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的甦醒:從視覺到儀式感
自從為生活強制按下暫停鍵,開始了第二個月的社群戒斷,想紀錄生活被舒展開來後的改變:
剛好最近接了一個幫織物配色的工作,在挑色、配色、調色的過程,發現自己的視覺變得更加敏銳,能辨別色彩的濃淡、光影的深淺,透過精準的描述來達到期望顏色,增加了一項專業技能。前一陣子還畫了顆素描橘子,有模有樣的。

不只如此,讓自己慢下來的這些時間,所有的感官也隨之變得更加細膩。開始越來越難忍受右邊微微有雜音的耳機;吃飯能不配著手機,只專注在眼前食物的味道;穿搭衣服時,也不再是隨意抓一件,而是會思考一天的行程,找出合適又舒適的服裝來搭配,為自己的日常增添一份儀式感。
有一天下班,騎車經過每天都會路過的田野小巷,看到天空整片的橘紅雲彩,將大地染上一層柔和的餘暉,感受到深深的喜悅,一種因為單純的美好而感到心靈震撼的喜悅,那天之後,下班路上都會背著傻瓜相機,隨時紀錄美好時刻。
生活為何變得更快樂,更具創造力?
還在持續的「空白」時間,目前意外地收穫了觀察與感受力的提升。過去碎片時間總是被社群餵養的資訊所填滿,而現在,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下班回到家嘗試製作能喚起愉悅感受的小物,比如將生活碎片剪貼成手帳,或是佈置一個裝滿快樂回憶的小鐵盒,他們都具有可以擴充、替換、方便攜帶的特性,可以隨時豐富碎片時間。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像是把我重塑了一遍,體會到我才是為自己創造快樂的個體,認真地活了,世界開始充滿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