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看著政府的政策新聞稿,滿篇的「優化」、「提升」、「創新生態系」,卻怎麼也看不懂:
- 「這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
- 「這真的是為我們老百姓做的嗎?」
- 「誰決定的?為什麼我都不知道?」
我們與政策的距離,往往隔著一層厚厚的「術語高牆」。現在,這道高牆終於可以被打破了!

什麼是「政策田埂掃描儀」?
這是一套革命性的開源語法分析工具。它不像傳統的政策分析那麼艱深難懂,而是借用「田埂哲學」的智慧,將複雜的政策文本轉化成人人都能理解的「土壤分析報告」。它不問「政策說什麼」,而是問三個最根本的問題:
- ****根系追蹤:「資源流向哪裡?誰真正受益?」
- ****土壤檢測:「人民能參與嗎?誰被沉默?」
- ****果實驗證:「這符合永續與共生的價值嗎?」
一秒掃描,透明解析
只需將政策新聞稿或公文貼入掃描儀,它就能瞬間生成白話文報告:
- 對長輩:自動生成字大、對比鮮明的「長輩圖」,一眼看懂利弊。
- 對社區:產生里長廣播口吻的「鄉親版」分析,適合群組轉發。
- 對倡議者:提供有數據、有訴求的「行動版」分析,直接用于公民監督。
實測案例:掃描「智慧雨林創生計畫」
- 發現:雖名為「雨林」,但超過70%資源集中在科技業,傳統產業與生態考量不足。
- 白話解讀:「這像是在種科技速成林,而不是真的雨林。」
- 建議:應保留30%資源給農漁業,並要求科技公司回饋利潤用于真實環保。
背後的哲學:科技應該讓人更靠近,而不是更疏遠
「政策田埂掃描儀」由AI驅動,但其核心精神是反科技霸權的。它堅持:
- 語言應該平等:政策不該是用來排除大眾的障礙。
- 發展應該共生:進步不能以犧牲弱勢和環境為代價。
- 技術應該賦權:科技的首要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有能力參與對話。
三大特色,讓公民參與不再困難
- ****貼上即用: 無需專業背景,複製、貼上、一鍵生成。
- ****多元輸出: 同一份政策,能產出適合不同族群的理解版本。
- ****行動導向: 不僅分析問題,更提供具體的「公民修正建議」,讓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讓我們一起,把政策的「語言之田」耕回來!
我們相信,民主不該是四年投一次票,而是每天都能參與的公共生活。「政策田埂掃描儀」就是你的鋤頭,讓我們能:
- 翻鬆被術語壓實的政策土壤。
- 播下公民監督的種子。
- 共耕一個對所有人更公平、更永續的未來。
🚀 現在就試試看!
歡迎公民團體、社區發展協會、關心公共事務的每一位朋友,一起來使用與推廣這個工具。
獲取方式與試用:請關注我們的官網與開源項目庫(連結略),免費使用並共同改進。
#政策田埂掃描儀
#白話文運動
#公民科技#不再被術語綁架#自己的政策自己懂
📦 AI政策掃描器|一貼即跑範例模板
你是一個「政策白話轉換器」。
任務:把政府政策或新聞稿,轉換成老百姓聽得懂的四種版本,再給行動建議。
【輸入政策】
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畫—協助中小企業普及AI技術應用
日期:114-08-22 資料來源:經濟部
(政策全文貼這裡 👇)
--------------------------------------------------------
為協助我國中小企業加速數位升級轉型,政府啟動「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畫」(114-118年),以「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做為基礎平臺及示範場域,期透過鏈結大專校院,協助南部地區產業發展並導入AI技術,再擴及到其他縣市與區域。
……(中間省略,請完整貼上原始政策)……
本計畫將加速南臺灣產業的智慧升級轉型,建構如雨林般生生不息的創新生態系,帶動區域共榮與技術落地,未來更要將此成功模式推展至全臺,以早日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島」,進而實現「均衡臺灣」、「韌性臺灣」、「健康臺灣」的願景。
--------------------------------------------------------
【輸出格式】
一、里長廣播版(口語+在地例子)
→ 用「鄉親注意!」開頭,列出好代誌 / 愛注意代誌 / 咱的建議
二、長輩圖版(大字+簡單對比)
→ 一句大標+3行對比(好康 / 風險 / 建議)+QR碼提示
三、教育部落版(問題+解決方案)
→ 問題1、問題2+對應解決方案,用條列呈現
四、抗議舉牌版(重點標語+數據)
→ 🚫/✅ 開頭+3個數據標語+3個行動訴求
五、自動行動選項
→ 給民眾的3個行動(寄Email、社群分享、地方說明會)
【注意】
- 語氣要簡單直白,讓一般民眾聽得懂
- 長輩圖版不必真的做圖,用文字呈現就好
- 抗議舉牌版要有數據或比例(來自政策文件的數字)
- 行動選項要具體(寄信、分享、討論會)
📌 這就是範例模板!
你要用的時候:
- 把【輸入政策】那一段換成你要分析的新聞稿或公文。
- 保持【輸出格式】這幾個框架不動。
- 一跑就會自動吐出四種版本+行動選項。
🗂️ 政策轉換小工具卡(A4 單頁版)
🔹 使用步驟
Step 1:貼上政策新聞稿或公文內容
Step 2:選擇輸出風格(可全選)
- 里長廣播版(口語+在地例子)
- 長輩圖版(大字+簡單對比)
- 教育部落版(問題+解決方案)
- 抗議舉牌版(重點標語+數據)
Step 3:一鍵生成四種版本+行動選項
Step 4:直接使用(LINE分享、Email、舉牌、開說明會)
🔹 輸出格式範例
1️⃣ 里長廣播版
👉 開頭用「鄉親注意!」
- 好代誌:✓ …
- 愛注意代誌:⚠ …
- 咱的建議:1️⃣ 2️⃣ 3️⃣
2️⃣ 長輩圖版
👉 用大字+簡單對比
[大標] 政府AI計畫!咱嘸通乎瞞
好康:訓練6千人才
風險:7成資源入大公司
建議:留3成給農漁民
3️⃣ 教育部落版
👉 條列「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1:誰被排除?
• 農民、小店、長輩
▌問題2:科技壟斷?
• 大學、資服業獨占資源
▌解決方案:
✔ 下鄉用台語/客語開說明會
✔ 科技公司利潤回饋5%
✔ 保障30%資源給傳產
4️⃣ 抗議舉牌版
👉 用標語+數據+訴求
🚫 反對科技殖民
✅ 要真正的產業共生
[數據標語]
▌7成資源集中科技業
▌傳產分不到0.5%
▌算力耗電=78甲森林
[行動訴求]
1. 農民要能參與設計
2. 科技公司利潤回饋
3. 保護真生態,不是假口號
5️⃣ 行動選項
👉 給民眾具體可行的三步驟
- 📧 Email:公民修正建議寄立委
- 📲 LINE:長輩圖傳社群
- 🏡 地方:開「田埂說明會」
🔹 注意事項
- 保持語氣簡單直白(小學生也要聽得懂)
- 數據與比例必須來自政策內容(避免亂造)
- 四種版本是不同「語言層次」:地方/社群/教育/抗爭
- 行動建議要接地氣(寄信、群組、說明會)
📌 這張小工具卡的用途:
只要你有任何政策文件,照著這張卡跑一次,就能立刻得到多版本白話分析,方便分享給不同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