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手段當成目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國中生嗆老師,又衍生出打罵教育跟愛的教育的爭議。留言其實把問題都說出來了,可是有意義的留言都被淹沒,很可惜。


以前威權老師管教下,學生的確不可能這樣嗆老師。不過就是一種恃強淩弱,學生不去嗆老師,轉過頭來打比他弱小的學生,有比較好?學生畢業以後烙人來校門口蓋布袋老師有比較好?問題一直都在,不要以為過去資訊不流通,所以就不存在問題!也同樣的,不要因為現在資訊流通,就認為情況比過去還要嚴重


反對體罰,但是我沒那麼聖人,我也會想打人。我支持愛的教育,可是我也沒那麼偉大,因為愛的教育執行起來常常像個屁。這就是現場與實務的差別,那些專家真正面臨問題學生,也沒那麼厲害!你真的有本事對一個學生嘔心瀝血,那第二個?第三個?你有多少心力面對處理不完的學生。

公司上班也一樣,道理是道理,執行是執行!無法執行的就算是真理都是屁。為什麼那麼多專家學者輔導企業都失敗,現實不是那麼美好的,會去上專家課的學生都是上進、有潛力、有想法的學生,來到現場面臨的是知識水平落差極大、生活背景不同、或是根本不想改變的人。你以為你說人話,別人覺得你說的是屁話。


方法不會適用於每個人,尤其是生活背景落差很大的人


以前參與社團的時候,一直覺的"執行"很重要,主旨跟目的是敷衍照抄的屁話!長大之後才發現,主旨目的才是重點,因為執行方法可以千變萬化,跟法律一樣,只要"目的"不對,執行方法制定的再明確,都有無數個漏洞能鑽。


愛的教育是執行方法,不是目的!打罵體罰是執行方法,不是目的。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段,但不要把手段當成目的。


愛得教育,弄不好就是情勒,就是用上位者的道德光環去灌輸觀念。打罵弄不好就是暴力,拳頭大的人說話就是道理。目的很難傳承,但是手段很容易模仿。


迎新活動,為了訓練大家表達能力、自我介紹、展現自己,會安排一些破冰活動。破冰活動難免會有一些肢體接觸。隔年,只剩下破冰活動與肢體接觸。再隔年,只剩下肢體接觸。再隔年,變成學長姊看上哪個學弟妹示範肢體接觸。再來,變成卡油肢體接觸。

原本的新生依舊害羞,原本的自我表達訓練已經消失,只剩下活潑的同學和玩的開心的學長姐與一群覺得不舒服被迫參加的學員和認同"原來以後可以這樣玩"的學員。


手段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達成目的了嗎

吵鬧的時候,你的目的是停止吵鬧。打一頓就停止了!粗暴有效!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讓他學習控制情緒,了解在不同的場合裡應該要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問題,那就不是打一頓能解決的。


認為打罵就可以教好所有小孩的人就跟認為愛的教育適用全部小孩差不多天真。

雖然這樣說也是幹話,如果打罵的目的是讓人聽話,那學習到的就是讓人聽話就要打別人。可是愛的教育如果連第一階段"讓人聽話"都做不到,那終究也會變成笑話

這本身就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不要把手段當成目的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79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9/01
每天做一點做一點,忽然有一天他就好了! 還記得4月PO的迷你電漿拋光機的雛型嗎?測試後修改了一下電路,就幫他準備了比較正式的外型。這次升級用3D列印製造! 這次改善了電路,增加了1.拋光時間設定 2.拋光停止按鈕 3.緊急停止按紐 4.手動升降開關 5.提升安全性,設備外觀上也趨於完整,是一台可
Thumbnail
2025/09/01
每天做一點做一點,忽然有一天他就好了! 還記得4月PO的迷你電漿拋光機的雛型嗎?測試後修改了一下電路,就幫他準備了比較正式的外型。這次升級用3D列印製造! 這次改善了電路,增加了1.拋光時間設定 2.拋光停止按鈕 3.緊急停止按紐 4.手動升降開關 5.提升安全性,設備外觀上也趨於完整,是一台可
Thumbnail
2025/08/27
小孩暑假要上暑輔,每天都說不想上學,暑假為什麼還要上學?某一天問我:『難道妳都不會不想去上班嗎?』老實說,還真的不會。沒事就想去上班。 有人問創業的好處是什麼?老實說壓力絕對比上班大,休息時間比上班少,更悲慘的是,賺的錢可能比上班還少,賠錢的機率很大。那為什麼想創業?我一時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2025/08/27
小孩暑假要上暑輔,每天都說不想上學,暑假為什麼還要上學?某一天問我:『難道妳都不會不想去上班嗎?』老實說,還真的不會。沒事就想去上班。 有人問創業的好處是什麼?老實說壓力絕對比上班大,休息時間比上班少,更悲慘的是,賺的錢可能比上班還少,賠錢的機率很大。那為什麼想創業?我一時還真的回答不出來。
2025/08/07
價值觀這個東西真的很難說,男生女生都一樣,有時候在乎的不是表面的東西,而是那種自己都不一定說的出來的感覺。 省錢的人不一定沒錢,至少我認識一大票摳的人、省錢的人都超有錢,花錢大方的那種反而比較窮。所以關鍵不是錢,而是一種對錢的態度問題,金錢觀的問題。往小的說,有些人不願意叫外賣,出門一趟可以解
2025/08/07
價值觀這個東西真的很難說,男生女生都一樣,有時候在乎的不是表面的東西,而是那種自己都不一定說的出來的感覺。 省錢的人不一定沒錢,至少我認識一大票摳的人、省錢的人都超有錢,花錢大方的那種反而比較窮。所以關鍵不是錢,而是一種對錢的態度問題,金錢觀的問題。往小的說,有些人不願意叫外賣,出門一趟可以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老師可能會需要改進的地方 : 尊重學生:老師應該尊重所有學生,避免針對特定學生或群體。 某些學生被老師針對,這是不應該的。 公正公平:老師應該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 學生交了作業,但老師卻說沒交,並給你們打了低分,這是不公
Thumbnail
【教育與指責】   只要是學生犯錯,總是會有人大聲嚷嚷,要加重處分,讓其不敢再犯,而一般人也是保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簡潔有力,並且可以讓人看到有在做事,也可以讓犯錯的人得到教訓,何樂而不為?   若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很多,通常得到教訓和處罰時,我們真的是會痛定思痛?
Thumbnail
【教育與指責】   只要是學生犯錯,總是會有人大聲嚷嚷,要加重處分,讓其不敢再犯,而一般人也是保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很簡單,這樣的處理方式最簡潔有力,並且可以讓人看到有在做事,也可以讓犯錯的人得到教訓,何樂而不為?   若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很多,通常得到教訓和處罰時,我們真的是會痛定思痛?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導師管教學生是職責,管到學生家裡去就是逾責! 而且我何德何能啊!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但如果學生在學校的行為是果,在家裡的情形是因,那,可以逾責以對症下藥嗎? 例如, ❦ 請家長不要對孩子太兇,兇過頭,他(她)叛逆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絕學習、擺爛成績,這是無聲的抗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不寫作業,我不知道從哪裡可以看出我是個壞學生。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