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一個早晨,美國舊金山市,一位內心深沉憂傷的中年人為自己安排了一次特別的醫院探訪。出發前,他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但當房門打開的那一瞬間,他看見病床上憔悴無言的老友向自己投來了一個虛弱無比的微笑,一顆心還是猛烈地顫抖起來,眼淚不禁奔湧而出。面前這位被晚期腦癌折磨到一句話都不能再說的病人,是改變了他一生命運的摯友。這個淡淡的微笑讓他意識到,這份23年的深厚友誼無奈行盡到了終點。
這位來探望病人的中年人叫做赫伯特‧伯耶(Herbert Boyer),是一位在DNA重組技術領域載譽多年的科學家。伯耶的記憶閃回到了1976年,當時他已經40歲,與另一位科學家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一起發明了DNA重組技術。在那個年代,這項技術只是茫茫科研理念大海中的一朵小小浪花,整個人類世界尚未預測到它的璀璨未來,只有他一個人成天想著如何將自己的科研成果進行商業化。一天下午,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生化系的實驗室內,他像往常一樣聚精會神地做科學實驗。這時候,一位滿臉稚氣的年輕人敲敲門進來了。時至今日,他還清楚記得這位28歲的小伙子眼睛裡那份單純而熱烈的激情。伯耶一直待在像牙塔中從事純粹和精深的科研工作,而這位來訪的年輕人的背景卻偏向於商務,這位年輕人擁有MIT的化學學士和MBA學位,在花旗銀行和矽谷的一家創投公司做過風險投資。從交談中,伯耶確實能夠感知到對方在如何融資、如何經營公司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實現創富等等方面都有著深刻的思索和經驗,而這些自己所不具備的能力恰恰又是經營一家科技新創公司所必需的。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伯耶只打算花10鐘來接待這位小伙子。沒有想到,他們初次見面就兩生歡喜,後來竟然攜手走過了23年漫長的人生旅途,一起並肩穿越過最低的深谷,又一起攜手攀登過最高的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