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充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與一個同學進行了幾次談話,第三次會談到四十分鐘時,看著他一直盯著時鐘,也有點躁動。


我直接問:「你很關心時間?」


同學:「嗯。」


我:「怎麼了嗎?」


同學:「我在想等會結束,我能去輔導室晃一下,跟輔導主任打個招呼,也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公差可以做⋯」


我:「喔~你在這裡,也同時在計劃等一下要做什麼了?」


同學:「嗯~就想說看等一下有沒有事可以做。」


我:「你喜歡做公差?」


同學:「也不是啦,就是因為回去教室很熱,如果在輔導室那邊有冷氣比較涼快,不想那麼快回去。」


我:「那我知道了。你覺得諮商室這邊怎麼樣?」


同學:「很好,有冷氣又舒服。」


我:「那如果下次我們談話結束前十分鐘,一起討論你想做什麼,甚至你想好好休息一下也都可以。只是我還是會在,但不一定需要談話。結束後你也可以去跟主任打招呼,然後看看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忙。這樣你既能運用諮商時間,也有機會創造在輔導室的時間。你會比較安心在這裡嗎?」


同學:「可以老師。」


第五次要談話前,就在要進諮商室時,同學看到特教老師帶著狗狗,準備要上寵物陪伴的課程。因為同學具有特教身份,他就問我:「老師,我今天可以暫停一次諮商去上特教課嗎?」


我:「你想上寵物陪伴課程?」


同學:「嗯~我沒有不喜歡談話,但寵物課不會常常有。」


我和特教老師確認整個上午都可以參加後,就對同學說:「我們去諮商,結束之後特教老師會帶你去上課,可以嗎?」


同學:「謝謝老師。」


最近一次要諮商時,這位同學帶著歌本,說最近要練唱歌,想去輔導室借吉他。


我問:「你打算在哪裡練?什麼時候?」


他說:「我想要邊諮商邊練歌。」


我:「這我不確定能否滿足你的要求,但你是想去借吉他?」


同學便去問輔導老師,結果輔導老師聽完直接回應:「你是要來談話,還是要來彈吉他?」(被洗臉)


同學:「談話。」


輔導老師:「那你覺得適合彈吉他嗎⋯」


同學默默地跟我進到諮商室。


我問:「被拒絕是不是很不舒服?」


同學:「嗯。」


我:「願意說說你此刻的感受嗎?」


同學:「就不爽呀,但只能接受。」


我:「你能先說說不爽嗎?」


同學:「就彈吉他也不會怎樣,而且我是要練習,在教室跟舍房都沒有時間可以練習。」


我:「所以被拒絕有不爽,也有些失落?」


同學:「對呀。」


我:「那能夠在這邊說出你的不爽,現在感覺怎麼樣?」


同學:「有比較好一點。」


我:「那我好奇問一下,你想要彈吉他的期待沒有被滿足,你會怎麼辦?」


同學:「也只能這樣呀,能怎麼辦?我只能尊重。」


我:「你的『能怎麼辦』和『尊重』聽起來有點無奈⋯」


同學:「會呀。」


我:「那我們能在這邊做點什麼,讓情況不一樣?」


同學:「除了在這邊談,還能做什麼?」


我:「你原來是想彈吉他和唱歌?」


同學:「嗯。」


我:「看看這個環境也沒有其他人,你歌本也帶進來了,現在雖然沒有吉他,但還能唱歌嗎?」


同學:(思考)「可以嗎?」


我:「你可以在這邊唱歌呀,雖然沒有吉他。沒有樂器你能唱歌嗎?」


同學:「可以耶。」


我:「那你想唱什麼?願意唱給我聽嗎?」


同學:(笑)「可以啦,但是不要。」


我:「什麼原因你不想?」


同學:「沒有吉他,少點味道。」


我:「哦~少點味道,那如果有吉他伴奏唱歌是滿分💯,少了吉他你的唱歌還有幾分?」


同學:「至少有七十分啦。」


我:「所以如果你有唱歌、彈吉他的期待是滿分一百分,雖然不能完全滿足,但七十分是你自己可以掌握的。你感覺怎麼樣?」


同學:「還不錯。」


我:「所以在受限的條件下,你有唱歌與不唱歌的選擇?」


同學:「有。」


我:「那未來如果在諮商室你想唱歌,我們也可以一起討論、決定喲。」


這裡的孩子多數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議題,經驗到的也是「全有或全無」的信念。面對拒絕,就容易否定自己,或採取抵制、對抗的姿態。面對權威雖會隱忍,但也容易將感受藏在內心深處。


