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看到聽到這本書的內容介紹,發現書中竟然將人際關係切割分成四個象限,然後要我們根據四個象限去處理人際關係的距離以及拿捏,我整個覺得,有點噁心。
這跟世界上,血型、星座、種族、宗教、職業等這些標籤有甚麼不同嗎?
耶穌只說朋友。我們本來是奴僕,但祂決定將門徒們視為朋友。門徒們是耶穌的同事,是耶穌的任務,耶穌是門徒們的顧問,但是,耶穌最後說,是朋友。書中將人際關係分成四類,朋友、同事、任務、顧問。要我說,朋友,可以同時是同事、任務、顧問。至於同事、任務、顧問,則存在著類似專業關係,不一定可以是,朋友。
我想起好久好久以前網路上流傳的一句話和一張圖:「我是你幾樓的朋友?」
那才是在說明朋友的親疏遠近。
我覺得,本書的出發點太在於自己。書中P.147寫到:「我為自己負責,支持自己,這不叫自私,是做好管家。」
為自己負責以及支持自己,的確不叫做自私,但是離好管家也沒那麼近。好管家是為了主人而存在,好管家的職業是幫助主人管理他的事,而非自己的事。動機應當改為:為了做一個好管家,我們為自己負責,支持自己,管理自己,以利於真正的支持別人、幫助別人、服務別人。
以上已經寫出了我對閱讀此書後的心得精神梗概,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