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託式領導(Delegative Leadership)深度解析 Part.1:打造能接得住「授權」的中堅戰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授權的關鍵不是放手,而是能否培養出能接得住授權的人。」

緣起:管理學裡有一個常被忽略的事實:很多「現代」的領導理論,其實都源於軍事實務。軍隊因其任務的高風險、高壓力與複雜性,在領導、協作與決策模式上,往往比商業組織更有動力與誘因,去不斷嘗試摸索更有效的辦法。

在瀏覽歐洲軍事史時,我注意到德國普魯士時代就有一套非常特別的領導思想:委託式領導(德語 Auftragstaktik,英語 Delegative Leadership)。

它的核心精神,不是「我命令、你執行」,而是在確定任務目標與範圍後,把決策權、資源調度權與行動自主權交給下屬,讓他們根據現場情況自主判斷、靈活應變。

raw-image

這種模式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的戰場環境都極為關鍵:因為戰況瞬息萬變,若每一步都等最高指揮部批示,戰機早就錯過。普魯士軍官被訓練成「明白上級意圖,並用自己的方式達成目標」,而不是「照指令走到哪、做什麼」。

對照今天的企業環境:雖然沒有硝煙,但市場變化、競爭壓力、跨部門協作的複雜性,都和戰場有異曲同工之妙,領導者如果不懂放手,又沒有培養出能接得住授權的人,就會陷入「自己累死、團隊廢掉」的惡性循環。

定義:什麼是『委託式』領導?

委託式領導(Delegative Leadership)的精髓,不是把事情丟出去不管,更不是嘴上說「你自己決定」但背後處處設限,而是在設定好清晰目標與邊界的前提下,將決策權、資源調度權與執行自主權交給能力成熟的成員,並在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援與回饋。

換句話說,它有三個缺一不可的要素:

  1. 授權(Empowerment)
    不只是交辦任務,而是明確賦予被授權者對決策、資源與行動的主導權。
  2. 責任(Accountability)
    被授權者必須為過程與結果承擔責任,而非只對「完成交辦事項」負責。
  3. 回饋(Feedback & Support)
    領導者在過程中適時介入,提供戰術支援、決策糾偏與心理支持,確保方向不偏離大目標。

如果少了任何一個環節,委託式領導就容易走樣,變成以下三種失敗版本:

  • 放任型:領導者完全不干涉,任務隨波逐流,最後成功與否全看運氣。
  • 甩鍋型:出了問題,領導者把責任全推給被授權者,好像自己只是「路過」。
  • 表演型:對外宣稱「我們很授權」,但實際上每一步都要回報審批,被授權者只是「提案機器」。

三大誤區對照:理想 vs 現實

許多企業口號喊得很響「我們要授權!」、「要培養接班人!」。但一到落地階段,就卡在制度、文化與思維模式裡。以下三大誤區,幾乎是各行各業的通病:

#誤區一:把「授權」當「甩手」

  • 現實偏差
    很多領導者口頭上說:「這件事你全權負責。」但沒有明確說清楚目標界線、成果衡量標準,也沒有提供必要資源,更沒教過方法。一旦出了狀況,領導者只丟下一句:「我早就交給你了,你自己沒做好。」
    這就像派一個士兵去陌生地形作戰,卻不給地圖、不給糧食,甚至不說敵人在哪。被授權者自然會心裡慌張、提心吊膽,不敢冒險推進。
  • 理想狀態
    領導者先設定明確目標(要達到什麼結果)、清晰邊界(時間、資源、決策範圍),並在初期建立固定的溝通頻率與檢核點。在這個安全框架內,被授權者有足夠的空間去發揮創意與判斷力,必要時可回頭請領導者提供戰術支援。

