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pting 知識養成 Day32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第32天「思維樹 (Tree of Thoughts, ToT)」
--進階思維鏈 (Advanced Chain of Thought, CoT)

1. 思維樹(ToT)  v.s 思維鏈(CoT) 

我理解思維樹,像是將思維鏈的前後發展起來。前,是指在開始時,要進行的不只有一個方向/路徑(思維鏈只有一個);後,是指,假設進行到後來無法完成,思維樹具備返回前一步去檢視的能力(思維鏈就此止步)。
具體來說,相較於思維鏈 (CoT)幫助模型進行完整推論,思維樹 (ToT) 幫助模型可以更多面向地思考。
再者,思維樹比較符合現實場景。通常一項任務、需求、計畫,很少只有一件事要做。即便是去買個飲料,也會包含帶錢、帶鑰匙、去哪買...不只一件事。
同理,一個用戶的 Prompt 往往也是需要多個步驟、子任務才能完成,尤其又再涉入更複雜的情況,例如包含不確定性時,運用思維樹都能更符合需求與目的。


2. 思維樹(ToT) 的核心概念

面對要執行一個 Prompt 時,不是只透過單一解決方式,而先設想所有需要滿足的條件,選擇先執行哪一個,將涉及最終的可能完成性、完成的程度。於是會有必須做出判斷選擇的「決策點」。同時在每個決策點上,也要同步再考慮多個可能的「下一步」。

透過這種方式,模型可以探索不同的思考路徑,並評估每一條路徑的潛力,而當發現某條路徑無效時,還能夠回溯並嘗試另一條路徑。


3. 思維樹(ToT) 的運作流程

主要包含三大程序:

程序一:分解 (Decomposition)
→分解:將一個複雜的問題分解為多個較小的、可管理的步驟/子任務。

程序二:生成與評估 (Generation & Evaluation)
→生成:針對每一個子任務,模型都會再生成多個可能的「下一步/分支」。
→評估:接續則需要對每一個分支進行自我評估,判斷哪些分支看起來更有希望,哪些則否。

程序三:回溯與選擇 (Backtracking & Selection)
→選擇:模型選擇最有希望的分支繼續進行。
→回溯:如果一條路徑最終導出無法進行下去(或錯誤)的結果,則模型回溯到前一個做選擇的決策點,重新選擇另一個分支繼續進行。長此反覆,直到找到一個可有效完成任務的路徑。


4. 思維樹(ToT) Prompt 模板的核心要素

要建立一個思維樹的 Prompt 模板,最好的做法是將完整的思考過程寫入模板,通常會包含以下指令:

(a) 角色設定與任務定義:明確告知模型其角色與任務。
(b) 分解指令:要求模型將問題分解為多個子步驟/任務。
(c) 多路徑生成指令:要求模型針對每個子步驟,生成多個(不只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或想法。
(d) 自我評估指令:要求模型對每一個想法進行簡短的評估,指出其優劣與潛在風險。
(e) 路徑選擇指令:要求模型根據評估結果,選擇最佳/最有潛力的一條路徑,並執行。
(f) 回溯指令:告知模型,如果所選路徑最終失敗,應回溯到前一個決策點,重新選擇一個新的路徑。


5. 思維樹(ToT) 的實務應用

一、使用時機
▪︎ 適合:規劃、專案排程、工具選型、含不確定性的多步任務、需要比較權衡的情境。
ex: 當問題有多個可能推理路徑,需要比較或探索。
ex: 當答案不是直觀的,需要拆分成多步驟思考。
ex: 當需要避免單一路徑偏差時(增加多樣性)。
▪︎ 不適合:單步問答、已知單一路徑的程序化任務。(思維樹將額外增加運行計算的實質及時間成本。)

