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書卻看不完?淺談如何選到對的書,找到你閱讀的樂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個月原本要看的書籍是《80/20法則》,然而可惜的是我並沒有把書看完。

堆積如山的書,與生無可戀的臉

堆積如山的書,與生無可戀的臉


由於大腦「吃不下去」這本書,這篇文章想寫的是如何選書

 

目錄

1)為什麼買了這本書?

2)本書為什麼難讀?

3)如何選到對的書?

4)「讀書」vs「閱讀」:被動與主動的區別

5)結語:選對書,讓閱讀成為樂趣

 

1)為什麼買了這本書?

幾年前曾聽過「80/20法則」,加上這個月在書店時間倉促,光是看到書名就沒多做考慮,將這本書買下來了。以前看書的經驗告訴我,不管是多麼暢銷或是任何人推薦的好書,在購書之前務必「閱讀過書的內容」,否則很有可能抱回家的是你不想看的書,而本次的經驗再次驗證,最好是不要跳過這個步驟。

 

2)本書為什麼難讀?

本書分為多個章節,每個章節再分為零散的小主題,大部分以短篇幅闡述一個新的概念。這種零碎的結構,讓我在閱讀時感到吃力。此外在每個小主題結束前,作者多數會提出一個提問式結語,例如:「你想要成為勤奮的A或是懶惰的B?」,這類重複的論述方式,漸漸讓我對本書失去了興趣。


3)如何選到對的書?

如果你也曾經歷過買書後不想看完,或是興起買了許多書卻擱置著沒動力看, 或許可以不要歸咎為缺乏意志力或耐心,要避免這種自我打擊的解決方法,就是買書前「務必先閱讀過那本書」。


青年小心翼翼的翻開書頁,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他今年唯一「閱讀」的一本書。

青年小心翼翼的翻開書頁,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他今年唯一「閱讀」的一本書。


再次強調選書的重點就是要試讀。可以的話至少看個25頁左右,讀完後如果覺得:「還不錯」或好奇「它接著說什麼?」,此類的閱讀感受,那這本書就可以考慮將它帶回家,再用最簡單和容易執行的方法,將那本書按自己的步調看完。(延伸閱讀:原子習慣的重點筆記)。

至於要如何快速的瀏覽書籍?首先,可以先看標題作者簡介書背摘要內頁的目錄、接著就是書本的內容

 

4)讀書閱讀的區別

書堆中苦惱的男孩:「昨天看的動漫,為什麼主角就死了呢?」 vs  字行間微笑的女孩:「我的書本裡沒有數學題,只有王子為公主編制的星空。」

書堆中苦惱的男孩:「昨天看的動漫,為什麼主角就死了呢?」 vs 字行間微笑的女孩:「我的書本裡沒有數學題,只有王子為公主編制的星空。」


寫完論文人生重獲自由接著踏入職場後,去誠品閱讀也成了我的生活習慣。喜歡閱讀的原因,並非因為我「讀書」特別厲害,除了因I人的性格以外,我想這當中還有個重要的因素是,我認為「讀書」與「閱讀」是有所區別的,由此閱讀對我來說不是折磨,或可以說是有趣。

 

什麼是「讀書」?

我們從小到大接觸到的「讀書」,多數時候是體制下的被動行為。作為學生時,讀書是為了應付考試、完成作業或取得學位。該讀什麼書、什麼時候讀,很多時候都是由學校或老師規定的。所以,無論是否有興趣,我們在讀的是「需要」讀的書,這也讓我們也學會了「讀書很痛苦」,因為在做的是「應該做的事」,而非發自內心想要做的事

 

什麼是閱讀

閱讀,可以是個人化的主動行為。無論是新聞、網路文章、小說、雜誌或學術期刊,我們可以選擇任何有興趣的內容,不受體制或規定的約束。閱讀,是出於自願與好奇心、尋找特定的資訊、探索興趣,或純粹為了娛樂,目的是由你自己定義的

因此從體制性框架的角度可以看到,大部分時候「讀書是被動的」,而「閱讀是主動的」。雖然,這並非絕對。一個學生在體制內也能主動地讀書,並從中找到樂趣;同樣的,個人也可能被動地瀏覽網路文章而沒有任何思考。

幸好,我們終究會離開被社會規範的「讀書體制」。不再受體制束縛的時候,要「讀什麼書」或是「閱讀什麼雜誌」,都是自由的。

可惜的是畢業後,我們對「讀書」仍保有「讀書是為了考試」的既定認知,「讀書很痛苦」對部分的人來說已根深蒂固。

殊不知,我們真正不想參與的,或是體制所強加的讀書方式,而不是「閱讀」本身。

 

