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間:《浪漫主義的根源》自由戀愛的發源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Intro

我選這本書的理由,是因為當我們談起現代的戀愛時,總會下意識想到一些共同的印象或評判標準——而「浪漫」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

人們會說某個男人或女人「很浪漫」,通常是指他們懂得如何慶生、準備紀念日、在日常生活中表現貼心……這些被概括為「浪漫」的行為,似乎成了愛情中的衡量指標。

但真正值得追問的不是「這樣做浪不浪漫」,而是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認為這些行為等於浪漫?

《浪漫主義的根源》當然不是在回答「戀愛中如何浪漫」這類問題。它更關鍵的是提醒我們:情感的表達並非自然而然的存在,而是有其歷史背景與權力結構。換句話說,它關注的是:我們的情感,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被「合法地」表現出來?

作者簡介: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

俄裔英國思想史家、自由主義理論家,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出生於俄羅斯里加的猶太家庭,童年經歷十月革命後隨家人移居英國,長年任教於牛津大學,並曾任牛津沃爾夫森學院院長。

「積極自由」或成「以解放大眾自由之名,行犧牲個人自由之實」

柏林以研究觀念史聞名,主張理解思想必須放回其歷史語境。他的政治哲學核心包括:兩種自由(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區分)、價值多元論(不同價值可能合理卻不可通約)以及對任何「單一終極真理」的警惕。他在學術與公共領域皆具影響力,強調思想的力量既能解放也能壓迫,提醒世人自由與多元的珍貴與脆弱。

有趣的是,同樣作為猶太裔的思想家,漢娜鄂蘭和以賽亞柏林在「艾希曼的審判」中抱持著不同的立場:

簡單來說,鄂蘭探討的是納粹體制「如何運作」與「普通人如何參與其中」,她關注的是政治結構與人的行動。而伯林則分析納粹的「思想來源」,他警示的是將單一價值絕對化、將浪漫意志極端化的危險。兩者一從政治體制與行為切入,一從思想史與價值觀切入,共同為我們理解這段人類歷史的黑暗篇章,提供了深刻而互補的視角。


浪漫的根源,自由的代價

啟蒙時期通行的觀念: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搜集那些使普遍觀點得以成立的數據,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如何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

換言之,啟蒙時代相信自然有可解碼的秩序,人可以透過理性找到「完美」的規範。藝術也被視為理性化再現自然的手段,而人類行動的目標則由普遍原則規定。

因此,藝術家致力追求將客觀性的自然(完美)呈現給世人看。

浪漫主義的誕生,正是對理性不足以涵蓋人類全部存在的反叛。他們將目光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在心靈,賦予情感、意志與想像力前所未有的地位。這場思想的叛變,為人類情感的「合法化」鋪平了道路,也為日後「為愛結合」的自由戀愛埋下了種子。

而啟蒙之後的學者與文學家,在探索自己的當下會將「自然」視為一種「敵人」,因為機械論並不能解釋所有的事情,就像AB的條件各自獨立

浪漫主義的特質包括:

  • 意志與無意識:強調創造力、靈感與內在驅動,而非外在規範。
  • 無止境的嚮往:不斷追求理想,但沒有終點。
  • 真誠重於結果:動機比結果更重要,只要真誠,失敗也有價值。

浪漫主義所推崇的真誠、意志與無止境的嚮往,看似美好,卻隱藏著致命的危險。當這些特質脫離脈絡、被極端化時,便會成為崩壞的根源。

最顯著的例子莫過於法國大革命。那場以「自由、平等、博愛」為號召的革命,最終卻走向了羅伯斯比爾的恐怖統治。這與其最初的崇高理想背道而馳,揭示出浪漫主義在政治上的無能:它擅長破壞舊秩序,卻無法建立穩固的新結構。當意志與理想被推向極致,其後果往往是無法預料的混亂與暴力。

「動機比結果重要」,但這在現實中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舉個粗略的例子:一個人為了「國家不缺電」而主張重啟核電廠,卻完全不考慮核廢料的後續處理問題。這種只憑「真誠」動機而不計後果的思維,在現實政治中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它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災難,因為任何單純的「好意」一旦脫離複雜的現實考量,都可能走向盲目與毀滅。