#誤區二:只訓練執行力,卻不培養判斷與承擔能力

  • 現實偏差
    很多企業的培訓內容集中在「怎麼照流程做事」—例如 SOP 步驟、系統操作規範。員工久而久之成了「高效率機器人」,面對任何新情況,第一反應是:「這個有流程嗎?」
    執行力再高,也只是低階複製。一旦遇到突發情況、跨部門衝突,SOP 上沒有答案,整個團隊就陷入停擺。
  • 理想狀態
    在培訓中加入情境判斷力風險承擔力的養成,透過決策演練、模糊情境模擬、跨部門協商等方式,讓被授權者在安全環境中多次「練膽」。
    真正的委託式領導,要求被授權者不只是會做事,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改變做法,並有心理準備承擔後果—包括失敗。

#誤區三:升遷制度獎勵穩定不出錯,卻期待有人敢創新當責

  • 現實偏差
    企業常常一邊抱怨沒有人能獨當一面,一邊用升遷制度獎勵那些「KPI 穩定、不惹事、不犯錯」的員工。這會導致一種極具破壞性的心態: 「做多錯多,做少錯少,不做不錯。」
    長期下來,沒人願意接手模糊任務,更不敢挑戰新模式。
  • 理想狀態
    跨部門影響力、風險承擔紀錄、自我糾偏能力納入升遷與獎勵指標,並公開表揚那些在高風險專案中挺身而出、即使失敗也能轉化經驗的人。這會讓承擔與創新成為文化中的榮譽,而非職涯風險。

培養能承接委託的中堅戰力:六大策略

1|從流程教學升級為情境判斷訓練

很多企業在培養主管時,只會教「SOP怎麼走」。但現實是,SOP就像紙上的地圖—它能指引方向,卻無法涵蓋地震、暴雨、路封的突發狀況。

真正能接得住委託的中堅戰力,不是靠背流程,而是靠在複雜、不完整的資訊下,依舊能做出合理決策的判斷力。

在高不確定性環境裡(尤其是新創、專案制團隊),情境判斷力的重要性遠高於照章行事。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透過大量模擬、反覆討論,讓主管習慣分析變數、權衡利弊,而不是一遇到狀況就等指令。

實作建議

  • 導入情境案例討論:選取公司內外的真實案例(最好包含失敗經驗),讓主管在資訊不完整的前提下提出方案,並討論背後邏輯。
  • 安排決策演練會議:在專案或週會中,設計突發事件情境,要求主管在限定時間內提出多種解法及風險分析,鍛鍊快速應變能力。
  • 「如果我是主管」環節:在例行專案檢討時,讓非主導人員也要提出自己的決策版本,增加多元視角與模擬經驗。

2|打造「責任內化」文化

有些主管只會在職位壓力下承擔責任,一旦環境鬆綁,就立刻迴避風險。原因是他們心中把「承擔」視為風險而非榮譽。要讓團隊真正能承接委託,必須透過文化養成,讓責任成為一種自我驅動的信念,而不是外部的壓力。

這意味著,領導者必須塑造一種氛圍:敢承擔不是因為「被逼」,而是因為「我願意」。這種文化會讓團隊在面對挑戰時,自然而然地站出來,而不是互相推託。

實作建議

  • 決策日誌制度:重大任務要求附上「決策日誌」,記錄判斷邏輯、參考依據與後果,讓承擔過程透明化。
  • 失敗回顧會:重點放在「經驗轉化」,而不是追責,讓團隊相信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而非職涯終結。
  • 績效評核權重:將「承擔與修正能力」列為重要考核指標,避免績效制度只獎勵成果、不看承擔歷程。

3|階段式授權,不一次丟到最深水區

把一個沒游過泳的人直接丟進大海,十有八九會溺水。授權也是一樣,必須有階段性,逐步加壓,讓主管在安全的學習曲線中成長。

如果一次就把最棘手的專案交出去,除了增加失敗風險,也會讓被授權者因壓力過大而失去自信。反之,透過「漸進式授權」,可以在保有挑戰的同時,確保能力逐步累積。

實作建議

  • 五級授權曲線①觀察 → ②協作 → ③主導 → ④跨部門協調 → ⑤策略引導,每一級清楚定義任務範圍、回報頻率與期望成果。
  • 授權成熟度地圖:定期評估各主管的授權承接能力,並根據進度調整任務難度。
  • 避免兩極化:不要過早放手讓人自生自滅,也不要因害怕失敗而過度干涉,保持挑戰與支持的平衡。

