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婚,所以無限補償孩子|給正在努力為人父母的你3個建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也曾看過或正經歷這樣的狀況?

一段婚姻走到了盡頭,無論分手的過程是和平或激烈,對於身為父母的我們來說,心中最放不下的,往往是孩子。 我們開始擔心:

他們會不會因為家庭破碎而受傷?

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不被愛了?

他們會不會因為我們的離婚而責怪自己?

他們以後會不會也對親密關係感到恐懼?

於是,許多離婚後的爸媽會在不自覺中,進入一種「補償模式」。

這些爸媽們可能變得比以前更願意答應孩子的要求——不論是買玩具、玩手機、晚睡,甚至是說出不尊重自己的話。我們也可能過度忍讓孩子的情緒,不敢說重話、不敢設限,深怕讓孩子收到更多的傷害。

這些行為的出發點,或許是愛與愧疚的混合;但走到極端,卻可能讓孩子越來越煩躁,也讓我們筋疲力盡。

今天,想和你分享三個小建議,獻給所有在離婚後努力扮演好父母角色的朋友們。

raw-image


一、補償,永遠無法取代「真正的陪伴」

很多父母會在離婚後加倍彌補孩子,給更多的物質資源:玩具、零用錢、旅行、禮物……甚至連孩子不開口的需求都主動滿足。因為我們相信:「只要給得夠多,他們就不會覺得被拋下、不會缺乏愛。」

孩子真正渴望的,不是擁有「很多」,而是「有你」

真正有力量的陪伴,是當孩子情緒崩潰時,你不逃避;

是他們想說話時,你放下手機去傾聽;

是你願意一點一滴去理解他們的心情,而不是用禮物來快速「解決問題」。

補償是短暫的,而情感連結才能長久地支持他們走過人生的風雨。

二、設下界線,不是拒絕愛,而是教孩子如何去愛與被愛

許多父母會覺得:孩子已經承受太多了,再限制他們什麼的,好像太殘忍了。但你知道嗎? 界線,其實是孩子們內心安全感的主要來源

當孩子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當他們能夠預測大人的反應,他們才會感到被保護、被引導,而不是毫無邊界地讓他們自己漫遊摸索。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被忽視或被遺棄。

舉例來說,一個明明知道不能亂發脾氣的小孩,當他發怒時卻總是被大人讓步,他的心裡不會因此更安心,反而會更不確定:

「我的情緒是不是太可怕了,連爸媽都處理不了?還是他們已經不再在乎我的感受?以前會管教我的他們,都去哪裡了?」

記住,堅定不等於冷酷。我們可以溫柔但堅定地說「不」,用界線教會孩子尊重、責任與自律,也教會他們什麼是「真正的愛」


三、照顧你自己,是對孩子最深的支持

有太多爸媽在離婚後,把所有時間、情感與資源都投向孩子,卻忘了自己也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大小孩。

我們以為把自己燃燒到最後一刻,就是愛的表現。但事實上,當我們過得很勞累、委屈、憔悴,孩子們是知道的,甚至會潛移默化地學到:

「婚姻很恐怖」、「我需要對別人的快樂負責」、「爸媽都在為了我而裝堅強」。

相反地,當我們願意去療癒自己的傷、重建生活節奏、重新認識自己與未來。我們便正在給孩子一個最有力的榜樣:

原來人生可以跌倒,也能重新站起來;原來愛不是犧牲,而是互相照顧;原來,爸媽不是「被離婚打敗」的人,而是選擇走向更誠實、更穩定的人生的人

離婚不是失敗,而是一段關係的完成

離婚從來不是「失敗」,它是勇敢面對真實的決定。 我們依然是值得被愛的人,一個有能力滋養自己,也滋養孩子的人。我們不需要用無止盡的補償來換取孩子們的愛,也不需要用過度委屈來證明自己的付出。

要相信,一個願意照顧好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給孩子最穩固的依靠。


📩 如果你喜歡這類親子關係、情緒修復與人生轉折的真實故事與實用洞見,歡迎追蹤我的主頁。我會不定期分享更多關於成長、療癒與陪伴的文字,一起走在更溫柔、更有力量的路上。

