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奇摩新聞的核心重點與關聯,快速理解肺癌風險及防護:
1. 不抽菸也可能罹肺癌
- 新聞來源:女人我最大、早安健康、中研院研究
- 主要原因:
- 飲食相關:
- 高溫烹調(炸、燒烤) → 產生自由基、致癌物質,損傷細胞 DNA。
- 高糖飲食(精緻澱粉、甜點、含糖飲料) → 為癌細胞提供能量,加速腫瘤生長。
- 加工肉類(香腸、臘肉、煙燻肉) → 形成亞硝胺,具致癌性。
- 環境污染:
- 多環芳香烴(PAHs)來自空氣污染、燃燒不完全的有機物或食物。
- 即使不吸菸,仍可能因環境或飲食累積致癌風險。
- 統計: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中,不抽菸者超過抽菸者,顯示隱形致病因子重要。
2. 吸菸與二手菸的危害
- 吸菸者:
- 肺癌風險是非吸菸者的 15~30 倍。
- 佔所有肺癌病例的 80~90%。
- 二手菸、三手菸:
- 配偶長期暴露 → 女性罹肺癌風險 3~3.4 倍。
- 家庭暴露率:約 35.6% 成年人,約 26% 青少年。
- 短暫暴露就可能增加心血管、呼吸道發炎風險,影響至少 3 小時。
- 毛小孩:
- 吸入或舔拭三手菸 → 罹癌風險 2~4 倍,貓咪口腔癌一年存活率 <16%。
3. 早期偵測與醫療建議
- 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 高風險族群可每 2 年檢查一次(吸菸者、肺癌家族史)。
- 較比傳統 X 光更能早期發現肺癌。
- 早期 vs 晚期存活率:
- 第 1 期肺癌:5 年存活率 ~90%
- 第 4 期肺癌:5 年存活率 ~10%
- 精準醫療:
- 研究找出「類晚期」亞型(C2),即便是早期表面癌,也有高復發風險。
- 男女致癌因子不同,未來可設計性別化治療策略。
4. 飲食與生活防護建議
- 優先均衡天然飲食:
- 多深色蔬菜、水果(抗氧化成分)。
- 優質蛋白:魚類、豆製品。
- 烹調方式低溫優先:
- 清蒸、水煮、燉煮,避免油炸、燒烤。
- 減少高糖與加工食品:
- 含糖飲料、糕點、速食、煙燻肉類。
- 戒菸與減少二手菸暴露:
- 室內全面禁菸,避免短暫接觸。
- 家庭成員及寵物健康都受益。
📌 結論:
肺癌不只是菸害問題,飲食與環境同樣關鍵。早期偵測、健康飲食、避免二手菸與高風險環境,是降低風險的核心策略。
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