4|強化橫向影響力

即使職權範圍內做得再好,若無法整合其他部門的資源與意願,也無法承接高層委託。因為真正的委託,往往跨部門、跨領域,需要動員多方協作。

橫向影響力指的是「沒有正式權限,卻能推動他人行動」的能力。這需要溝通、說服、談判與衝突管理等軟實力,也是許多中層主管的短板。

實作建議

  • 橫向領導力課程:專注於跨部門說服、非權力影響與衝突協商技巧。
  • 跨部門專案練習:讓主管在沒有正式職權的情況下擔任專案主導,實際體驗影響力運作的難度與方法。
  • 績效評估納入合作意願:不只看成果,也看合作過程中如何整合資源、促進跨部門協作。

5|建立委託支援系統

委託並不是「放生」,而是建立一個讓承接者知道「我不是孤軍作戰」的環境。當被授權者知道背後有支援系統,就會更有信心承擔責任。

支援系統的存在,也能降低高風險決策的代價,讓組織在嘗試新做法時更敢放手。

實作建議

  • 內部顧問/資源窗口:指派有經驗的人擔任諮詢對象,讓被授權者有困難時能快速求助。
  • 影子教練制度:由資深主管陪跑新授權者,在決策過程中提供即時反饋。
  • 高風險決策糾偏程序:針對重大錯誤設定預警機制與修正流程,避免一次失誤就造成全盤損失。

6|同步調整升遷制度

制度的獎勵方向,會直接塑造組織文化。如果升遷只看業績、不看承擔能力,那主管自然會選擇低風險任務,避免「惹麻煩」。

要讓委託文化落地,升遷制度必須把承擔、跨部門影響力與糾偏能力納入核心指標,讓「願意接球」的人得到回報。

實作建議

  • 升遷評核新指標:風險承擔、跨部門影響力、自主決策與糾偏紀錄。
  • 公開表彰承擔案例:讓大家看到「挺身而出」的人受到肯定,形成正向循環。
  • 領導力預備計畫:將「委託能力」納入核心訓練模組,提前培養後備領導梯隊。

放手的意義,在於有人接得住

委託式領導不是管理技巧,而是一種組織韌性戰略

放手的價值,不在於領導者輕鬆,而在於組織擁有一群能在目標清晰、邊界明確的情況下,自行推進並承擔結果的人。

企業真正的競爭力,不是你的主管有多會管,而是你的人才有多會領導自己

「授權的關鍵不是放手,而是能否培養出能接得住授權的人。」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歡迎聯繫:世安哥賴帳號 hrfriday2009

