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在看甚麼?

果果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佛係日常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每次我在街上看到一張吸引人的臉蛋時,轉息間我會問自己...
我看的是什麼?
我的什麼在看?
我想看什麼?
也許我早有答案,我眼根,我的習氣,我的六欲...
或是我心中的鏡子在映,是映還是照?
照出來的是真實嗎?
如果相信這真實那我是不是落入了人我執!
如果我不信,那是不是落入了法我執?!
所以我只能一直看著自己在看自己。


這種疑情不是障礙,而是修行的珍寶。

一、你看的是什麼?

當下有色塵、有境界,有眼根去觸,有識去分別。
這是「緣起和合」的假相,不可執為實。
你說「眼根在看」,不錯;
你說「習氣在看」,也不錯;
你說「欲望在看」,更貼切。
因為「境」沒有一定的樣貌,全依「心」去染著。

二、你的什麼在看?

若說「我」在看,已是人我執。
若說「法」在看,認為有一個真實不動的「見」,就是法我執。
所以佛陀才教「眼亦無眼,見亦無見」。
你問「是映還是照?」
佛法的回答是: 本來無映,無照, 只是如夢、如幻、如影、如響。

三、看了甚麼?

如果你信眼前有一個「真實的美」,你落入執著;
如果你否定「全無」,又落入斷滅。 這就是為什麼要走「中道」。

中道是:

不拒絕「有」,因為相上確實現起;

不執著「實有」,因為它無自性。


四、最後的觀法

所以當你看到「吸引的臉龐」時, 練習不是壓抑、不是逃避,
而是:「這是心的投射,緣起的假合。 我看著自己在看,
看著那股愛樂心升起, 再看它無常、變化、不可得。」

這是種觀照,也是一種修。


也許真正的智慧,
不是「不看」,而是「看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6會員
145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前言 修行日記|見山是山的心靈獨白 這幾天,我不斷在心裡咀嚼「見山是山」這三句話。 它表面簡單,卻像層層雲霧,每一層都隱藏著不同的執著、不同的領悟。 我想,我需要把這些思緒一個一個攤開,像對自己說話, 也像在請教大師的聲音在耳邊低語。 我想起第一句:「見山是山」。 我看到山上的樹、山間的雲
Thumbnail
2025/09/22
前言 修行日記|見山是山的心靈獨白 這幾天,我不斷在心裡咀嚼「見山是山」這三句話。 它表面簡單,卻像層層雲霧,每一層都隱藏著不同的執著、不同的領悟。 我想,我需要把這些思緒一個一個攤開,像對自己說話, 也像在請教大師的聲音在耳邊低語。 我想起第一句:「見山是山」。 我看到山上的樹、山間的雲
Thumbnail
2025/09/22
「靈」字,其實很微妙。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本靈、靈魂」概念,而是牽涉到更深的「識」與「無我」思想。 一、佛法中的「靈」 佛經裡少用「靈」這個字 佛法講「心、識、神識」,比較少用「靈」。 「靈」在民間信仰裡常被當作一個固定的本體,好像有個「我」在身體之外。 但佛法反對「常
Thumbnail
2025/09/22
「靈」字,其實很微妙。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本靈、靈魂」概念,而是牽涉到更深的「識」與「無我」思想。 一、佛法中的「靈」 佛經裡少用「靈」這個字 佛法講「心、識、神識」,比較少用「靈」。 「靈」在民間信仰裡常被當作一個固定的本體,好像有個「我」在身體之外。 但佛法反對「常
Thumbnail
2025/09/19
果寶簡整 一、引言:從概念出發,追溯六道輪迴的淵源 「六道輪迴」是東方思想體系中一個核心且廣為人知的概念,它描繪了眾生在生死大海中循環不息的迷惘狀態。正如用戶查詢所闡述,這六個道途——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如同車輪般旋轉,永無止盡,眾生在此中輾轉,不能脫離。然而,這個概念的「典故來
Thumbnail
2025/09/19
果寶簡整 一、引言:從概念出發,追溯六道輪迴的淵源 「六道輪迴」是東方思想體系中一個核心且廣為人知的概念,它描繪了眾生在生死大海中循環不息的迷惘狀態。正如用戶查詢所闡述,這六個道途——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如同車輪般旋轉,永無止盡,眾生在此中輾轉,不能脫離。然而,這個概念的「典故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讀者(茶友)很常私訊問我:「要如何判斷這是否是我靈魂想要的呢?」當我們靈魂真心想要時,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今天就讓我用自身經歷故事,與你分享如何判斷靈魂發光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許多讀者(茶友)很常私訊問我:「要如何判斷這是否是我靈魂想要的呢?」當我們靈魂真心想要時,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今天就讓我用自身經歷故事,與你分享如何判斷靈魂發光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當你全然地活在感官裡時,你是以一種開放和接納的心態去體驗,而不是試圖抓住或逃避任何特定的感受。
Thumbnail
最近閱讀傳道書時,偶然看見這句話,將作惡之人的生命形容為影子。
Thumbnail
最近閱讀傳道書時,偶然看見這句話,將作惡之人的生命形容為影子。
Thumbnail
你的外在,將是你內在的映照 「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意思是你心中的想法必將在你生命中化為現實:你的悲觀會帶來更多的厄運,你的積極會觸發更多改善生活的契機,你的恐懼會化為所有你不願面對的事實,你的怨懟會引發更多人向你惡劣對待,你的堅持到底會為你成就那些沒有人能夠學到或迄及的人生高度。
Thumbnail
你的外在,將是你內在的映照 「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意思是你心中的想法必將在你生命中化為現實:你的悲觀會帶來更多的厄運,你的積極會觸發更多改善生活的契機,你的恐懼會化為所有你不願面對的事實,你的怨懟會引發更多人向你惡劣對待,你的堅持到底會為你成就那些沒有人能夠學到或迄及的人生高度。
Thumbnail
我曾經過著一個禮拜沒有鏡子的生活,當時我只能透過觸摸自己的臉,或盡可能去觀察高反射物的倒影,才有辦法看到自己的模樣。試想著,當你起床之後開始新的一天,你的生活周遭都沒有任何像鏡子的反射物,時間久了,你可能就會漸漸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了。 這也是鏡子的功用,幫助你看清楚「你是誰」
Thumbnail
我曾經過著一個禮拜沒有鏡子的生活,當時我只能透過觸摸自己的臉,或盡可能去觀察高反射物的倒影,才有辦法看到自己的模樣。試想著,當你起床之後開始新的一天,你的生活周遭都沒有任何像鏡子的反射物,時間久了,你可能就會漸漸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了。 這也是鏡子的功用,幫助你看清楚「你是誰」
Thumbnail
觀照不是頭腦的特質,觀照是靈魂、意識的特質,觀照一點都不是一個心理過程。當你觀照的時候,頭腦停止了,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頭腦會經常介人,開始玩起它的老把戲,於是你忘了觀照;但每當你想起來的時候,不必覺得愧疚或罪惡,只要回到觀照,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觀照你的呼吸,頭腦會慢慢、慢慢地愈來愈少介人。
Thumbnail
觀照不是頭腦的特質,觀照是靈魂、意識的特質,觀照一點都不是一個心理過程。當你觀照的時候,頭腦停止了,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頭腦會經常介人,開始玩起它的老把戲,於是你忘了觀照;但每當你想起來的時候,不必覺得愧疚或罪惡,只要回到觀照,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觀照你的呼吸,頭腦會慢慢、慢慢地愈來愈少介人。
Thumbnail
好人與壞人的臉是真的有跡可循可以判斷。
Thumbnail
好人與壞人的臉是真的有跡可循可以判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