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擷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低音古大提琴的靈魂與孤獨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法國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1991),自上映以來已歷三十餘年,卻依然在影史中閃耀如星。這部作品以十七世紀法國低音古大提琴大師柯龍貝(Sainte-Colombe)與其弟子瑪萊(Marin Marais)之間的師生因緣為主軸,不僅呈現音樂的純粹之美,更揭示藝術、生命與情感之間的張力。 音樂作為靈魂的獨語 影片最動人之處,在於古大提琴低沉、深邃而帶著顫動的聲音。它不僅是聽覺的旋律,更是靈魂的呼吸。柯龍貝因亡妻之痛,拒絕世俗宴樂,將所有情感傾注於弓弦之間。當琴音在木屋中回響,宛如幽魂低語,既哀婉又莊嚴,似乎在黑暗中等待曙光乍現。這正呼應片名所揭示的寓意:「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唯有在新的晨光中,心靈方能暫獲釋放。 師徒之間的張力與背離 影片另一重要層面,是柯龍貝與弟子瑪萊的關係。瑪萊天賦異稟,琴藝高超,卻因追求宮廷榮華而離開師門,與老師所堅持的孤高境界背道而馳。師徒二人因此形成一種隱隱的對照:柯龍貝以藝術為靈魂的寄寓,選擇孤絕而清貧的生活;瑪萊則將音樂化作仕途的階梯,藉之進入凡俗權力的殿堂。這種張力既反映了人性的掙扎,也折射出藝術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兩難。 影像與表演的詩意交響 導演阿倫·柯侯許(Alain Corneau)以詩情畫意的鏡頭語言,營造出十七世紀法國鄉村的清冷與幽靜。晨霧裡的樹影、黃昏的光線,皆如巴洛克畫卷般,寧靜而深邃。低音古大提琴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與光影交融,形成一種視聽合一的美學。

演員方面,傑哈爾·德帕迪約與其子紀堯姆·德帕迪約分飾老、中年瑪萊,父子真情流露,使角色的孤獨與矛盾更添真實。柯龍貝的冷峻與堅守,也因演員內斂的演繹,而化為一種沉默的力量。 巴洛克音樂與電影美學的融合 此片最具獨創性的地方,在於將巴洛克音樂的精神與電影敘事的美學交織在一起。低音古大提琴的音色既深沉又透明,頗能表達靈魂深處的顫動與渴望;而影片的光影、構圖與節奏,則呼應巴洛克藝術的對比手法:光與暗、虛與實、聲與影彼此交響。於是,音樂不再只是陪襯,而成為獨立的「敘事者」,引導觀眾進入一場超越語言的心靈體驗。 歷史與人性的映照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雖以十七世紀的法國為背景,卻呈現出跨越時代的普遍課題。柯龍貝的清貧與孤高,象徵藝術家對真理與靈魂的守護;瑪萊的功名追逐,則展現藝術與權力之間的糾纏。

這樣的對照,使人反思:藝術究竟是附庸於世俗的裝飾,抑或能成為人心回歸本源的道路?這種對歷史的凝視,其實是對人性根源的追問。 影史地位與後世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該片在上映之初即獲高度評價,不僅於坎城影展上大放異彩,更在法國凱撒電影獎(César Awards)一舉奪下多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與最佳音樂等,幾乎成為當年度的最大贏家。

影片中由小提琴家薩維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與古大提琴家薩瓦爾(Jordi Savall)演奏的巴洛克樂曲,更使原本冷僻的低音古大提琴重新進入公眾視野,帶動了一波「古樂復興」的風潮。 在影史上,《日出時讓悲傷終結》常與《莫札特傳》(Amadeus)相提並論:前者以隱士與宮廷樂師的對比,探討藝術與靈魂;後者則以薩列里與莫札特的對照,探問天才與嫉妒。

