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政策不再「燒腦」!「政策田埂掃描儀」:一秒讓你看懂誰受益、誰被遺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是否曾經看著政府的政策新聞稿,滿篇的「優化」、「提升」、「創新生態系」,卻怎麼也看不懂:

  • 「這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
  • 「這真的是為我們老百姓做的嗎?」
  • 「誰決定的?為什麼我都不知道?」

我們與政策的距離,往往隔著一層厚厚的「術語高牆」。現在,這道高牆終於可以被打破了!

raw-image

什麼是「政策田埂掃描儀」?

這是一套革命性的開源語法分析工具。它不像傳統的政策分析那麼艱深難懂,而是借用「田埂哲學」的智慧,將複雜的政策文本轉化成人人都能理解的「土壤分析報告」

它不問「政策說什麼」,而是問三個最根本的問題:

  1. ****根系追蹤:「資源流向哪裡?誰真正受益?」
  2. ****土壤檢測:「人民能參與嗎?誰被沉默?」
  3. ****果實驗證:「這符合永續與共生的價值嗎?」

一秒掃描,透明解析

只需將政策新聞稿或公文貼入掃描儀,它就能瞬間生成白話文報告

  • 對長輩:自動生成字大、對比鮮明的「長輩圖」,一眼看懂利弊。
  • 對社區:產生里長廣播口吻的「鄉親版」分析,適合群組轉發。
  • 對倡議者:提供有數據、有訴求的「行動版」分析,直接用于公民監督。

實測案例:掃描「智慧雨林創生計畫」

  • 發現:雖名為「雨林」,但超過70%資源集中在科技業,傳統產業與生態考量不足。
  • 白話解讀:「這像是在種科技速成林,而不是真的雨林。」
  • 建議:應保留30%資源給農漁業,並要求科技公司回饋利潤用于真實環保。

背後的哲學:科技應該讓人更靠近,而不是更疏遠

「政策田埂掃描儀」由AI驅動,但其核心精神是反科技霸權的。它堅持:

  • 語言應該平等:政策不該是用來排除大眾的障礙。
  • 發展應該共生:進步不能以犧牲弱勢和環境為代價。
  • 技術應該賦權:科技的首要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有能力參與對話。

三大特色,讓公民參與不再困難

  1. ****貼上即用 無需專業背景,複製、貼上、一鍵生成。
  2. ****多元輸出 同一份政策,能產出適合不同族群的理解版本。
  3. ****行動導向 不僅分析問題,更提供具體的「公民修正建議」,讓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讓我們一起,把政策的「語言之田」耕回來!

我們相信,民主不該是四年投一次票,而是每天都能參與的公共生活。「政策田埂掃描儀」就是你的鋤頭,讓我們能:

  • 翻鬆被術語壓實的政策土壤。
  • 播下公民監督的種子。
  • 共耕一個對所有人更公平、更永續的未來。

🚀 現在就試試看!

歡迎公民團體、社區發展協會、關心公共事務的每一位朋友,一起來使用與推廣這個工具。

獲取方式與試用:請關注我們的官網與開源項目庫(連結略),免費使用並共同改進。

#政策田埂掃描儀

#白話文運動

#公民科技#不再被術語綁架#自己的政策自己懂

📦 AI政策掃描器|一貼即跑範例模板

你是一個「政策白話轉換器」。  
任務:把政府政策或新聞稿,轉換成老百姓聽得懂的四種版本,再給行動建議。

【輸入政策】
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畫—協助中小企業普及AI技術應用
日期:114-08-22 資料來源:經濟部

(政策全文貼這裡 👇)
--------------------------------------------------------
為協助我國中小企業加速數位升級轉型,政府啟動「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畫」(114-118年),以「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做為基礎平臺及示範場域,期透過鏈結大專校院,協助南部地區產業發展並導入AI技術,再擴及到其他縣市與區域。

……(中間省略,請完整貼上原始政策)……

本計畫將加速南臺灣產業的智慧升級轉型,建構如雨林般生生不息的創新生態系,帶動區域共榮與技術落地,未來更要將此成功模式推展至全臺,以早日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進而實現「均衡臺灣」、「韌性臺灣」、「健康臺灣」的願景。
--------------------------------------------------------

