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專注力越來越稀缺:數位時代的認知危機與重建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代人的專注力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美國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顯示,人們專注在同一個螢幕畫面的平均時間已從2004年的2分半鐘,急劇縮短至2023年的僅47秒。專注力稀缺已成為當代最重要的認知危機之一,它不僅影響個人的學習效能和工作表現,更對整個社會的創新能力和深度思考品質造成深遠衝擊。

資訊量的爆炸性增長

當今社會正處於人類歷史上資訊量最為龐大的時代。美國人平均每天接收約34GB的資訊,這個數字是二十年前的數倍。全世界每年發表的科技論文約四五百萬篇,出版科技期刊約為5萬種,每天的出版量已達到1000本之多。這種資訊的爆炸性增長遠遠超越了人類大腦的處理能力。

人類科學知識在19世紀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期約每10年增加一倍,現在則每3年增加一倍。這種指數級的知識增長速度,使得個人即使全力以赴也無法跟上資訊更新的腳步,不得不在有限的注意力資源與無限的資訊需求之間做出艱難選擇。

認知負荷理論的解釋

根據澳洲學者約翰·斯威勒於1988年提出的認知負荷理論,人類的工作記憶容量極其有限,一次只能存儲5-9條基本資訊,而在處理資訊時一次只能處理兩到三條資訊。當外部資訊超過這個處理能力時,就會產生認知負荷過載,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專注力維持。

2004年專注力較高,因為當時數位干擾尚少,人們主要透過文字與較單一媒介接收資訊,節奏較慢,能進行較深度專注;而2008年後隨著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興起,碎片化資訊大量增多,導致注意力高度分散。

2004年專注力較高,因為當時數位干擾尚少,人們主要透過文字與較單一媒介接收資訊,節奏較慢,能進行較深度專注;而2008年後隨著智慧手機和社群媒體興起,碎片化資訊大量增多,導致注意力高度分散。


數位原住民的認知特徵變化

出生在數位時代的「數位原住民」展現出與前幾代人截然不同的認知特徵。研究顯示,數位原住民雖然對於速度有強烈要求,但相反地,數位環境影響學生的專注力,較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學習與工作。當數位原住民習慣大量的感官刺激時,數位訊息快速占據他們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對主題深層推論的專注力。

手機成癮對大腦結構的影響

智慧手機成癮對大腦專注機制造成了深層次的改變。根據《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智慧手機成癮者比起沒有成癮者,前額葉皮層和顳葉區域活動較低。這些腦區正是負責專注力控制和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區域。

研究發現,當閱讀數位媒體時,各種網址連結和廣告雜亂無章,以及滾動和滑動手勢都需耗費短期注意力,會導致「高度專注的分心狀態」。頻繁集中的注意力分散,會導致大腦產生持久變化,破壞創造力所需的高度專注條件。

多工處理的認知成本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揭示了多工處理對專注力的負面影響。重度進行多工任務的人,一般來說更容易分心。多工任務的人努力集中注意一件事情時,其大腦所激活區域比僅做這一件工作的人多,這正是分心散漫的神經指標。經常同時使用多種媒體的人,在控制自己的心智方面會出現問題,較不擅長忽略環境中不重要的刺激。

注意力經濟理論的核心概念

197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首次提出注意力經濟理論,指出在資訊豐富的世界裡,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他寫道:「在資訊豐富的世界裡,資訊的豐富意味其他東西的匱乏:資訊消費掉的東西的稀缺。資訊消費掉什麼是顯而易見的:它消費了資訊接受者的注意力。」

社群媒體的注意力捕獲機制

社群媒體平台精心設計了各種機制來捕獲和維持用戶的注意力。臉書第一任總裁西恩·帕克在2017年坦承,社群媒體設計的目的就是「我們如何盡可能多消耗你的時間和你有意識的注意力」。

這種機制透過「每隔一段時間給你注射一點多巴胺,比如有人點讚,或評論一張照片或帖子」來運作。這會促使用戶上傳更多內容、點讚和評論,形成一個徵求社群認可的反饋循環,利用人類心理漏洞來維持用戶的持續關注。

2018年《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研究表明,與完全不使用數位媒體的人相比,使用越頻繁的人,記憶能力可能受到影響,記住所經歷事件細節的能力會降低。

raw-image

睡眠不足與生理節律紊亂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對專注力造成了系統性的負面影響。睡眠不足是影響注意力的關鍵因素,人若缺乏睡眠,記憶力會開始衰退,同時導致情緒化、暴躁、焦慮的情況,專注力也隨之下降。一般人每日最好要睡滿6-8小時,才能擁有較佳的注意力。

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時間感,多數注意力轉移到手機上。長期的居家工作和社交隔離,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劇了專注力的分散和衰退。

壓力累積與缺乏運動

現代人工作量大、節奏快,壓力容易累積造成慢性疲勞。大腦長時間處於壓力狀態時,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升高,削弱大腦的專注力和記憶力。

