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擁抱,
不是為了讓孩子變得堅強,
而是為了告訴他——你這樣,也可以被愛。
==
從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跟別人不太一樣。
我的手背上有明顯的疤,皮膚皺縮起來,有時癢,有時痛;耳朵裡戴著助聽器,跑跳的時候會掉,有時候根本聽不清楚老師在說什麼,只能看大家的反應猜題目。我不喜歡體育課,也怕音樂課。
但我從沒覺得「自己是壞掉的」,至少在家裡不是。
因為我媽從來沒讓我覺得,我哪裡不對。
她總是第一個笑出聲的人,也是第一個接住我情緒的人。
有一次,我才四歲,在浴室裡因為不想洗澡大哭、尖叫、亂踢。我聽不清楚她說什麼,只覺得整個世界都在放大。那時我的手還貼著醫院的白膠帶,撕下水一沖,像針扎進來。
我把肥皂打翻在地,然後濕淋淋地蹲著發抖。
她沒有罵我。
她只是蹲下來,脫下自己的拖鞋,也坐在濕濕的地板上,一把把我抱起來,用熱毛巾輕輕蓋住我發紅的手臂,邊哼歌邊說:「慢慢來,媽媽陪妳。」
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我這樣哭、這樣亂,也不會被丟下。
我媽從來不要求我做什麼。她知道我上學會怕,她就早起陪我吃早餐,幫我把制服用平;知道我聽不清楚,就在我耳邊重複念一遍功課,總是笑著說:「沒關係,再聽一次也不會少一塊肉啦!」
有時候,她甚至會把聲音講得太大,反而讓我覺得好笑。
我回她:「媽,我又不是聾子!」
她也不生氣,只說:「你不是聾子,但你是我的女兒,我希望你聽得清楚。」
我也曾經發過脾氣。
有一次因為同學嘲笑我助聽器,我回到家把它甩在地上,不肯戴。她撿起來,也沒責怪,只是抱著我說:「這東西不壞,是幫妳打開世界的鑰匙。我們不喜歡鑰匙的樣子,但不能關上門啊。」
我沒懂她那句話的意思,只是覺得——她沒有責怪我,就夠了。
我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不容易;
但她沒有因為那個「不容易」而退縮。
她也許不是什麼英雄母親,但她在我的生命裡,永遠是蹲得下來、坐得下來、放得下手上毛巾,只為了抱住我一次的人。
現在想起來,
我媽從來沒有說過:「妳一定會變得很厲害。」
她只說過:「女兒,平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