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史丹佛最開心的一堂課!心理學教授:「這6件事」很容易讓你持續快樂並獲得成功! | Women's Health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篇 Yahoo 奇摩新聞(轉載自 Women's Health)介紹了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艾瑪‧賽佩拉(Emma Seppälä)博士 的「快樂心理學」課程,核心觀點是:


👉 不是成功帶來快樂,而是快樂讓我們更成功。



🚫 為何只追求「成功」會讓人失衡?

  • 健康面:過勞、情緒耗弱、憤世嫉俗,甚至出現「去人格化」的不安感。
  • 工作面:過度加班反而降低專注力與生產力,滿意度下降。
  • 人際面:忽略同事與家人感受,導致關係緊張、互不信任。

✅ 「快樂 → 成功」的 6 大關鍵

  1. 活在當下,提升專注力 → 少多工,專心做一件事。
  2. 強化韌性,善用壓力 → 把壓力轉化成動力。
  3. 管理能量,而非硬撐意志力 → 重點在「能量管理」,不是拼時間。
  4. 學會放空,激發創意 → 大腦休息 = 靈感來源。
  5. 善待自己,練習自我慈悲 → 減少自責,提升內在穩定。
  6. 仁慈領導 → 領導不是強勢,而是同理與支持。

📊 研究數據

  • 快樂的人:學習更快、思考更靈活、生產力高 12%
  • 高效 ≠ 做更多,而是「用更少精力,做好對的事」。
  • 冥想、感恩練習 → 能提升專注、平靜,並放大生活中的幸福感。

✨ 總結

  • 陷阱:很多人為了未來的成功,不斷延遲幸福 → 結果快樂永遠遙不可及。
  • 轉念:先學會快樂,成功才會隨之而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運之星
7會員
501內容數
小說及閲讀筆記
幸運之星的其他內容
2025/08/27
這篇出自琅琅悅讀是松浦彌太郎的新書《50歲後我想這樣過》的重點書摘,核心訊息很清爽,給中年階段的人一些「重啟人生」的靈感。濃縮成幾個關鍵 takeaways: 🌱 人生 50 歲的轉折 如果能活到 80 或 100 歲,50 歲只是「前半場結束」。 這個階段不是衰退,而是 開始描繪自己人生
2025/08/27
這篇出自琅琅悅讀是松浦彌太郎的新書《50歲後我想這樣過》的重點書摘,核心訊息很清爽,給中年階段的人一些「重啟人生」的靈感。濃縮成幾個關鍵 takeaways: 🌱 人生 50 歲的轉折 如果能活到 80 或 100 歲,50 歲只是「前半場結束」。 這個階段不是衰退,而是 開始描繪自己人生
2025/08/27
這篇 琅琅悅讀《琅讀金句》 的重點摘要: 📌 核心金句 👉 擅長閒聊的人,會將數字引入對話,給人更高級的存在感。 數字能讓談話更具體、更有畫面感,也更容易引起對方的關注與共鳴。 📖 內容亮點 數字提升說服力 「睡前做腹肌訓練」 vs. 「睡前做 100 下腹肌訓練」
2025/08/27
這篇 琅琅悅讀《琅讀金句》 的重點摘要: 📌 核心金句 👉 擅長閒聊的人,會將數字引入對話,給人更高級的存在感。 數字能讓談話更具體、更有畫面感,也更容易引起對方的關注與共鳴。 📖 內容亮點 數字提升說服力 「睡前做腹肌訓練」 vs. 「睡前做 100 下腹肌訓練」
2025/08/27
我幫你把這篇 天下雜誌 書摘文章 的重點整理出來: 📌 文章核心觀念 為什麼賺了錢,還是不快樂? 很多人拼命賺錢,卻在過程中失去了 時間、健康、家人朋友關係。 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 拼命賺錢 → 忽略生活 → 用花錢補償 → 錢花光 → 再拼命賺錢。 真正的「致富」不只是錢,而是
2025/08/27
我幫你把這篇 天下雜誌 書摘文章 的重點整理出來: 📌 文章核心觀念 為什麼賺了錢,還是不快樂? 很多人拼命賺錢,卻在過程中失去了 時間、健康、家人朋友關係。 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 拼命賺錢 → 忽略生活 → 用花錢補償 → 錢花光 → 再拼命賺錢。 真正的「致富」不只是錢,而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追求財富和名望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最終影響生活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最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讓人生更快樂,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質量和數量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追求財富和名望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最終影響生活幸福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哈佛最長時間的研究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讓人生更快樂,還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質量和數量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養成『正面積極不易被挫折擊敗』的生活態度。透過作者馬丁·塞利格曼的例子和心理學觀點,探討樂觀者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優勢,並介紹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和習得性樂觀的模式。最後,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和感想,期望能啟發讀者相信自己、面對挑戰。
Thumbnail
本文談論如何養成『正面積極不易被挫折擊敗』的生活態度。透過作者馬丁·塞利格曼的例子和心理學觀點,探討樂觀者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優勢,並介紹塞利格曼的樂觀箴言和習得性樂觀的模式。最後,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和感想,期望能啟發讀者相信自己、面對挑戰。
Thumbnail
如何找出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請反思對你而言,什麼比財富更重要?你會不會因為過分在意財富或是名望而影響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它是如何影響的? 班.夏哈教授在本書教導讀者進行「完形練習」,以下這個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找出對自己而言,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請反思對你而言,什麼比財富更重要?你會不會因為過分在意財富或是名望而影響到自己的幸福感呢?如果是,它是如何影響的? 班.夏哈教授在本書教導讀者進行「完形練習」,以下這個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以下選取書中有關於助人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以下選取書中有關於助人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