自己的過往也有類似經驗,常被得不到的感受淹沒。在薩提爾模式的學習中,我慢慢體會到,只要能夠接觸每一個內在的情緒感受,承認並讓它疏通,我們就有機會在有限的情境中撐出更多空間,也幫助孩子能夠看見拓展的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408內容數
2025/07/25
從事教誨志工的經驗,讓我見證受刑人如何在監獄中掙扎與轉變。本文探討在監獄中看見的「輪迴」與「自由」議題,以及作者自身生命歷程的轉化。
Thumbnail
2025/07/25
從事教誨志工的經驗,讓我見證受刑人如何在監獄中掙扎與轉變。本文探討在監獄中看見的「輪迴」與「自由」議題,以及作者自身生命歷程的轉化。
Thumbnail
2025/07/20
實習的矯正學校對象是接受「感化教育」的未成年少年,採取以教育取代懲罰的方式。 在與這些孩子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他們的生命故事。總覺得他們在歧途中的適應與遭遇,往往比一般人來得更加艱辛。 尤其是當聽到孩子說:「大不了就再關久一點,反正我覺得在外面自己也容易失控、脫序;在機構裡有人約束,好
Thumbnail
2025/07/20
實習的矯正學校對象是接受「感化教育」的未成年少年,採取以教育取代懲罰的方式。 在與這些孩子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他們的生命故事。總覺得他們在歧途中的適應與遭遇,往往比一般人來得更加艱辛。 尤其是當聽到孩子說:「大不了就再關久一點,反正我覺得在外面自己也容易失控、脫序;在機構裡有人約束,好
Thumbnail
2025/07/20
如果從未擁有過,也許還能坦然面對那份空白;但一旦嘗過愛的滋味,就會一次又一次地,渴望再次觸碰。 這句話,是一位從事矯正教育(少年感化)的心理師深有所感而說出的。 有些孩子在年幼時,曾經體會過無條件的愛,但後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了,或者父母本身的侷限,讓他們再也無法給出那份愛。
Thumbnail
2025/07/20
如果從未擁有過,也許還能坦然面對那份空白;但一旦嘗過愛的滋味,就會一次又一次地,渴望再次觸碰。 這句話,是一位從事矯正教育(少年感化)的心理師深有所感而說出的。 有些孩子在年幼時,曾經體會過無條件的愛,但後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失去了,或者父母本身的侷限,讓他們再也無法給出那份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祂能夠在這個位子上待好幾年,我入學也在,畢業也在 ... 現在要十多年了還是在。
Thumbnail
祂能夠在這個位子上待好幾年,我入學也在,畢業也在 ... 現在要十多年了還是在。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提醒自己:詢問助理員的名字:洪阿姨 前置暖身 佈置,掛上週的創作 點名~ 討論:收手機的出發點,重新約定彼此信任。  認識大家,準備了一些問題問大家。 活動一:請大家拿著一張紙排成一排,做出選擇時,把紙放在腳下代表作答完畢。 題目一連串,都是直覺反應的那種,每一題彼此的位置都
Thumbnail
#提醒自己:詢問助理員的名字:洪阿姨 前置暖身 佈置,掛上週的創作 點名~ 討論:收手機的出發點,重新約定彼此信任。  認識大家,準備了一些問題問大家。 活動一:請大家拿著一張紙排成一排,做出選擇時,把紙放在腳下代表作答完畢。 題目一連串,都是直覺反應的那種,每一題彼此的位置都
Thumbnail
時間過的很快,不管你是混日子,還是時間管理大師, 那天中將來到!我們高三模擬考大概考3、4次, 而難度老師常常說會比實際的簡單,主要看個個人戰力, 有些人是那種一蹶不振型態的, 這種人不要靠近免影響,再來是開掛型態, 這種人平時戰力不起眼,但到關鍵會幹掉你的, 通常都有一套讀書方法可
Thumbnail
時間過的很快,不管你是混日子,還是時間管理大師, 那天中將來到!我們高三模擬考大概考3、4次, 而難度老師常常說會比實際的簡單,主要看個個人戰力, 有些人是那種一蹶不振型態的, 這種人不要靠近免影響,再來是開掛型態, 這種人平時戰力不起眼,但到關鍵會幹掉你的, 通常都有一套讀書方法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