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森效應」的商場實踐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試想一下,你在菜市場買一斤小番茄,看著老板因為放進袋裡的番茄超過一斤,一把一把的往外抓,你會不會感覺怎麼袋裡頭的量越來越少,心裡頭犯嘀咕?

反之,若老板一開始裝少了,接著一把一把的往袋裡頭裝,你會不會暗暗覺得這老板人挺好的?

再看一下,一個小小孩,吃飯前討著要玩具,而媽媽立刻給了。但是不久要開飯了,媽媽必須拿走孩子的玩具,讓他專心吃飯。對比一下,媽媽好言相勸,告訴小小孩先吃完飯再玩。你會覺得哪種處理方式,孩子的哭鬧會比較厲害?

根據心理學研究,人們對於先得好處,然後慢慢遞減。或是好處慢慢出現,並緩緩增加的心理反應,多數都偏向後者。那也是所謂的「阿倫森效應」(Aronson Effect), 又稱為「增減效應」, 或「失誤效應」。‘’是指人們最喜歡對自己的喜愛、獎勵、讚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而反感表現不斷減少的對象‘’。

多年前,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確實曾經成功的把「阿倫森效應」運用到了商場的行銷"通路策略",效果非常理想,因而奠定了生意成功的基礎。

當年在跨國企業服務時,有一次公司推出一款革命性的優質產品,希望切入一個當時正夯的產業,欲圖分食各品牌已經穩定佔領的市場。因為是工業產品,性能和市場接受度當然是首要條件。還有,目標的達成必須仰賴其他行銷學有關的措施,以及最重要的可行價格政策。

所謂「買賣」,成敗的諸多重要元素之其二,是「成本」和「售價」。一般跨國企業都有嚴謹的定價指導原則,我服務的集團當然也不例外。

原則上,遵守集團的指導原則是應該的,但很多時候,在不完全發達的市場是窒礙難行的。但現實世界,價格的波動是無可避免的,每逢貨幣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起伏,甚至某區域的戰亂影響,公司必然會調整內部的「轉移價格」 (Transfer Price)。

同時公司為了避免出現某市場過低的定價,因而造成跨區自我競爭的疑慮,會希望各分公司把漲幅反應到市場,要求各區相應調漲。

這雖然是大型跨國集團的內部行銷紀律,但是對於重視客戶關係的市場,以及價格彈性偏低的地區,執行上是有特定難度的。

有些客戶很難接受定期或不定期的價格調漲。他們都認為,雙方關係穩固之後,售價理當要更優惠。若果賣方執意漲價,有些重要客戶就真的會更換供應商,以致於長久關係就此中斷。若因此營收下挫了,責任當然還是歸個別市場負責人的。

曾經身為歐洲品牌的亞洲市場負責經理人,對於集團執行全球化行銷策略的辛酸感受很深,尤其被要求跟上發達經濟體步伐的指令,每每遭遇市場抵制的後座力。新產品的推廣本身就很困難,想要維持既有的客戶基礎更不容易,若是每年或每隔一兩年就抬高一次售價,這無異是‘’殺雞取卵‘’。

知名品牌的新產品,為了順利進入市場,一般都會把價格定在第一級廠商和第二級的售價之間。這價格的考慮基礎,就是自詡品質和一流品牌相當,但希望以稍低於第一級品牌的價格吸引買家青睞。

這個做法確有其積極性,也有很多成功的實例。但是,它的缺點正是我當年的痛苦原因。那種先壓縮利潤空間的做法,對於後續價格調整的空間已經極為有限。那也是我們每一次都調高價格,卻也同時流失大客戶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一次,由於競爭品牌不多,規模卻不小。我決定打持久戰,不求短時間取得亮眼成績。在遵守行銷紀律的原則下,我決定反其道而行。我把切入市場的價格大幅提高,不但高出當時的領導品牌,並大幅度的高出公司建議的水平。

目標市場客戶對於新產品的印象本來就陌生,若以極高價的形象,做地理性的推展,成本既高,成效卻有限。我改採重點性的突破,以極高的經銷利潤分享經銷商。針對使用者客戶,主要全力贏得個別重要的設備商,同時,強化現場及時服務的量能,確保大幅領先現有市場品牌。

製造業的固定生產模式,生產設備經常穩定運轉,損耗大致上可以預期。但是,難免會有許多緊急狀況出現。若是關鍵設備配合廠商有充足備品應急,又有能力現場服務解決問題,高價格的議題一般都不太會是個障礙。經過一段時間,這種‘’先求有,再求多‘’的戰略確實有了成效。

隨著時間推移,設備緊急問題的成功排除在業界廣為流傳,這直接或間接的促成了知名設備商開始小量原廠配套採用。加上高利潤經銷商的推銷動能,市場佔有率慢慢有了一定的份量,也逐步的在標定產業站穩了腳步。

這期間,是有幾次來自總公司行銷人員對於高價,低銷量的責難。但是集團賦予的職責是成長和獲利優先,對於低一階的戰術型現象,決定權還是在各分區的負責人,因而頂過了幾波的壓力。

不出所料的,這期間總公司如同既往的,每隔幾年必定不同比率的調整內部價格。一紙調價指令一出台,各洲分公司無不哀鴻遍野。

每次遇上了全球性的調漲風潮時,競爭對手也不例外的同步調整。這時是我策略性調降市場售價的時候,而且,戰果輝煌。在整個產業一片漲價聲浪中,有一家形象不錯的品牌竟然逆勢的調降售價,銷售成績豈有不飆升的道理。這樣的市占率斬獲,有點像姜太公放長線釣到大魚的樂趣。

AI生成

AI生成


商場的買賣關係沒有不變的道理,客戶的忠誠度也不會恆久不變。既然是商業需求構成的雙方關係,確保買方的長久利益,才是關係可長可久的關鍵。

人際關係,雖然未必是以私人利益為中心。但是雙方關係,若是某一方尊嚴不停受到侵害,這樣的關係還能維繫嗎?

