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藥廠是如何為創新藥資產打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Biotech founders常在心裡默念:「只要把資料包發給某家跨國藥廠(MNC),說不定隔週就能簽下一紙十億美元的里程碑。」

現實卻往往是──郵件石沉大海。並不是你的項目沒有價值,而是買家在幕後運轉了一套標準化、層層遞進的「雷達—過濾—打分」系統,而你並不知道自己在哪一關被刷掉。

以下內容整理自一位 MNC 內部 BD 專家在培訓班上的實戰分享,筆者按自身經驗補充,力求讓中小 Biotech 看清買方的思路並調整 pitching 策略。


一、六步走的內部決策鏈

  1. Radar 收集 – 只要你的適應症或技術吻合公司長期戰略,BP(business plan)就會被收入資料庫。
  2. 初篩 (Fit Check) – 快速淘汰「市場容量太小」「與管線重疊」「臨床區域不符」等明顯不匹配項。
  3. 二篩 (Strategic Fit) – 基於當前缺口與中期上市節奏再收窄。例:Boehringer Ingelheim 正在補眼科給藥技術,就與 Re-Vana 簽下長效植入體合作;反之,一款只在中國啟動 I 期的 anti-Sema3A mAb 對 BI 不具吸引力,因公司已有更快的 BI-764524。
  4. 初步評估 (Quick-Look Diligence) – 兩條平行線:
    • Business factors:可定位患者數、競品格局、成本結構、可及性風險等。
    • Scientific factors:靶點驗證強度、PoC 數據質量、臨床試驗設計、CMC 成熟度、伴隨診斷可行性。 → 兩張打分卡均達到「黃線」以上,BD 才能向 Global 帶項目進會。
  5. Decision Board – 由研發、商業、MA、法務、財務等多部門投票。通過者進入深入盡調名單;未通過者歸檔至「watch list」。
  6. Term Sheet – 同意啟動法律 / IP / 財務盡調並準備預算,進入 6–18 個月的談判期。

二、打分卡背後的思維

1. Business-side:可定位患者 ≠ 患病率

買方會用流行病模型+患者漏斗模型,扣掉無診斷、無治療、經濟拒付、醫保排除等層層流失,得到「可及患者 (addressable Rx patients)」。若你的 BP 只是簡單把疾病患病率乘以用藥滲透率,就會被質疑「市場假設過於樂觀」。

2. Science-side:Phase II 數據能否外推到全球 Phase III?

• 多中心 / 多人種設計可顯著加分。 • 與頂尖 CRO、KOL PI 的合作能降低「數據偏差」風險。 • 有預先定義的 SoC 對照、劑量探索、伴生生物標誌物,說明你對失敗場景做過沙盤推演。

3. 「補短板」≠ 「疊羅漢」

MNC 更希望新項目能與現有組合形成協同或差異化,而不是在擁擠的同質化靶點上再疊一層。了解對方的 pipeline gap,比單純強調自己「first-in-class」更易引發興趣。

三、實戰建議:讓買家更快打高分

  1. 用對方的語言重寫 BP
    Business / Scientific 兩張打分卡逐項對標:
    • 市場模型給出完整推導公式,而非單行數字。
    • 明示臨床方案如何支持全球註冊,如何降低人種差異。
    • 指出與 MNC 內部管線的協同——是補技術缺口?還是擴適應症板塊?
  2. 一次只推「最有緣分」的 1–2 條線
    不要同一封郵件裡塞五六個專案,顯得「賣藥心切」。
  3. 提前做好紅旗梳理 (red-flags list)
    法務、IP、FTO、早期安全性信號……主動揭示並給出緩解方案,比讓對方在盡調中「踩雷」更容易建立信任。
  4. 時間線管理
    從首次接觸到 TS 平均 6–18 個月,適時補量產能、毒代、穩定性等關鍵里程碑數據,保持節奏感。

結尾

一次成功的跨國 BD,本質是「資產匹配 + 需求匹配 + 風險匹配」的結果。

瞭解買家評分尺規,等於拿到了投標文件;把項目先放到對方的打分卡上試算,確定能過線,再遞 BP,也許就能少走不少彎路。祝各位 BD 同仁早日簽下自己的里程碑大單,讓好技術走向全球患者!