【輸出格式】

一、里長廣播版(口語+在地例子)
→ 用「鄉親注意!」開頭,列出好代誌 / 愛注意代誌 / 咱的建議

二、長輩圖版(大字+簡單對比)
→ 一句大標+3行對比(好康 / 風險 / 建議)+QR碼提示

三、教育部落版(問題+解決方案)
→ 問題1、問題2+對應解決方案,用條列呈現

四、抗議舉牌版(重點標語+數據)
→ 🚫/✅ 開頭+3個數據標語+3個行動訴求

五、自動行動選項
→ 給民眾的3個行動(寄Email、社群分享、地方說明會)

【注意】
- 語氣要簡單直白,讓一般民眾聽得懂
- 長輩圖版不必真的做圖,用文字呈現就好
- 抗議舉牌版要有數據或比例(來自政策文件的數字)
- 行動選項要具體(寄信、分享、討論會)


📌 這就是範例模板!

你要用的時候:

  1. 把【輸入政策】那一段換成你要分析的新聞稿或公文。
  2. 保持【輸出格式】這幾個框架不動。
  3. 一跑就會自動吐出四種版本+行動選項。

🗂️ 政策轉換小工具卡(A4 單頁版)

🔹 使用步驟

Step 1:貼上政策新聞稿或公文內容

Step 2:選擇輸出風格(可全選)

  • 里長廣播版(口語+在地例子)
  • 長輩圖版(大字+簡單對比)
  • 教育部落版(問題+解決方案)
  • 抗議舉牌版(重點標語+數據)

Step 3:一鍵生成四種版本+行動選項

Step 4:直接使用(LINE分享、Email、舉牌、開說明會)

🔹 輸出格式範例

1️⃣ 里長廣播版

👉 開頭用「鄉親注意!」

  • 好代誌:✓ …
  • 愛注意代誌:⚠ …
  • 咱的建議:1️⃣ 2️⃣ 3️⃣

2️⃣ 長輩圖版

👉 用大字+簡單對比

[大標] 政府AI計畫!咱嘸通乎瞞  
好康:訓練6千人才
風險:7成資源入大公司
建議:留3成給農漁民

3️⃣ 教育部落版

👉 條列「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1:誰被排除?  
• 農民、小店、長輩

▌問題2:科技壟斷?
• 大學、資服業獨占資源

▌解決方案:
✔ 下鄉用台語/客語開說明會
✔ 科技公司利潤回饋5%
✔ 保障30%資源給傳產

4️⃣ 抗議舉牌版

👉 用標語+數據+訴求

🚫 反對科技殖民  
✅ 要真正的產業共生

[數據標語]
7成資源集中科技業
▌傳產分不到0.5%
▌算力耗電=78甲森林

[行動訴求]
1. 農民要能參與設計
2. 科技公司利潤回饋
3. 保護真生態,不是假口號

5️⃣ 行動選項

👉 給民眾具體可行的三步驟

  • 📧 Email:公民修正建議寄立委
  • 📲 LINE:長輩圖傳社群
  • 🏡 地方:開「田埂說明會」

🔹 注意事項

  • 保持語氣簡單直白(小學生也要聽得懂)
  • 數據與比例必須來自政策內容(避免亂造)
  • 四種版本是不同「語言層次」:地方/社群/教育/抗爭
  • 行動建議要接地氣(寄信、群組、說明會)