實驗證實,‘’人們對「先褒後貶」的態度轉變最為反感,而對「先貶後褒」的評價方式則具有好感‘’。這就是「阿倫森效應」的體現,這和商場關係的利益長期維持,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6會員
239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4
職場「打工仔」們,有沒問過自己,「我是來公司求職工作?」,還是「我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 做為主管的你們,可曾對下屬說過,「你們進了我的部門,就得遵守部門的規矩,照我的指令做事情」? 不論職場的地位高低為何,平心而論,只要身處同一舞台,大家都是同事,或是同儕,應該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對比一
Thumbnail
2025/09/14
職場「打工仔」們,有沒問過自己,「我是來公司求職工作?」,還是「我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 做為主管的你們,可曾對下屬說過,「你們進了我的部門,就得遵守部門的規矩,照我的指令做事情」? 不論職場的地位高低為何,平心而論,只要身處同一舞台,大家都是同事,或是同儕,應該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對比一
Thumbnail
2025/09/03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2025/09/03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2025/08/25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2025/08/25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Thumbnail
之前去市場,賣菜的阿婆給我一大堆辣椒,眼看快要乾癟了,今天下午在家切辣椒打算冰凍起來。 切著切著,忽然手指一辣「哇喔!」這個刺激瞬間帶我回到那個「媽媽去上班,把我和弟弟托給外婆照顧」的幼稚園時期。 那時,我大約六歲,正處於好奇心旺盛的年紀。外婆有一天桌上放了大約十來條的紅辣椒,新鮮飽
Thumbnail
平淡無奇就是最大的幸福 前言 倒完垃圾,到加油站加油,內子問說:「要不要吃買韭菜盒當晚餐?」我說:「腰酸時說我可能需要減重。過午不食後,又用食物來引誘…。」「好吧,那不吃了。」「叫你吃剩菜,你又不肯,還是買吧。」員山的韭菜盒是方形的,生意還不錯。到的時候,沒客人,韭菜盒煎熟要段時間,老板正忙著,
Thumbnail
平淡無奇就是最大的幸福 前言 倒完垃圾,到加油站加油,內子問說:「要不要吃買韭菜盒當晚餐?」我說:「腰酸時說我可能需要減重。過午不食後,又用食物來引誘…。」「好吧,那不吃了。」「叫你吃剩菜,你又不肯,還是買吧。」員山的韭菜盒是方形的,生意還不錯。到的時候,沒客人,韭菜盒煎熟要段時間,老板正忙著,
Thumbnail
一個人在外,一切從簡的情況下。 我習慣了去傳統市場,一次就準備7天的飯菜,金額也大概就1千元。 這裡的市場,剛好有在專門在賣飯的攤子,各式各樣的飯都有,你想要買2-30元都可 以,那我一次買3斤白飯90元,一斤一包,一天吃半斤,偶而熬點稀飯。 我試過,用半斤白飯下去熬稀飯…吃不完! 而且,
Thumbnail
一個人在外,一切從簡的情況下。 我習慣了去傳統市場,一次就準備7天的飯菜,金額也大概就1千元。 這裡的市場,剛好有在專門在賣飯的攤子,各式各樣的飯都有,你想要買2-30元都可 以,那我一次買3斤白飯90元,一斤一包,一天吃半斤,偶而熬點稀飯。 我試過,用半斤白飯下去熬稀飯…吃不完! 而且,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Thumbnail
那天與附近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我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驢啊!」
Thumbnail
那天與附近鄰居閒聊,鄰居太太提到「叫我兒子去買一把蔥,買回來卻是一捆韭菜。」我聽了在心裡竊笑,「真是驢啊!」
Thumbnail
女兒問:周末有要出門嗎?我說:不然吃過早餐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吧。平常一家三口都是以外食餵養為主,即便我在家有大把的時間,只是沒有廚藝的我只能選擇當老外,最多於早餐準備些煎蛋、炒蛋、蔥油餅,簡易外速出餐的我還行。今天心血來潮想讓女兒去看傳統市場的交易,也讓她認識買菜不是只有全聯、家樂福。
Thumbnail
女兒問:周末有要出門嗎?我說:不然吃過早餐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吧。平常一家三口都是以外食餵養為主,即便我在家有大把的時間,只是沒有廚藝的我只能選擇當老外,最多於早餐準備些煎蛋、炒蛋、蔥油餅,簡易外速出餐的我還行。今天心血來潮想讓女兒去看傳統市場的交易,也讓她認識買菜不是只有全聯、家樂福。
Thumbnail
快步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路過傳統市場,瞥見路邊菜攤有箱紡錘形的洋蔥。 假裝沒看到,繼續走了一百公尺,真不甘心這樣錯過。
Thumbnail
快步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路過傳統市場,瞥見路邊菜攤有箱紡錘形的洋蔥。 假裝沒看到,繼續走了一百公尺,真不甘心這樣錯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