《顧問規劃/企業內訓/主管教練/職涯經紀》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233會員
313內容數
2025/08/03
Z世代的「凝視」不再是權力的象徵,而是對視覺暴力的抗拒與自我保護機制。本文探討Z世代凝視的成因、類型與其背後的心理學及社會學意涵,並提供管理者與HR如何有效與Z世代溝通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8/03
Z世代的「凝視」不再是權力的象徵,而是對視覺暴力的抗拒與自我保護機制。本文探討Z世代凝視的成因、類型與其背後的心理學及社會學意涵,並提供管理者與HR如何有效與Z世代溝通的建議。
Thumbnail
2025/07/31
本文探討大前研一《M型社會》提出的社會結構問題,從馬太效應、日本失落的三十年到全球普遍現象,分析中產階級消失、貧富差距擴大、社會流動性降低等議題,並指出M型社會進一步劣化為K型社會的可能性,以及其對社會穩定、個人生活規劃的衝擊。
Thumbnail
2025/07/31
本文探討大前研一《M型社會》提出的社會結構問題,從馬太效應、日本失落的三十年到全球普遍現象,分析中產階級消失、貧富差距擴大、社會流動性降低等議題,並指出M型社會進一步劣化為K型社會的可能性,以及其對社會穩定、個人生活規劃的衝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1-領導能力: 能激勵和引導團隊達成目標 展現決策力和遠見,確保組織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戰略思維: 制定並實施長短期的策略計劃 分析市場趨勢和競爭環境,調整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 3-決策能力: 根據數據和分析進行明智的決策 在面臨壓力
Thumbnail
1-領導能力: 能激勵和引導團隊達成目標 展現決策力和遠見,確保組織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2-戰略思維: 制定並實施長短期的策略計劃 分析市場趨勢和競爭環境,調整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 3-決策能力: 根據數據和分析進行明智的決策 在面臨壓力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少子化、斜槓、自媒體等趨勢,使得企業招募人才面臨挑戰,企業如何轉換思維? 透過文中的三個「教練式領導」應用要點,幫助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並取得成功。
Thumbnail
領導力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然而,領導力與管理能力之間的界限常常讓人模糊不清。因此,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一名頂尖的領導者又該具備哪5大特點呢? 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課程,為企業培養出具有遠見和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從而快速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內訓向更高層次發展。
Thumbnail
領導力是個人成功的關鍵,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要素。然而,領導力與管理能力之間的界限常常讓人模糊不清。因此,什麼是真正的領導力?一名頂尖的領導者又該具備哪5大特點呢? 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領導力課程,為企業培養出具有遠見和影響力的優秀人才,從而快速提升員工技能,推動企業內訓向更高層次發展。
Thumbnail
在你還沒成名以前,如果就先像我的朋友一樣,遭到自己的部屬叛變。你辛辛苦苦耕耘出的大好前程,恐怕會在一夕之間,通通化為烏有。
Thumbnail
在你還沒成名以前,如果就先像我的朋友一樣,遭到自己的部屬叛變。你辛辛苦苦耕耘出的大好前程,恐怕會在一夕之間,通通化為烏有。
Thumbnail
最近都會看有關領導統御的書籍,管理是一堂修不完的學分。優秀的管理者應該要在不同的環境下需具備這些特色! 第一:勇氣 第二:有效的溝通能力 第三:謙虛 第四:自我認知 第五:熱情 第六:感染力 第七:真誠 第八:承擔責任 第九:有目標 第十:易於親近 主管的能耐是讓員工願意做不樂意的事
Thumbnail
最近都會看有關領導統御的書籍,管理是一堂修不完的學分。優秀的管理者應該要在不同的環境下需具備這些特色! 第一:勇氣 第二:有效的溝通能力 第三:謙虛 第四:自我認知 第五:熱情 第六:感染力 第七:真誠 第八:承擔責任 第九:有目標 第十:易於親近 主管的能耐是讓員工願意做不樂意的事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不得不說,管理跟領導還蠻吃經驗跟觀念的,沒有在管理職很難訓練。我們可以在當一般員工的時候,藉由唸書與觀察來學習到一些基礎的觀念,但在實作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困難性。做決策的時候需要憑過往的經驗,還需要以實際的行為來讓下屬知道自己著重的重點在哪裡,就是身教的部分,最近也看了一些書,書裡面介紹的是管理的工具
Thumbnail
不得不說,管理跟領導還蠻吃經驗跟觀念的,沒有在管理職很難訓練。我們可以在當一般員工的時候,藉由唸書與觀察來學習到一些基礎的觀念,但在實作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困難性。做決策的時候需要憑過往的經驗,還需要以實際的行為來讓下屬知道自己著重的重點在哪裡,就是身教的部分,最近也看了一些書,書裡面介紹的是管理的工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