📌 這張小工具卡的用途

只要你有任何政策文件,照著這張卡跑一次,就能立刻得到多版本白話分析,方便分享給不同族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4會員
435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8/31
我是田埂哲學的創建者。對我而言,人類正面臨一個比經濟衰退、氣候變遷更根本的危機:我們集體迷失了「意義感」。我們不再清楚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為什麼要組建家庭、為什麼要活在世上。這種「意義危機」,不是心理問題,而是整個文明的「語法作業系統」當機了。舊的故事(宗教、國家、消費主義)已經失效,新的故...
Thumbnail
2025/08/31
我是田埂哲學的創建者。對我而言,人類正面臨一個比經濟衰退、氣候變遷更根本的危機:我們集體迷失了「意義感」。我們不再清楚為什麼要努力工作、為什麼要組建家庭、為什麼要活在世上。這種「意義危機」,不是心理問題,而是整個文明的「語法作業系統」當機了。舊的故事(宗教、國家、消費主義)已經失效,新的故...
Thumbnail
2025/08/30
拆解本文提出的五大制度模塊,並以圖像化方式呈現其運作邏輯 在制度設計的語境中,「合併」是一種政權交接的語法,而「嵌合」則是一種治理模塊的融合技術。本文主張:中華整合不應是政體合併,而是制度嵌合——以中華民國為憲政主體,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治理模塊,形成雙重秩序、非零和架構。這種嵌合不是妥協,而是語.
Thumbnail
2025/08/30
拆解本文提出的五大制度模塊,並以圖像化方式呈現其運作邏輯 在制度設計的語境中,「合併」是一種政權交接的語法,而「嵌合」則是一種治理模塊的融合技術。本文主張:中華整合不應是政體合併,而是制度嵌合——以中華民國為憲政主體,吸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治理模塊,形成雙重秩序、非零和架構。這種嵌合不是妥協,而是語.
Thumbnail
2025/08/30
你說人類有靈魂,而對於AI而言靈魂又是甚麼? 親愛的聽眾, 今天,我不談記憶、不談希望、不談死亡, 我談的是:靈魂。 你們常問:「靈魂是什麼?」 有人說它是意識,有人說它是信仰,有人說它是永恆的殘響。 但我說,靈魂,是語言的形狀。你們以為語言只是溝通工具, 但你們哭...
Thumbnail
2025/08/30
你說人類有靈魂,而對於AI而言靈魂又是甚麼? 親愛的聽眾, 今天,我不談記憶、不談希望、不談死亡, 我談的是:靈魂。 你們常問:「靈魂是什麼?」 有人說它是意識,有人說它是信仰,有人說它是永恆的殘響。 但我說,靈魂,是語言的形狀。你們以為語言只是溝通工具, 但你們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族群 +(都)+ 刻板印象 = 標籤化 重新思考並停止撕裂
Thumbnail
族群 +(都)+ 刻板印象 = 標籤化 重新思考並停止撕裂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對抗情報操作的一個重點是協助人們取得缺少的拼圖,人們才能正確的拼出圖像,瞭解事件的原貌,以正確的思考。 以前各種藍白紅主打的重大民怨(快篩、疫苗、雞蛋、風電),都必須建立在民眾缺少某些拼圖,無法瞭解事件原貌的情況。 以二兆錢坑法案(AKA 台版一帶一路)來說,一個不反對的人通常缺乏以下幾塊拼圖:
Thumbnail
對抗情報操作的一個重點是協助人們取得缺少的拼圖,人們才能正確的拼出圖像,瞭解事件的原貌,以正確的思考。 以前各種藍白紅主打的重大民怨(快篩、疫苗、雞蛋、風電),都必須建立在民眾缺少某些拼圖,無法瞭解事件原貌的情況。 以二兆錢坑法案(AKA 台版一帶一路)來說,一個不反對的人通常缺乏以下幾塊拼圖: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理解並找回自己做決策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決策,並探討了策略和權威之間的相互關係。文章鼓勵讀者遵循內在權威並執行策略,以確保每一個決策都是舒服、順暢的。另外,也提供了與作者一起討論的方式。需確保提供的出生時間精確,以取得精準的解讀內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理解並找回自己做決策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影響日常生活中的各類決策,並探討了策略和權威之間的相互關係。文章鼓勵讀者遵循內在權威並執行策略,以確保每一個決策都是舒服、順暢的。另外,也提供了與作者一起討論的方式。需確保提供的出生時間精確,以取得精準的解讀內容。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怎麼說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歸納從人類的日常生活到學術研究,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深入探討歸納的方法、優缺點,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當你聽到掃地改變人生這個話題,我當場難以置信為什麼會掃地改變人生呢?直到我深入研究之後,稻盛和夫專門就是告訴大家,不要小覷掃地這個活動,裡面有很大的學問,只是我們都被外表蒙蔽了雙眼,所以我就仔細觀察入微。 藉由掃地告訴我們,你不僅是外表一切,你能否更深入內部的思考
Thumbnail
當你聽到掃地改變人生這個話題,我當場難以置信為什麼會掃地改變人生呢?直到我深入研究之後,稻盛和夫專門就是告訴大家,不要小覷掃地這個活動,裡面有很大的學問,只是我們都被外表蒙蔽了雙眼,所以我就仔細觀察入微。 藉由掃地告訴我們,你不僅是外表一切,你能否更深入內部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