兩者皆超越音樂電影的範疇,成為探討藝術與存在意義的經典文本。對於後來的影像創作者而言,此片也啟示了一種可能:電影不只是敘事的載體,更能成為音樂與歷史、哲理與美學互為聲響的舞台。 三十四年過去了,《日出時讓悲傷終結》依然不因時代更迭而褪色。它在藝術手法上成就了「聲音即影像」的典範,在人物塑造中映照人性的光與影,在文化層面上則讓觀者重新審視藝術與功利、靈魂與世界的矛盾與選擇。 這部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正在於它超越了音樂傳記片的範疇,成為一則關於藝術與存在的寓言。觀之如臨一曲莊嚴的安魂曲:在低音古大提琴的沉吟裡,我們聽見的不只是哀傷的迴響,更是人心渴望永恆、渴望和解、渴望光明的聲音。於是,在日出的時刻,悲傷得以止息,而藝術則化作跨越時空的慰藉,長久地與人同在。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電影裁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5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05
《美麗的境界》(A Beautiful Mind)是少數能讓我一次次重看,依舊深受觸動的電影。2001 年初次上映時,我被「天才數學家與精神病症纏鬥」的故事震懾,從開場一路被牽引到片尾,久久不能平復。多年過去,每當再度坐下重溫,它依然能輕易攫住我的心,彷彿在訴說著每個人生命裡無法逃避的孤獨
Thumbnail
2025/09/05
《美麗的境界》(A Beautiful Mind)是少數能讓我一次次重看,依舊深受觸動的電影。2001 年初次上映時,我被「天才數學家與精神病症纏鬥」的故事震懾,從開場一路被牽引到片尾,久久不能平復。多年過去,每當再度坐下重溫,它依然能輕易攫住我的心,彷彿在訴說著每個人生命裡無法逃避的孤獨
Thumbnail
2025/09/03
一直不是個追劇的人。對於影集常常缺乏耐心,尤其遇到篇幅長的作品,往往中途就失去興致。當朋友向我推薦《后翼棄兵》時,我第一反應是:一部關於下棋的劇集,能有多吸引人?棋盤方格雖然蘊藏無窮變化,但搬到螢幕上,想像中應該是冷調、沉悶、難以撐起戲劇張力。不料,竟然看走眼了…
Thumbnail
2025/09/03
一直不是個追劇的人。對於影集常常缺乏耐心,尤其遇到篇幅長的作品,往往中途就失去興致。當朋友向我推薦《后翼棄兵》時,我第一反應是:一部關於下棋的劇集,能有多吸引人?棋盤方格雖然蘊藏無窮變化,但搬到螢幕上,想像中應該是冷調、沉悶、難以撐起戲劇張力。不料,竟然看走眼了…
Thumbnail
2025/08/16
在二十世紀的戰爭影像中,有些攝影師不只是記錄者,更是歷史與人性的見證人。李·米勒(Lee Miller)便是其中最獨特的一位。從時尚界的超模到戰地前線的攝影師,她用鏡頭捕捉了真相最殘酷的一面,也承受了影像背後無可逃避的創傷。
Thumbnail
2025/08/16
在二十世紀的戰爭影像中,有些攝影師不只是記錄者,更是歷史與人性的見證人。李·米勒(Lee Miller)便是其中最獨特的一位。從時尚界的超模到戰地前線的攝影師,她用鏡頭捕捉了真相最殘酷的一面,也承受了影像背後無可逃避的創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如果要在眾多法國香頌中選出「一首」代表作,《La Vie En Rose》此歌名氣來頭實在太大,實至名歸。
Thumbnail
如果要在眾多法國香頌中選出「一首」代表作,《La Vie En Rose》此歌名氣來頭實在太大,實至名歸。
Thumbnail
我看著眼前已經老去的鋼琴家,眼淚止不住地。 衰老、歲月,和美麗到讓人窒息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當音樂廳充斥著樂句漸息的殘響,他毫無畏懼時間的流逝,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寂靜何時將被再次進入的琴聲擁抱。 而當樂曲回到了主題的開頭,那種純粹與細膩的脆弱讓我無法停止哭泣。
Thumbnail
我看著眼前已經老去的鋼琴家,眼淚止不住地。 衰老、歲月,和美麗到讓人窒息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當音樂廳充斥著樂句漸息的殘響,他毫無畏懼時間的流逝,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寂靜何時將被再次進入的琴聲擁抱。 而當樂曲回到了主題的開頭,那種純粹與細膩的脆弱讓我無法停止哭泣。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曲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電影「冬天的故事 Conte d'hiver」片段, 古典 - 莫札特的已知版本:降 B 大調第 26 號小提琴奏鳴曲,KV 378
Thumbnail
藝術家二創,用名曲配上名電影片段,我是三創,再創作出一個近似原電影劇情的一頁過小說。電影「冬天的故事 Conte d'hiver」片段, 古典 - 莫札特的已知版本:降 B 大調第 26 號小提琴奏鳴曲,KV 378
Thumbnail
《海上鋼琴師》的敘事語調、分鏡、時空折疊手法、和光影流轉的韻律,無不顯現這部作品的「詩之心」。一向對攝影極是考究的托納多雷,其影像佈局下,既有排山倒海的磅礡壯闊,又有回身餘裕的詩之溫柔。尤其,時時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舊時代的優雅。
Thumbnail
《海上鋼琴師》的敘事語調、分鏡、時空折疊手法、和光影流轉的韻律,無不顯現這部作品的「詩之心」。一向對攝影極是考究的托納多雷,其影像佈局下,既有排山倒海的磅礡壯闊,又有回身餘裕的詩之溫柔。尤其,時時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舊時代的優雅。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Thumbnail
【風中的琴聲】【透明的詩】【寫一封長信給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