攥寫:Bernice Chai|小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rnice的沙龍
1會員
31內容數
探索情緒背後的渴望,修復關係中的傷痕。 這裡分享個人成長觀點、心理練習與關係修復的方法,給正在尋找內在力量的你。
Berni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當你遇見一位離過婚的人💔心動之餘卻也猶豫:這樣的關係,真的能走得長久嗎? 在離婚日益普遍的現代社會,這篇文章分享3️⃣個深思方向,幫助你重新思考「離過婚」究竟是否應該成為愛情的絆腳石。
Thumbnail
2025/09/15
當你遇見一位離過婚的人💔心動之餘卻也猶豫:這樣的關係,真的能走得長久嗎? 在離婚日益普遍的現代社會,這篇文章分享3️⃣個深思方向,幫助你重新思考「離過婚」究竟是否應該成為愛情的絆腳石。
Thumbnail
2025/09/08
總是重複說出童年最討厭聽的話?壓力大時對孩子失控大吼?你不是失敗的父母!越來越多台灣家長選擇成為「覺醒父母」,決心讓傷害停在這一代。文章揭露為什麼改變教養方式如此困難:因為我們內心都住著「曾被忽略的小孩」。透過實用練習,重新定義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5/09/08
總是重複說出童年最討厭聽的話?壓力大時對孩子失控大吼?你不是失敗的父母!越來越多台灣家長選擇成為「覺醒父母」,決心讓傷害停在這一代。文章揭露為什麼改變教養方式如此困難:因為我們內心都住著「曾被忽略的小孩」。透過實用練習,重新定義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5/09/05
人際關係總在相同點卡住?戀愛模式不斷重演?工作焦慮如影隨形?這些並非巧合!心理學研究指出,我們都背著「童年情緒行李」,無聲影響著現在的選擇與反應。文章破解3大迷思,學會與內在和解,才能真正擁有當下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9/05
人際關係總在相同點卡住?戀愛模式不斷重演?工作焦慮如影隨形?這些並非巧合!心理學研究指出,我們都背著「童年情緒行李」,無聲影響著現在的選擇與反應。文章破解3大迷思,學會與內在和解,才能真正擁有當下的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在準備離婚。上週二(7/16)和孩子們談,聽了他們的意見,發現我原來的計劃太囉嗦了,又要顧慮到許多事,留下許多尾巴,其實是沒必要的,只是突然耗費能量而已。談完後,我決定搬離新店,提離婚,不要再和他有何關聯,對於財產的分配有了比較可行的想法。也聽到孩子們的想法,他們對於爸媽都是分別考慮和對待的,沒
Thumbnail
最近在準備離婚。上週二(7/16)和孩子們談,聽了他們的意見,發現我原來的計劃太囉嗦了,又要顧慮到許多事,留下許多尾巴,其實是沒必要的,只是突然耗費能量而已。談完後,我決定搬離新店,提離婚,不要再和他有何關聯,對於財產的分配有了比較可行的想法。也聽到孩子們的想法,他們對於爸媽都是分別考慮和對待的,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離婚後父母是否應該選擇共同撫養或單獨監護孩子的問題,提出了共同監護和單獨監護的優點與挑戰,並建議父母在做出決定時應考慮孩子的需求、生活環境和父母之間的合作意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離婚後父母是否應該選擇共同撫養或單獨監護孩子的問題,提出了共同監護和單獨監護的優點與挑戰,並建議父母在做出決定時應考慮孩子的需求、生活環境和父母之間的合作意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成為單身父母的挑戰和收穫,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和經歷,希望給予在同樣境遇中的朋友一些啟發和支持。文章中談到了情感上的孤獨、經濟壓力、與小孩的相處以及家庭結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成為單身父母的挑戰和收穫,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和經歷,希望給予在同樣境遇中的朋友一些啟發和支持。文章中談到了情感上的孤獨、經濟壓力、與小孩的相處以及家庭結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等議題。
Thumbnail
有一回跟朋友約碰面吃飯,朋友關心我過的好嗎?​ 我回:「還不錯,一切穩定。」 ​ 朋友繼續關心我跟前夫如何陪伴孩子、孩子適應父母離婚的狀況還好嗎。 ​ 我說,孩子還在適應,但是從離婚前後比較起來,孩子的情緒狀態確實是在我們離婚之後變得穩定許多。 離婚的過程充滿糾結,我跟他爸的狀態都不
Thumbnail
有一回跟朋友約碰面吃飯,朋友關心我過的好嗎?​ 我回:「還不錯,一切穩定。」 ​ 朋友繼續關心我跟前夫如何陪伴孩子、孩子適應父母離婚的狀況還好嗎。 ​ 我說,孩子還在適應,但是從離婚前後比較起來,孩子的情緒狀態確實是在我們離婚之後變得穩定許多。 離婚的過程充滿糾結,我跟他爸的狀態都不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Thumbnail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Thumbnail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