浪漫主義所歌頌的「無止境的嚮往」,其本質可能是一種永不滿足的慾望。當一個人永遠無法達到心中嚮往的境界,他便會認定這個世界是殘缺的,甚至否定自己。就像鬼滅中的獪岳。他從不滿足自己的平庸,堅信自己是個特別的存在。為了實現這個執念,他最終不惜屈服於邪惡,化身為鬼,只為了向世人證明他是「最特別」的。然而,他心中的慾望與對他人的嫉恨永遠無法滿足,最終在自己的執念中走向毀滅。

在浪漫主義強調的「內在驅動」上,也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如果我們的內在驅動其實是外在規範的投射,那我們所追求的「真誠」還有意義嗎?

慾望本身並非壞事,它甚至可能是你活著的唯一念想。然而,比慾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初衷」。鬼雖然成為鬼,背後都有各自的初衷支撐,不論是對人類的恨意或不屑一顧。

例如猗窩座,他的初衷是「變得更強大,守護重要的人」。但當他失去記憶,只剩下變強的執念時,他便忘記了最初驅動他的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慾望和執念可能是一樣的東西,但初衷卻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正是初衷,讓慾望有了方向和意義,也避免了浪漫主義的盲目與危險。(也叫你不要無止境的剝削自己)

衍生:自由戀愛

「自由戀愛」的概念因此而生,我們將這樣的概念融入我們想像裡、希望能將其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

自由戀愛與浪漫主義的關係,就像是樹木與它的土壤。自由戀愛是長在我們現代文化中的一棵樹,而浪漫主義就是滋養它,甚至讓它得以誕生的那片沃土。

在浪漫主義興起之前,西方社會的婚姻通常不是基於愛情,而是社會與經濟的契約。(東西方都是,但自由戀愛屬於西方思潮,所以只強調西方社會)

婚姻的本質是一種工具、一種契約,用來鞏固家族財富、提升社會地位或維持政治聯盟。

那時候,人類的強烈情感,特別是那種無法控制的愛戀,常被視為不理性的、危險的,甚至是對社會秩序的威脅。(事實上現在也是)

浪漫主義徹底顛覆了這個觀念。它發起了一場「思想革命」,主張:

  • 情感至上:浪漫主義將情感、直覺和個人內在的感受提升到與理性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它認為,個人的真實感受才是價值的最終來源。
  • 個體獨特性:它歌頌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和創造力。愛情的價值不再是為了社會或家族,而是為了兩個獨一無二的個體能夠真實地相遇與結合。

簡單來說,浪漫主義為愛情「正名」了。它讓「為愛而愛」這件事,從一個不被認可的衝動,變成了一種高尚、有價值且值得追求的行為

所以,愛情的墳墓,婚姻?

依據上述對浪漫主義的追溯,我們發現,它確實為自由戀愛,乃至「自由表達愛」這件事開創了先河,並使其在現代社會成為主流。然而,當我們將這個主流觀念帶入現實,卻不得不再重新審視:在婚姻與愛情這段關係中,現代人到底在追求什麼?

現實中的矛盾與衝突,不斷挑戰著浪漫主義的理想。有人譴責女性收取過多聘金是「物質至上」,有人抱怨伴侶在交往或婚後(特別是女方懷孕後)態度前後不一、甚至擺爛,還有人認為在交往時談錢就是「勢利」。

無論站在哪一方,這些爭論都指向一個核心困境: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愛情,與現實的物質、責任和人性考驗,始終存在著巨大的落差。

這究竟是人性品質的結構性下滑,還是只是特例太多,以致於給人一種普遍的錯覺?