缺乏運動的人,專注力和記憶力往往較差。適時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神經傳導功能,在注意力、記憶力、學習等方面都有較佳的表現。運動能夠增加大腦血流量,促進神經可塑性,對維持和提升專注力具有重要作用。

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區別

根據卡爾·紐波特教授在《深度工作力》一書中的定義,深度工作是「在免於分心的專注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能夠創造新的價值、改進技術,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的。相對的,淺薄工作則是非高認知需求的後勤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的狀態中執行。

在專注力稀缺的時代,人們越來越習慣於淺薄工作模式,如收發郵件、回覆訊息、瀏覽社群媒體等。深度工作能力的衰退,不僅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更對整個社會的創新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

專注力重建的實用策略

專注力如肌肉,需鍛鍊才能增強,缺乏鍛鍊則會衰退。重建專注力關鍵策略有:
數位排毒與環境設計:遠離手機,關閉非必要通知,使用專注力應用程式,打造無干擾的工作學習環境。

正念練習與認知訓練:每日簡短正念呼吸練習,幫助減少分心並提升記憶力,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感受。

教育改革:推動批判性思考和媒體素養教育,培養學生篩選資訊和良好數位習慣,提升專注力。

結論

專注力稀缺是數位時代的重大認知危機,源自資訊爆炸、科技過度刺激、注意力經濟操控及生活型態變化。解決需個人、教育、科技與政策共同努力。專注力重建關係學習、工作與社會創新,保持深度專注與批判思考是關鍵競爭力。唯有正視問題並系統應對,才能維護人類認知與創造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erson 的沙龍
1會員
65內容數
一個分享國內外新知與有趣科技資訊的紀錄平台
Emerso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塑膠已無所不在,從包裝到日常用品,甚至已成為人體的一部分。研究顯示,微塑膠可能造成荷爾蒙失調、免疫系統失調等健康問題,並可能透過食物鏈累積。本文探討塑膠的危害、產業現狀及個人減塑方法,呼籲讀者減少塑膠使用,降低健康風險。
Thumbnail
2025/08/16
塑膠已無所不在,從包裝到日常用品,甚至已成為人體的一部分。研究顯示,微塑膠可能造成荷爾蒙失調、免疫系統失調等健康問題,並可能透過食物鏈累積。本文探討塑膠的危害、產業現狀及個人減塑方法,呼籲讀者減少塑膠使用,降低健康風險。
Thumbnail
2025/08/08
Novo Nordisk針對非法製造及銷售複方semaglutide藥物提起的訴訟,凸顯了仿製藥帶來的健康風險與市場亂象。本文探討Novo Nordisk的法律行動、教育計畫及遠距醫療平臺的挑戰,並提供消費者自保指南,最後點出解決此問題需要兼顧病人利益與市場正義。
Thumbnail
2025/08/08
Novo Nordisk針對非法製造及銷售複方semaglutide藥物提起的訴訟,凸顯了仿製藥帶來的健康風險與市場亂象。本文探討Novo Nordisk的法律行動、教育計畫及遠距醫療平臺的挑戰,並提供消費者自保指南,最後點出解決此問題需要兼顧病人利益與市場正義。
Thumbnail
2025/07/01
手搖飲文化在台灣根深蒂固,含糖飲料消費率高導致代謝病與健保支出嚴重。學界與政策界支持透過糖稅內部化外部成本、降低消費與促使產業降糖配方。國際多國案例皆顯示糖稅能有效抑制消費與改變市場配方,但長期健康效益仍待追蹤。台灣設計糖稅須兼顧標準、資金透明、公平與教育輔導機制,才能促進真正的飲食轉型與全民健康。
Thumbnail
2025/07/01
手搖飲文化在台灣根深蒂固,含糖飲料消費率高導致代謝病與健保支出嚴重。學界與政策界支持透過糖稅內部化外部成本、降低消費與促使產業降糖配方。國際多國案例皆顯示糖稅能有效抑制消費與改變市場配方,但長期健康效益仍待追蹤。台灣設計糖稅須兼顧標準、資金透明、公平與教育輔導機制,才能促進真正的飲食轉型與全民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對,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偷走你的注意力! 其實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影響你的專注力! 想知道為什麼嗎?想知道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對,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偷走你的注意力! 其實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影響你的專注力! 想知道為什麼嗎?想知道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Thumbnail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記得2012年到西班牙念書時每次搭地鐵、公車時總會看到有人專注地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裡...這些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前述的閱讀風氣也逐漸消逝,低頭滑手機成了日常景象。有人說,人手一機是造成人們閱讀的習慣改變,但螢幕真的是大家不再閱讀的主因嗎?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一探西班牙人的閱讀世界。
Thumbnail
記得2012年到西班牙念書時每次搭地鐵、公車時總會看到有人專注地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裡...這些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前述的閱讀風氣也逐漸消逝,低頭滑手機成了日常景象。有人說,人手一機是造成人們閱讀的習慣改變,但螢幕真的是大家不再閱讀的主因嗎?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來一探西班牙人的閱讀世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