吃不下去時,就換本新書

有時候,我們想學新的知識例如投資理財,找了許多書名很厲害的書,但是看了沒幾頁,就感覺看不下去了。或許你會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理解能力不夠,但我想有時也並非是個人問題。這也有可能是書籍本身的翻譯很硬、作者的論述、撰寫方式、風格、或是跨領域的書籍,專業名詞看起來很嚇人。

這時候同樣的放下這本厲害的必讀書、暢銷書,當同樣的主題換個不同的書來看時,閱讀的體驗可能就不同了。

其實,有可能閱讀並不無聊,只是你需要找到大腦「吃得下去」的書而已。

 

5)結語:選對書,讓讀書成為樂趣

看書,終究是場個人體驗,如同別人說好吃的東西,未必合你的胃口

什麼才是好書?別人推薦的書不是,暢銷書不是,「你喜歡看的,對你有幫助的才是。

文末,希望我對「讀書」與「閱讀」的觀點能對你有所啟發,也希望來自「小草的書房」的書評,能成為你閱讀的開啟鍵,不管是網路試讀,或者是個人比較推薦的實體書閱讀,都希望你可以去實際體驗,找到你有興趣看的書。

本文純粹分享我的閱讀方法與心得,如果有任何想法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草的沙龍
7會員
21內容數
這裡分享推薦書的筆記和讀後心得, 讓你快速了解書中的精華。
小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31
本書是David Goggins 的自傳,記錄了他悲慘的童年、作弊的求學生涯,以及如何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成為海豹突擊隊隊員的勵志故事。Goggins 的堅韌源於他對抗恐懼的決心和永不放棄的精神。讀者可以學習他的「餅乾罐」方法,以及問責鏡等自我激勵法,在面對挑戰時能堅持下去。
2025/07/31
本書是David Goggins 的自傳,記錄了他悲慘的童年、作弊的求學生涯,以及如何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成為海豹突擊隊隊員的勵志故事。Goggins 的堅韌源於他對抗恐懼的決心和永不放棄的精神。讀者可以學習他的「餅乾罐」方法,以及問責鏡等自我激勵法,在面對挑戰時能堅持下去。
2025/07/29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 股票代碼:MU),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存儲晶片製造商。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光科技的公司業務、關鍵人物、歷史事件、最新動態以及財務狀況和未來展望,並分析其在AI趨勢下的投資潛力。
2025/07/29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 股票代碼:MU),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存儲晶片製造商。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光科技的公司業務、關鍵人物、歷史事件、最新動態以及財務狀況和未來展望,並分析其在AI趨勢下的投資潛力。
2025/07/29
美超微電腦(SMCI)股價在2024年經歷大幅震盪,年初受AI需求帶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但隨後卻因興登堡研究公司做空報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職等負面事件,股價暴跌。
2025/07/29
美超微電腦(SMCI)股價在2024年經歷大幅震盪,年初受AI需求帶動股價創下歷史新高,但隨後卻因興登堡研究公司做空報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職等負面事件,股價暴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工具書可能需要一些技巧,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一些建議,從拆解目標到讀書的氛圍,都會讓你更容易培養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Huang Jyun-Lin 發問: 󠀠 "" 󠀠 每次有人分享看書的訣竅,都說:「不要看完整本書」、「挑選有興趣的部分看」。但只要我嘗試這樣做,都會很不舒服: 󠀠 擔心會不會有什麼更深刻的知識我沒吸收、 可能漏掉作者想傳達的地方? 以及,沒看完整本書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網路文章因為SEO考量,字數會控制在2000 字左右,內容過於零碎,包含的「知識點」有限,只算是片段的資訊。也許適合作為聊天、談話的主題或刺激想法的引子,但不足以構築成完整的知識。書籍的架構與篇幅加上完整的脈絡敘述與作者觀點,才能夠把片段的資訊相互連結,導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產生進一步的洞察。
Thumbnail
網路文章因為SEO考量,字數會控制在2000 字左右,內容過於零碎,包含的「知識點」有限,只算是片段的資訊。也許適合作為聊天、談話的主題或刺激想法的引子,但不足以構築成完整的知識。書籍的架構與篇幅加上完整的脈絡敘述與作者觀點,才能夠把片段的資訊相互連結,導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與產生進一步的洞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