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專案做得再完美,團隊卻沒什麼回應;會議裡拋出點子,得到的卻是沉默;甚至連上級對你的努力,也只是點點頭,沒有多餘的肯定。
很多主管跟我說,這種時候內心會冒出一句話:「是不是我不夠好?」
這正是職場裡最隱形、卻最消耗人的恐懼——怕自己不被需要,怕自己不被看見。
真正的認可,從不需要拼命證明
Leo是外商公司的一位部門主管。
他很努力,習慣把團隊所有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團隊臨時加班,他一定陪著;同事情緒不好,他第一個去安撫;甚至別部門丟來不合理的工作,他也硬著頭皮接下。
但漸漸地,他開始感到心力交瘁。更殘酷的是——即便這樣,他還是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因為上級對他的努力幾乎沒有表態。
這讓他掉進一個惡性循環:做得越多,越怕不夠;越怕不夠,越想證明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陷入「認同焦慮」?
這背後,其實不是工作能力的問題,而是「價值感」的議題。
很多高階主管之所以在職場裡焦慮,是因為內心一直在追尋外界的認同:
- 老闆一句「你做得很好」,像救命藥一樣
- 團隊的感謝,才讓自己覺得「值得」
- 對失落特別敏感,因為那像在印證「你不被需要」
但真相是——別人的反應,很多時候並不代表你有沒有價值,而是他們自身的狀態或困難。
四步建立內在認同感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陷在「怕不被看見」的迴圈,不妨試試這幾個練習:
- 重新定義沉默
當團隊沒有回應,不代表否定你。可能是需要時間消化,或他們有其他顧慮。請告訴自己:這不等於「我不重要」。 - 相信自己本來就有價值
嘗試在每天的行程結束時,問自己一句:「今天,我最值得肯定的一件事是什麼?」——先學會自我看見,而不是等別人給答案。 - 給別人空間,也給自己空間
當你放下「一定要被看見的證明」,你會發現團隊其實更自在地靠近你,因為他們不用「辛苦地證明價值」來換取你的信任。 - 養成「情感免疫力」
遇到拒絕或冷淡,不急著解讀為否定,而是練習分清:這是「他們的困難」,而不是「我的價值問題」。
你本就如山存在,需要隨風飄動
我常對高階主管說:
「你是值得被尊重和信任的,這跟績效報表無關。」
唯有當你真心相信這句話,才能不再用過度付出來證明自己。那時候,你的領導力也會變得更有力量——因為你帶的是安心,而不是焦慮。
職場裡,學會「相信自己有價值、值得被尊重」是一種領導力的成熟。
👉 你現在的狀態比較像:
A. 很需要別人認同,才能安心
B. 漸漸能給自己價值感
C. 已經能自在地相信「我本來就足夠」
👉 在留言區告訴我你的選擇吧。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幫忙 按讚 + 分享,給身邊需要提醒「放過自己」的朋友。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