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真的能填補內心的空洞嗎?
那是個剛從半年背包旅行回來的午後,我坐在咖啡廳裡,整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記憶。忽然想起在紐西蘭遇見的一個美國人,他說過一句話:
當時的我還不懂這句話的深意。直到後來,在生活裡遇見太多渴望愛的靈魂,我才發現,我們常把「愛」當成止痛藥,卻忘了真正的傷口在自己心裡。「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尋找愛,其實只是想填補。」
富足與匱乏,從來是一種選擇
還記得周杰倫在訪談中說過:「我什麼都不缺。」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因為他已經擁有一切,所以當然不缺。」
但真正的富足,與金錢無關,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手中所擁有的一切。
我想起在瑞士一個零度的夜晚,我口袋裡只剩下 30 歐元,卻躺在青年旅館的床上,看著窗外飄雪,心裡感到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滿足。
那一刻我懂了:匱乏與富足,從來是一種選擇。
愛情裡的迷失:我們用「被愛」證明存在
愛情裡,有多少人把「愛」當作逃避孤獨的避風港?
- 我有一個朋友,總愛在社群媒體展示戀情,每次換伴侶都像在收集勳章。後來我才明白,她需要的並不是愛,而是「被愛」帶來的價值感。
- 另一位朋友,每次分手都泣不成聲。不是因為愛得深,而是因為她害怕回到孤單的自己。
- 還有一個女生,拿著「理想伴侶清單」尋尋覓覓,以為條件完美就能填滿空洞,卻忽略了愛情最珍貴的,往往是那些不在清單裡的驚喜。
我想起在泰國清邁遇到的那對情侶,男生總是小心翼翼地討好女友,深怕她離開。女生則習慣性地挑剔抱怨,彷彿這樣就能確認自己被愛著。看著他們,我忽然明白,這不是愛的交流,而是兩個空洞的靈魂在互相索取。
愛,本該是兩個靈魂的交流,而不是填補自我不足的工具。
孤獨,原來是另一種自由
在紐西蘭的夜空下,我一度感到孤獨。但當我學會與自己相處,孤獨慢慢轉化為自由。
沒有人需要報備,沒有人會干涉,只有自己和滿天星辰。
同樣,在義大利,我與一位墨西哥朋友同行。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我們並不是完美的旅伴,卻留下最溫暖的回憶。
愛情亦如此:真正動人的,不是「完美契合」,而是那些不完美裡的理解與陪伴。
什麼是富足?
富足,真的等於名氣與財富嗎?
還是那個零度夜晚,口袋空空卻心滿意足的自己?
我相信,富足是當你問自己:
「若此刻人生結束,我是否還有遺憾?」你能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
真正的富足,不是擁有什麼,而是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真正的愛,不是填補,而是成全
有人問我,是否懷念過去的某個時刻?
我總回答:「不會。」不是因為過去不美,而是因為我知道:最好的自己永遠在當下。
旅行教會我,真正的愛不是用來填補匱乏,而是兩個完整的靈魂,選擇並肩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錢,再賺就有了。一個背包和自己,年輕時的冒險,我做到了。
而現在我明白,最勇敢的不是一個人走遍世界,而是敢於面對內心那個完整的自己,然後用這份完整,去愛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寫於某個想念旅行的午後,願每個讀到這裡的你,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富足。
❤️ 更多文章:艾煦的個人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