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新手最容易犯的 5 個錯誤|查克教練的提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查克教練(Zac)。

在健身房帶學生的時候,我常遇到剛開始運動的新朋友,滿懷熱情卻也帶著一點緊張。很多人想快速看到效果,但不小心掉進一些常見的陷阱。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 健身房新手最容易犯的 5 個錯誤,如果你能避開,就能讓訓練更安全、更有效!


錯誤一:一開始就練太猛

有些人一進健身房就想把器材重量調到最大,或是連續跑步 40 分鐘以上。

這樣很容易受傷,還可能因為太累而放棄。 建議:循序漸進,先從 30 分鐘左右的全身訓練開始,讓身體適應後再慢慢加強。


錯誤二:只練自己喜歡的部位

很多新手只練手臂、胸肌,覺得看起來比較「有感」。

但忽略下肢與核心,會導致體態不平衡,甚至引起腰痠背痛。 建議:安排「全身性訓練」,包括腿、背、核心,才能真正建立穩固的基礎。


錯誤三:沒有重視暖身與收操

新手常常覺得「暖身很浪費時間」,直接進入主訓練。

結果容易拉傷、頭暈,甚至造成長期傷害。 建議:運動前至少做 5–10 分鐘暖身(像是伸展、輕重量啞鈴動作),結束後也要花 5 分鐘收操,幫助身體恢復。


錯誤四:忽略正確的動作與呼吸

為了快點進度,新手常常把重量加太快,或是呼吸屏住不自然。

動作不正確,不僅效果有限,還會傷到關節與肌肉。 建議:一開始可以請教練檢查動作,學會「穩定核心、吐氣出力」的基本原則。


錯誤五:沒有設定目標與紀錄

很多人「想到就練、沒空就休息」,沒有方向也沒有紀錄。

結果練了一段時間,卻覺得好像沒有進步。 建議:設定一個明確的小目標(例如:連續深蹲 15 下,或一週固定三次訓練),並且用筆記或 APP 紀錄,讓自己看見成長。

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安排重訓頻率與組數,就會亂做或沒有延續。根據 Yahoo 新聞的一篇報導,新手重訓時的三要點是:頻率、項目、組數,這三個因素設計好,訓練效果會好很多。

延伸閱讀資料:健身新手訓練


查克教練的提醒

健身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段長期旅程。

只要動作正確、循序漸進,哪怕一開始很輕鬆,也是在為未來更好的自己打基礎。

文章作者: 查克教練(Za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su Huai Chiu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健身教練的業務性質,以及內向人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授方式。從業界的真實觀察中,揭示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價值與面對客戶的誠懇態度。適合渴望進入健身產業或對健身教練工作充滿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健身教練的業務性質,以及內向人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授方式。從業界的真實觀察中,揭示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價值與面對客戶的誠懇態度。適合渴望進入健身產業或對健身教練工作充滿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Thumbnail
健身教練的專業知識越來越普及,這讓教練的進修課程市場有爆炸性的成長。本文分享瞭如何避免踩到進修地雷的5個建議,包括多打聽實際的課程評論、看講師的實際教學案例等。適時讓自己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健身教練的專業知識越來越普及,這讓教練的進修課程市場有爆炸性的成長。本文分享瞭如何避免踩到進修地雷的5個建議,包括多打聽實際的課程評論、看講師的實際教學案例等。適時讓自己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健身房或運動場上感到瓶頸,無法再突破新的高度?許多運動員都曾經有過這種經歷。其實,根據一項研究,約有 70% 的運動員在某個階段遇到這種狀況。那麼,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突破這個瓶頸呢?今天,我們將介紹 5 種新穎的方法來提高你的運動表現,讓你在 gym 香港 運動場上更加出色。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健身房或運動場上感到瓶頸,無法再突破新的高度?許多運動員都曾經有過這種經歷。其實,根據一項研究,約有 70% 的運動員在某個階段遇到這種狀況。那麼,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方法可以幫助你突破這個瓶頸呢?今天,我們將介紹 5 種新穎的方法來提高你的運動表現,讓你在 gym 香港 運動場上更加出色。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1.先從徒手開始,伏地挺身+深蹲+平板撐,先持續一個禮拜,不用管次數時間 2.家裡有條件空間大有閒錢可以買一組啞鈴+臥推椅,沒有空間至少買一組啞鈴 3.找一家離家近的健身房,不要找遠的 4.要不要找教練?可以不用找,網路上很多教學都很實用,但如果你想要有人調整你的姿勢,那就需要找教練,我個人認為,要
Thumbnail
重訓,是健身房新手村的朋友必點的技能 新手村技能點熟了才來考慮轉職 其實不論是什麼樣類型的運動都對身心有益,而且只要是新手上路不管練什麼都能有進步,而進步的路途就好像玩遊戲般,我們來看看健身房新手村有什麼遊戲可以玩耍 我剛起步該怎麼做呢? 你是新手村萌新嗎? 其實新
Thumbnail
重訓,是健身房新手村的朋友必點的技能 新手村技能點熟了才來考慮轉職 其實不論是什麼樣類型的運動都對身心有益,而且只要是新手上路不管練什麼都能有進步,而進步的路途就好像玩遊戲般,我們來看看健身房新手村有什麼遊戲可以玩耍 我剛起步該怎麼做呢? 你是新手村萌新嗎? 其實新
Thumbnail
健身課越到後面,會發現耗能越大,即使還沒有進入巨能巨量階段,也快累到趴下,當然姿勢正確、肌群運用、器材使用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慣性身體不良姿勢會影響重訓效果,所以課堂筆記就做好,複習也會相當方便~ 以下公開我的課堂菜單,後12堂由強化各個複合肌群訓練,cable、史密斯、八站、啞鈴、槓鈴等自由訓練
Thumbnail
健身課越到後面,會發現耗能越大,即使還沒有進入巨能巨量階段,也快累到趴下,當然姿勢正確、肌群運用、器材使用都是環環相扣,有時候慣性身體不良姿勢會影響重訓效果,所以課堂筆記就做好,複習也會相當方便~ 以下公開我的課堂菜單,後12堂由強化各個複合肌群訓練,cable、史密斯、八站、啞鈴、槓鈴等自由訓練
Thumbnail
有時在健身房 我會聽到耳邊傳來類似以下的聲音: 「那個人,動作怎麼會那樣做啊?好怪喔!」 「我教練說,深蹲應該這樣做,他那樣是錯的!」 「那樣做不對,一定會受傷的啦!」 「我看網路上的訓練,都沒看過那個人做的動作!」 這些背地裡的議論 大概是為什麼很多健身新人,害怕踏進健身房的原因
Thumbnail
有時在健身房 我會聽到耳邊傳來類似以下的聲音: 「那個人,動作怎麼會那樣做啊?好怪喔!」 「我教練說,深蹲應該這樣做,他那樣是錯的!」 「那樣做不對,一定會受傷的啦!」 「我看網路上的訓練,都沒看過那個人做的動作!」 這些背地裡的議論 大概是為什麼很多健身新人,害怕踏進健身房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