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一堂線上課程,是張永錫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攻略:從初心者到將軍」,內容主要教授時間管理的相關技巧,對於一直覺得時間不夠用的我來說,絕對是必看的課程啊!
時光飛逝而過,眨眼間一天又要過去了,是我一直以來的感受。明明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做,但一下子就到了關燈睡覺的時間。閉上眼回想,其實我的時間大多數都拿來看劇、聊天、滑手機去了,有做很多事,只是沒有一樣是幫助自己成長的,混混噩噩中,當然覺得時間飛快。
這堂課程其實很短,大約半小時就上完了。以下摘要一下我的學習心得:FAST法則,用於定義什麼是「高效」。
- F代表「青蛙」,也就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而「蝌蚪」代表瑣碎的雜事。通常一天中能夠完成3~5隻青蛙及5~7隻蝌蚪,已經是高效的事了。
- A代表「行動」,把每天的瑣碎雜事(老師稱之為蝌蚪)善用手機APP加工成行動清單,一一地去完成他們,可以很好地改善拖延、分心、遺忘等狀況。
- S代表「切小」,課堂中利用九宮格聯想法,將大專案切小,並找到下一步的行動。
- T代表「時間」,課堂中使用番茄鐘工作法,平衡我們專注與休息的節奏。
F:青蛙與蝌蚪
我們知道了什麼是青蛙和蝌蚪後,要如何分類呢?
一般來說,做一件事如果會花上我們1.5~2.5小時
,那麼這就可以歸類為青蛙,也可以稱為大事情;而10分鐘內
可以完成的事情,就把他歸類為蝌蚪,稱為小事情。一天下來,如果能夠完成3~5件大事情及5~7件小事情,就很厲害了!
你可能會問,還有很多事啊,那怎麼辦?當你取捨完今日的大事和小事後,剩下的就不再是今日的重點,請先丟放生池,待明日再取。
A:行動清單
接下來細談行動清單。
很常時候我們會拖延、高估自己的做事效率,以及誤會自己時間很多,因此對於大事情提不起動力去做,對於小雜事又懶得去完成,導致蝌蚪漸漸長成青蛙,青蛙數量越來越多,待辦池塘(腦)面臨生態失衡的情況。越積越多,我們就可能會越變越懶惰、越來越焦慮,到最後什麼都完成不了,或者匆匆忙忙,產出令人失望的結果。
這個時候就是「行動清單」出場的時候了!
第一步:蒐集雜事
將所有該做但還沒完成的事情,統一蒐集在一個外部工具做管理,筆記本、手機app等工具都可以,總之就是不要記在頭腦裡。
第二步:維護行動清單(S+V+O+O)
使用「S+V+O+O
」公式把雜事化為行動清單。
- S是主詞,代表角色責任,表示「誰來做」;
- V是動詞,代表如何溝通,表示「怎麼做」;
- O是受詞,代表「關鍵人Key Man」;
- O再一個受詞,代表「時間Time」或「地點Place」。
舉例:我(S)傳訊息(V)給男朋友(O),請他到超市(O)買牛奶。
課程中介紹一款很厲害的手機app,他可以連動電腦版,經過測試後,他的功能對於我來說有點太多了,我只是要單純管理我的清單,那麼直接使用手機內建的「待辦清單」app即可,因此這邊就不額外介紹app了。
S:大切小,善用曼陀羅九宮格法
從行動清單了解大事小事的輕重緩急後,我們便可以善用曼陀羅九宮格法,把要達成大事情的步驟再往下切得更小更細。這個方法最有名的便是日本雙刀流棒球選手 - -大谷翔平最愛用的方法之一,他透過這個方法逐步地完成他所有階段的目標,真的非常厲害!
這個方法其實源自於東密空海法師,一般來說在九宮格的中間寫下最主要的目標,然後其他8格就是行動;接著這8格又延伸成為中心主題,然後再由額外8個行動圍繞,以此類推,就會形成很大的一張表。聽著簡單,寫起來難,但這堂課卻分三步驟將九宮格拆解說明,讓我對這個方法的使用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 九宮格的中心,是我們要達成的目標
- 中心發散出去的東南西北格,是我們初期的想法,稱為「初心」。
- 中心發散出去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格,是我們細節的下一步行動,稱為「細心」。
而針對每一個九宮格又可以拆分以下:
- 中間為我們的目標或專案名稱
- 東南西北格為人、事、時、地/物
- 東北、西北、西南格為針對這個目標或專案有更多的想法
- 東南格則為下一步行動
示意圖如下:(Canva製作)
這個方法真的是很多人推廣,但是我一直缺乏「看向未來」的這項能力,所以使用起來沒有很順手,但還是很喜歡九宮格的概念!
T:善用時間
老師推薦的是「番茄鐘工作法」,這個方法在上一堂超強執行力課程中也有推薦,可見是個值得嘗試的方法!
什麼是番茄鐘,這邊我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 👉日常緩筆記 EP.03 | 拖延重症患者必看!5個方法,讓我終於不再陷入「想做但不動」的循環
最近也刻意提醒自己要使用並習慣這個方式,還在適應中。
結尾
最後做個小總結:
- 先吃那隻青蛙🐸吧!有「效率」不是做完所有事,而是清楚知道今天該完成哪幾件事。
- 青蛙吃完、蝌蚪清空,剩下的留給明天吧。從混亂中理出頭緒,就是進步。
- 活用九宮格解剖青蛙,離目標與夢想越來越近。
- 多吃番茄,永保青春,護腦又顧眼,事情也清空。
💭 我的真心話
上完課便興致勃勃地在我的手機app建立好青蛙蝌蚪的清單,但下一步我就遇到困難了。
我的缺點之一就是「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好重要,選擇困難患者,然後做事情的速度又慢」,因此我的每一件待辦事項都已經長成青蛙了!優柔寡斷的情況下,我難以決定今天要先吃哪三隻。
而在工作上,則是隨時都有野生的青蛙會跳進來,直撲臉要我先吃的那種,所以也變得很難決定自己可以怎麼吃。
整體來說,比起抓青蛙蝌蚪,我比較能夠適應「超強執行力」那堂課所教的方法:「謹記『三件事法則』:輕鬆、進度、不得不」
。
🌿 從今天起,我想:
- 使用適合我的管理方式:
謹記『三件事法則』:輕鬆、進度、不得不」
- 先將九宮格練習運用在小專案上
- 繼續善用番茄鐘,切換節奏,顧腦也顧眼!(休息要徹底離開工作空間,遠離藍光物品)
✨ 那你呢?你今天的「青蛙🐸 」是什麼?或者你也有更適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呢?歡迎留言或私訊和我分享👇
謝謝你的閱讀❤️,願我的文字能帶給你一些溫暖!追蹤我,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也歡迎透過方案請我喝一杯咖啡~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來源!
- 我的IG:✿❀ 慢慢 |隨筆書寫。自律養成。專注生活 ❀✿
🔸 在日常中細細感受,慢慢紀錄。自律養成,慢慢成為自己嚮往的樣子。
🔸 慢慢輸出學習與閱讀的痕跡。專注生活,把專注放回自己身上。
🔸 在夢與影之間,寫下輕柔卻深刻的故事。
🔸 Slow Cozy Life,過上慢悠愜意的生活,當心累時,就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