這段話,其實隱藏著更深層的矛盾。一方面,浪漫主義的理想告訴我們,愛是超越一切的純粹情感,不該被金錢或現實考驗所玷污。然而,我們所譴責的那些行為——無論是談錢時的勢利、懷孕後態度的轉變,或是聘金的糾紛——恰恰揭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婚姻的純粹性,從未因自由戀愛的產生,而真正脫離過現實的結構性限制

更中立一點的解釋是,我們用浪漫主義的理想,去要求一個本質上就充滿現實考量的關係。當我們將婚姻神聖化為「真愛」的唯一歸宿時,就不可避免地會對現實中的金錢、權力、責任等問題感到幻滅。這些看似「不浪漫」的元素,其實從未缺席。它們只是在浪漫主義的濾鏡下,顯得更加刺眼。

因此,真正的問題或許不在於「人性是否墮落」,而在於我們是否能正視,在我們所追求的「浪漫」背後,那些我們不願面對的現實:在「自由戀愛」的旗幟下,我們依然受制於社會、經濟與家庭結構的無形制約。(貧賤夫妻百事哀,以前非得要一起哀,現在可以選擇是要拖別人一起哀,還是趕快逃)


最後的Murmur

對人類事物作出一個統一性回答很可能是毀滅性的。任何聲稱完美和真實的單一回答在原則上都不是完美和真實的——這一切都是浪漫主義給我們的饋贈。



這篇文章只是第一步——追溯『浪漫』如何成為我們的愛情常識。


接下來,我會繼續拆解:女性如何被浪漫小說教育、愛情如何被市場消費、AI時代我們又如何重新想像『親密』。

👉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感興趣,請追蹤這個系列,讓我們一起繼續往下讀。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

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瑰琦的珍奇櫃
47會員
148內容數
從影劇的裂縫,到知識的暗面; 從衣角的細節,到時代的暗號。 這些被精心挑選的碎片,鎖在珍奇櫃裡, 等你細看、等你收藏。 🕯️ 願你我都活在美好年代。
瑰琦的珍奇櫃的其他內容
2025/08/11
剛好最近ChatGPT 從4o換到5,我在Threads上看到友人哀鴻遍野(我先說我自己是沒有太大的感覺,除了他自動回覆的篇幅變得非常少之外),作為AI重度使用者而言,我當然理解這中間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8/11
剛好最近ChatGPT 從4o換到5,我在Threads上看到友人哀鴻遍野(我先說我自己是沒有太大的感覺,除了他自動回覆的篇幅變得非常少之外),作為AI重度使用者而言,我當然理解這中間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5/12
「你是誰」這件事,有時候不是你說了算的,而是你能不能在別人眼裡演得像那個角色。
Thumbnail
2025/05/12
「你是誰」這件事,有時候不是你說了算的,而是你能不能在別人眼裡演得像那個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全世界的人對於快樂與未來的希望都是相似的,但為何無法合作共同努力?本文探討了全球化的分裂現象,並呼籲大家應更關注環境和社會問題,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Thumbnail
全世界的人對於快樂與未來的希望都是相似的,但為何無法合作共同努力?本文探討了全球化的分裂現象,並呼籲大家應更關注環境和社會問題,找到共同解決方案。
Thumbnail
嗨~這篇文章要進入PERMA幸福的第三個元素 Relationships 正向關係 講到這個元素,就要回到這個系列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幸福研究,這項研究對人類的幸福有相當大的貢獻,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度現在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無別的專案可以相提並論,現在這個追蹤研究還在持
Thumbnail
嗨~這篇文章要進入PERMA幸福的第三個元素 Relationships 正向關係 講到這個元素,就要回到這個系列文章一開頭我提到的,哈佛大學長達85年的幸福研究,這項研究對人類的幸福有相當大的貢獻,而且持續的時間長度現在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無別的專案可以相提並論,現在這個追蹤研究還在持
Thumbnail
  「浪漫主義的想像傾向於極大或極小之物,不喜觀中庸之道。浪漫主義的想像輕易地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   相對於中庸之道,正因為有極端之分才有中庸的產生,如光明∕黑暗、高∕低、混亂∕形式、頭腦∕身體等這類兩極化的價值觀念。但海德格認為,沒有主客對立的問題,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世界,
Thumbnail
  「浪漫主義的想像傾向於極大或極小之物,不喜觀中庸之道。浪漫主義的想像輕易地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   相對於中庸之道,正因為有極端之分才有中庸的產生,如光明∕黑暗、高∕低、混亂∕形式、頭腦∕身體等這類兩極化的價值觀念。但海德格認為,沒有主客對立的問題,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世界,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