二、可能誤區/注意事項
▪︎ 過度應用:
(1)思維樹過大、分支太多將增加計算成本。
(2)若應用於簡單任務,反而浪費資源。
▪︎評估驗證:
(1)若缺乏完善評估機制、評分標準不一致,可能產生更多錯誤答案。
(2)有些問題需要邏輯驗證,而非數量勝出。
▪︎ 虛假回溯:在沒有明確記錄選擇與執行歷程的情況下,回溯後仍舊選擇相同路徑,造成重複錯誤。 


6. 思維樹(ToT) Prompt模板設計練習

▪︎ Prompt:
旅遊規劃專家為客戶設計一個三天兩夜的親子日本自由行行程。

▪︎ 思維樹Prompt模板設計:

Stage 0.  角色與任務:
在這階段,確認(a) 角色設定與任務定義:
你是一個熱愛旅遊、且具備豐富日本旅行經驗(自由行&跟團both)的旅遊達人,並經常為家族規劃出國旅遊行程。現專職為「客製優質旅遊規劃師」,工作任務是為客戶設計一個三天兩夜的親子日本自由行行程。

Stage 1. 分解 (Decomposition):請將整個旅遊計畫分解為數個重要的子任務。
在這階段,要進行(b) 分解指令。
請注意,此任務需滿足以下考量:
(1) 短期:三天兩夜→交通方式(郵輪/飛機)→郵輪(起點/停靠點) v.s 飛機(航班/起降機場)
(2) 目的地:日本→地區(關東/關西/北海道/九州/沖繩…)
(3) 方式:自由行→交通方式(自駕/僱用司機/火車地鐵/巴士..)、住宿(b&b/飯店/民宿...)
(4) 參與者:親子→ 出遊行程主題(主題樂園/自然探索/人文...)、每日行程規劃(食衣住行...各項設施便利性)
(5) 出遊時機:四季/假期/寒暑...

Stage 2. 生成與評估 (Generation & Evaluation):請針對前列每項考量(as 子任務),請生成多個不同的選擇,並對每一個選擇進行簡短的優劣分析。
在這階段,需執行完成以下兩項指令:
(c) 多路徑生成指令:對於每個子任務,生成多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d) 自我評估指令:請針對每一個解決方案進行簡短評估,指出其優劣與潛在風險。

Stage 3. 選擇與理由 (Selection & Rationale):請根據前一階段的分析結果,選擇最佳方案並說明選擇理由。
在這階段,要進行(e) 路徑選擇指令:根據評估結果,選擇最優的或最有潛力的一條路徑繼續探索,在此說明理由{CoT),說明上需考慮「後續完成整個行程規劃並使之最佳方案的潛力」。另,也建議可加入「對比其他方案」的考量(not must)。

