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迴避型的身體語言:擁抱恐懼症候群|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迴避型人格 EP19

林思齊-avatar-img
發佈於極光🪢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凌星」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本篇續迴避型男友的15種逃避戰術等迴避型專文議合併閱讀。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訂閱收藏分享留言,都是對我最好的鼓勵,感激大家,我會繼續負重前行。


獻給所有曾經在親密後感到困惑的女孩

有些話,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說出口。

  • 為什麼明明愛他,身體卻會在最親密的時候退縮?
  • 為什麼明明享受,事後卻會感到空虛和焦慮?
  • 為什麼那些關於「好女生」的規則,會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跑出來?

這篇文章,是寫給那些在身體親密中感到矛盾的你。

也是寫給那個曾經能夠自然說「好」,卻在某個時刻開始學會防備的自己。

你沒有問題。你只是在學習,如何在這個對女性身體充滿矛盾訊息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


以下故事取材自讀者投稿

「你怎麼突然這麼冷淡?」

他問這句話的時候,她正背對著他穿內衣。三個月,上禮拜第一次做愛。照理說應該是關係更進一步,但她卻發現自己開始莫名其妙地閃他。

不是討厭。是⋯⋯怪怪的。

「沒有啊。」她套上T恤,轉身給他一個看起來還OK的笑容。

他伸手要抱她,她的身體自動往後退了一步。

就那麼一步。但他們都感覺到了。

「你明明就有。」他的聲音有點受傷,「從上禮拜開始,你就不太讓我碰你。是我做錯什麼嗎?」

她想說不是,但話卡在喉嚨裡。

明明她喜歡他。明明那天晚上他們都很爽。明明一切都很自然⋯⋯

但為什麼之後她會開始怕被碰?

為什麼他的每一次擁抱,都讓她覺得像是在被「討債」?

為什麼她會開始覺得,自己給得太快、太廉價了?


在我收到的讀者來信中,這樣的困惑出現得頻繁到讓我意外。

很多女生都提到了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在發生親密關係後,身體會出現這種矛盾的反應?

後來我才理解,有些害怕不是因為對方做錯了什麼。

而是因為,女性的身體記得一些連自己都忘記的事情。

當身體比腦袋更會保護自己

「我不是迴避型啊。」這個女生在來信中這樣寫道。

「至少在那些心理測驗上,我從來沒測出過迴避型。我會主動傳訊息給喜歡的人,會撒嬌,會在關係裡投入感情。」

「但為什麼在做愛這件事上,我卻像個超級迴避型?」

「為什麼明明心裡想要親近,身體卻本能地躲開?」

她在信中描述了那天晚上坐在浴缸裡的思考過程。

想起高中時期,班上那個「很開放」的女生,被同學在背後講得多難聽。想起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女生要懂得保護自己,太容易得到的,男生都不會珍惜。」想起大學室友分手後哭著說:「我就是太快給他了,所以他才覺得我很隨便⋯⋯」

她寫道:「原來,這些聲音一直都在。沒有消失,只是躲在更深的地方,專門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跑出來。」

社會教女生的身體潛規則

另一個讀者跟我分享了一個讓她傻眼的經歷。

她跟男友交往半年才上床,以為這樣「夠慢」了。結果某天男友喝醉說溜嘴:「還好你不是那種很隨便的女生,不然我也不會跟你在一起。」

她當場愣住。

「可是我們也才認識半年就⋯⋯這樣算隨便嗎?」

「那如果我們第一次約會就做了呢?」

「如果是我主動呢?」

「如果我很享受呢?」

每一個「如果」,都像是一條看不見的線。這些線畫在哪裡,沒有人明確跟女生們說過,但她們都知道它存在。

更機車的是,這些線還會亂跑。

什麼時候給是「太快」?什麼時候給是「太慢」?什麼樣算「主動」?什麼樣算「騷」?

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萬種踩雷的方式。

於是女性的身體學會了小心。甚至比腦袋更小心。


【以下內容需付費解鎖,點擊下方按鈕查看完整文章】

接下來我想跟你聊:

  • 為什麼身體會記住那些我們以為已經忘記的事
  • 那些沒有名字的恐懼從哪裡來
  • 享受為什麼會變成罪惡感的來源
  • 當愛情變成一場隱形考試的時候
  • 那個能夠自然說「好」的女孩去了哪裡

如果你也曾經在做愛後感到困惑、焦慮或空虛,如果你也想知道為什麼身體會在最應該放鬆的時候保持警覺,這篇文章會陪你一起理解這些複雜的感受。

【立即解鎖完整內容】


當身體有自己的記憶

(付費內容開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極光🪢、凌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625會員
829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中,急於對方顧自己,打斷對方,往往是因為內心的不安全感。本文探討如何克服不安全感,及時應對並積極追求安全感,轉變溝通方式。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一本全世界无数人受益和家庭必备的心理自助图书
Thumbnail
一本全世界无数人受益和家庭必备的心理自助图书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