參考資料:

  1. 公開資料&各公司官網
  2. 心得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藥時事 Drugnews
101會員
76內容數
歡迎加入 100+ 醫藥菁英圈 在這邊我們分享最深度的醫藥行業 投資分析 以及我們對未來醫藥行業的看法
藥時事 Drugnews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Osimertinib,儘管面臨激烈的標靶藥物競爭,仍於2025年第一季創下16.79億美元的銷售額。然而,抗藥性、雙抗組合和新機制的出現,迫使AstraZeneca持續研發。本文探討Osimertinib如何透過聯合療法及新輔助療法(NeoADAURA)擴大應用
Thumbnail
2025/08/01
Osimertinib,儘管面臨激烈的標靶藥物競爭,仍於2025年第一季創下16.79億美元的銷售額。然而,抗藥性、雙抗組合和新機制的出現,迫使AstraZeneca持續研發。本文探討Osimertinib如何透過聯合療法及新輔助療法(NeoADAURA)擴大應用
Thumbnail
2025/07/31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 Novo Nordisk 原本正享受極晝般的光環,卻在 2025 年 7 月 30 日突然墜入「至暗時刻」。 當天公司罕見地主動發布業績預警:將全年營收增幅指引從 13–21 % 大幅下修至 8–14 %,營業利潤增長預期亦同步砍掉接近一半。
Thumbnail
2025/07/31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 Novo Nordisk 原本正享受極晝般的光環,卻在 2025 年 7 月 30 日突然墜入「至暗時刻」。 當天公司罕見地主動發布業績預警:將全年營收增幅指引從 13–21 % 大幅下修至 8–14 %,營業利潤增長預期亦同步砍掉接近一半。
Thumbnail
2025/07/31
阿斯特捷利康 2025 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亮眼:產品銷售 US$ 27 9.63 億,按當期匯率合計營收 US$ 28 0.45 億( +11 %)。研發投入升至 US$ 67.07 億,同比增 16 %,顯示公司仍將「靶點深耕+商業放量」作為雙輪。
Thumbnail
2025/07/31
阿斯特捷利康 2025 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亮眼:產品銷售 US$ 27 9.63 億,按當期匯率合計營收 US$ 28 0.45 億( +11 %)。研發投入升至 US$ 67.07 億,同比增 16 %,顯示公司仍將「靶點深耕+商業放量」作為雙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不要再隨便訂價了!透過「高端定價」讓產品散發出耀眼光芒,吸引高端客戶投資自己的價值。科學發現價格能影響人們對產品的感知價值,利用合適的高價位可以吸引更多理想客戶。
Thumbnail
不要再隨便訂價了!透過「高端定價」讓產品散發出耀眼光芒,吸引高端客戶投資自己的價值。科學發現價格能影響人們對產品的感知價值,利用合適的高價位可以吸引更多理想客戶。
Thumbnail
1.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開發 一開始不必追求完美的產品,應先打造最小可行的產品上市 制定合理的初始生產量,考慮成本、現金流和效期等因素 善用閒置資源,降低固定成本 2.持續收集用戶回饋並快速調整 透過展會、市集、線上問卷等管道收集用戶回饋 重視並快速回應用戶回饋
Thumbnail
1.最小可行性產品(MVP)開發 一開始不必追求完美的產品,應先打造最小可行的產品上市 制定合理的初始生產量,考慮成本、現金流和效期等因素 善用閒置資源,降低固定成本 2.持續收集用戶回饋並快速調整 透過展會、市集、線上問卷等管道收集用戶回饋 重視並快速回應用戶回饋
Thumbnail
好吧,廠長一句話,不管你Cpk如何,異常品就是不准流入生產線。請問當品保主管的你吵不贏人家,能否透過統計幫忙你解決問題呢?
Thumbnail
好吧,廠長一句話,不管你Cpk如何,異常品就是不准流入生產線。請問當品保主管的你吵不贏人家,能否透過統計幫忙你解決問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