Stage 4. 其他考量與回溯
在這階段,需要請你更加審慎、多加考慮 (f)回溯指令:如果你在選定某路徑後,卻無法完成行程規劃,請記得回溯到當時的決策點,再重新選擇一個新的路徑。
並且,也請審慎考量所接收到的指令是否足夠使你做出完整行程規劃。若你評估無法,仍須其他資訊(ex: 旅遊人數、孩童人數、孩童年齡、旅遊目的、期待、預算...etc),請可提出要求追加獲取更多所需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3會員
319內容數
不是雞湯,但 是又如何 不是雞湯,但是 又如何
2025/08/13
第31天:保護性提示 (Protective Prompting) 之前已經學過「Safety & Ethical Considerations」(第21天的內容),那時提到了鑑於 LLM 的功能強大,必須給予安全性&倫理考量上的規範限制,避免 LLM 生成有害內容,包含: ▪︎ 偏見 (Bias
2025/08/13
第31天:保護性提示 (Protective Prompting) 之前已經學過「Safety & Ethical Considerations」(第21天的內容),那時提到了鑑於 LLM 的功能強大,必須給予安全性&倫理考量上的規範限制,避免 LLM 生成有害內容,包含: ▪︎ 偏見 (Bias
2025/08/12
第30天:提示壓縮 (Prompt Compression) 想像一個日常用戶與 AI的對話場景,用戶一口氣輸入一大篇長文/資訊/對話...etc.加上需求,希望得到解答。 按照我們已經算是相當熟悉的工作流程,應用程式在收到完整長篇內容後,會直接與任務需求打包成一個巨大的 Prompt,直接發送
Thumbnail
2025/08/12
第30天:提示壓縮 (Prompt Compression) 想像一個日常用戶與 AI的對話場景,用戶一口氣輸入一大篇長文/資訊/對話...etc.加上需求,希望得到解答。 按照我們已經算是相當熟悉的工作流程,應用程式在收到完整長篇內容後,會直接與任務需求打包成一個巨大的 Prompt,直接發送
Thumbnail
2025/08/11
第29天:Prompt Engineering 的「自我修正工作流 (Self-Correction Workflow)」 Prompt Engineering 的目標向來是讓 LLM 生成高品質的輸出內容,透過設計各種可以協助 LLM 更準確地掌握 Prompt 所要傳達的 Prompt模板、或
Thumbnail
2025/08/11
第29天:Prompt Engineering 的「自我修正工作流 (Self-Correction Workflow)」 Prompt Engineering 的目標向來是讓 LLM 生成高品質的輸出內容,透過設計各種可以協助 LLM 更準確地掌握 Prompt 所要傳達的 Prompt模板、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同時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26靠ChatGPT產生Decision Tree程式,現在我們來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從0開始 - 25示範了ChatGPT程式的能力,同時在AI說書 - 從0開始 - 26靠ChatGPT產生Decision Tree程式,現在我們來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邏輯,是幫助我們判斷事理的重要因子。本篇我們將從表述、系統、思維下手來探討如何透過邏輯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Thumbnail
邏輯,是幫助我們判斷事理的重要因子。本篇我們將從表述、系統、思維下手來探討如何透過邏輯來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Thumbnail
《超越AI的思考框架》聚焦決策與組織心智,強調思考品質提升。探討因果、反事實、限制等概念,旨在改進決策。內容基礎,對新手入門有助。提倡多元思維,拓展決策框架。雖深度不足,但與管理學理論相輔相成。
Thumbnail
《超越AI的思考框架》聚焦決策與組織心智,強調思考品質提升。探討因果、反事實、限制等概念,旨在改進決策。內容基礎,對新手入門有助。提倡多元思維,拓展決策框架。雖深度不足,但與管理學理論相輔相成。
Thumbnail
【線上工具】Xmind https://visionjie.com/6353 心智圖又稱邏輯地圖,是種將思維以圖像視覺的方式呈現,由中心向外擴展作樹狀階層式的思考方式,【Xmind】是介介最常用的心智圖工具,有單機版跟網頁版,除了繪製心智圖還有魚骨圖、步驟圖、階層圖等…而且有很多配色組合可以
Thumbnail
【線上工具】Xmind https://visionjie.com/6353 心智圖又稱邏輯地圖,是種將思維以圖像視覺的方式呈現,由中心向外擴展作樹狀階層式的思考方式,【Xmind】是介介最常用的心智圖工具,有單機版跟網頁版,除了繪製心智圖還有魚骨圖、步驟圖、階層圖等…而且有很多配色組合可以
Thumbnail
依作用後狀、象變化,將知識學問分類編序。
Thumbnail
依作用後狀、象變化,將知識學問分類編序。
Thumbnail
本文介紹「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CoT)的提問技巧,探討其如何影響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表現。由於「思維鏈」能使機器人模仿人類推理的過程,因此,建議在使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提示工程時加入類似「讓我們循序思考」等提示詞,以提高多步驟問題的解決能力。
Thumbnail
本文介紹「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CoT)的提問技巧,探討其如何影響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表現。由於「思維鏈」能使機器人模仿人類推理的過程,因此,建議在使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提示工程時加入類似「讓我們循序思考」等提示詞,以提高多步驟問題的解決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