沙龍
20會員
21內容數
曉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9
每一次情緒升起的時刻,往往都伴隨著一段未竟的需求、一段來不及表達的渴望。我們的語氣或許尖銳、態度或許冷淡,但內心真正想說的,常是:「你有聽見我嗎?你有在乎我嗎?」或許比起解決衝突,真正值得被看見的是那些在關係裡,沒被滿足的需求。本文透過「澄心聚焦」六步驟,陪你覺察感受,與內在連結,並促進真實的溝通。
Thumbnail
2025/06/19
每一次情緒升起的時刻,往往都伴隨著一段未竟的需求、一段來不及表達的渴望。我們的語氣或許尖銳、態度或許冷淡,但內心真正想說的,常是:「你有聽見我嗎?你有在乎我嗎?」或許比起解決衝突,真正值得被看見的是那些在關係裡,沒被滿足的需求。本文透過「澄心聚焦」六步驟,陪你覺察感受,與內在連結,並促進真實的溝通。
Thumbnail
2025/05/08
當我們談到親密關係中的付出與平衡時,許多人直覺地想到「AA制」: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公平合理、避免吃虧。這種等價交換的模式確實能帶來一種可計算的穩定感,但它真的能讓關係長久嗎?從關係心理學與情感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來看,我們會發現:真正支持關係穩定與親密的,是彼此 ...
Thumbnail
2025/05/08
當我們談到親密關係中的付出與平衡時,許多人直覺地想到「AA制」: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公平合理、避免吃虧。這種等價交換的模式確實能帶來一種可計算的穩定感,但它真的能讓關係長久嗎?從關係心理學與情感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來看,我們會發現:真正支持關係穩定與親密的,是彼此 ...
Thumbnail
2025/05/08
在關係中,我們都會吵架,但真正拉近彼此距離的,不是避開衝突,而是學會在衝突中保持連結。EFT發現,情侶最需要的,不是「誰對誰錯的答案」,而是「這個關鍵」!本文透過三個關鍵對話練習,幫助伴侶從情緒混亂中看見彼此渴望,走向更深親密!
Thumbnail
2025/05/08
在關係中,我們都會吵架,但真正拉近彼此距離的,不是避開衝突,而是學會在衝突中保持連結。EFT發現,情侶最需要的,不是「誰對誰錯的答案」,而是「這個關鍵」!本文透過三個關鍵對話練習,幫助伴侶從情緒混亂中看見彼此渴望,走向更深親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瞭解在關係中如何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維護關係的重要性。透過認識自己的感受並主動表達,能夠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瞭解在關係中如何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維護關係的重要性。透過認識自己的感受並主動表達,能夠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互相瞭解需求是建構互相關係的基礎,學會換句話好好說能有效化解歧異,溫和溝通的技巧對於人際交流至關重要。
Thumbnail
互相瞭解需求是建構互相關係的基礎,學會換句話好好說能有效化解歧異,溫和溝通的技巧對於人際交流至關重要。
Thumbnail
情感交流中,互相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高情商在於平和溝通,取得自我與對方的平衡。非以強烈情緒表達自己的立場,而是通過溝通和情緒表達,達到目標。積極的互動能夠創建穩固的關係基礎,並改善婚姻關係。互相影響的方式可以是簡單的小動作,也可以透過微妙的表情產生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情感交流中,互相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高情商在於平和溝通,取得自我與對方的平衡。非以強烈情緒表達自己的立場,而是通過溝通和情緒表達,達到目標。積極的互動能夠創建穩固的關係基礎,並改善婚姻關係。互相影響的方式可以是簡單的小動作,也可以透過微妙的表情產生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本文探討溝通交流中的情緒衝突以及化解方式,針對四個關鍵要素(覺察、感受、開放、彈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並提供了實際的溝通技巧和建議。
Thumbnail
本文探討溝通交流中的情緒衝突以及化解方式,針對四個關鍵要素(覺察、感受、開放、彈性)進行了具體分析,並提供了實際的溝通技巧和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