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這一頁簡報,是因為我本來就打算當天在讀書會的時候
利用壺鈴來示範硬舉的基本技巧
髖關節絞鍊是個不好理解的觀念

學習重量訓練確實有起頭難的地方
例如讓身體動作能符合力學原理,按照身體比例,掌握最佳的發力技巧
你說:這聽起來太饒舌了吧
我:I mean,牙~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有個既定印象
就是對於力氣大的人有個認知:「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但要搞懂健身,其實要念很多書,除了最基本的解剖學、營養學、肌力訓練手冊
也有難嚼的肌動學、解剖列車要加減翻一下 (除了解剖學,其他我已經都放棄)
如果健身不懂營養學,就不會充分理解攝取養分是極為關鍵的事(之一,吃睡練三樣都關鍵)

證照課程會提到許多學術的基本概念
很多經典的書,教官通常建議新手教練們一定要讀
關於健身有關的專業根本學不完

以生物力學來說
硬舉就是第一類槓桿原理

來源: 肌力訓練聖經

來源: 肌力訓練聖經
為什麼要用這麼奇怪的動作拉起重物??
第四集提到人體最具負重潛力的動作,有三大面向(矢狀、額狀、水平)
啊硬舉是矢狀面,也就是讓身體能沿著直線,把重量從地面拉起來
學會深蹲、硬舉、肩推的技巧,對生活幫助很大
從地面搬起重物,把重物高舉過頭,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用的動作
我昨天到家後挪了兩台機車,就是用了「中軸穩定,四肢發力」的發力技巧

圖片來源: 網路
總之,對於認真投入健身的人
這些有的沒的都要涉略
《肌力訓練聖經》也是必讀本之一

就算念了一堆書,考到證照了,也不代表就會教動作了
因為教動作的實用技巧,還要再花錢另外報名專研課程
花時間累積教學經驗、除錯經驗,內化成為自己的專業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教練課總是那麼貴的原因
我光是培養自己在健身方面的興趣,不知花了40幾還多少萬了(雜到無法算)
一個好的健身教練如果沒有逐年進修、參加公開賽事、更新知識、加強跨領域的能力(經營自媒體、建立行銷模式),可能就進展有限了
像孕婦、老年人都有專項的證照課程
每隔陣子就有新的證照引進台灣,有時候教練們也會有FOMO的問題
但無論如何,多涉略,可以看到不同的專業角度如何詮釋科學
雖然我並沒有在兼差當自由教練養活自己
但我知道自己在練什麼,這件事就幫我省下往後20年的教練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