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中層主管職正在消失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職場「打工仔」們,有沒問過自己,「我是來公司求職工作?」,還是「我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

做為主管的你們,可曾對下屬說過,「你們進了我的部門,就得遵守部門的規矩,照我的指令做事情」?

不論職場的地位高低為何,平心而論,只要身處同一舞台,大家都是同事,或是同儕,應該可以齊心協力,共同奮鬥。對比一個職業籃球或是足球隊,若想贏球,不論你身處什麼職位,球賽開打前後,每個人都須就個別功能,使出渾身解數,傾自身全力,合力爭取勝利。

但現實職場裡,同事並不同心,至少很多人會換了位置,把腦袋也一起換了。不爭的事實,不同位階,不同職能,看事情和做事情的角度當然會不同。但若上下沒法同心,公司業務要如何達到最佳表現呢?至少,同儕間互動的心態,依然可以憑藉「本心」,那麼職場的不公,或薪酬和表現不相稱的不完美,是不是會最大可能的避免?

嚴格說來,真正該有心態上的差異,僅僅是「勞方」的人士和「資方」的。大家當然清楚,資方人士可能享受較高經營利益,這是普遍被接受的現象。然而,資方人士所面對的潛在財務和社會風險,極少會和勞方有關。

因此,老闆和員工的本質差異,是有些複雜,暫時難放在同一天平量度。而同為勞方的「主管」和「部屬」是可以的,因為兩者都是受僱於人的員工。因此,兩者的心態本不應該存在太大的差異,儘管位階上有所不同。

這麼些年,依序經歷過不同身份,特別是當了僱主以後,由於面對不確定的發展前途,頂著不可預測的生意風險,對於員工的最根本利益有了更切身的關懷,那是受僱時代沒有想過的。換言之,不像當年擔任主管時那樣,當老闆以後,更珍惜員工的全方位潛質,以及在職的穩定性。

剛入行擔任初級員工時,心裡想著,能夠獲得一個工作機會,已算萬幸。對於每天的工作,當然是非常珍惜,拼了命表現,希望盡最大能力創造價值,貢獻公司。此外,當時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努力會被看見,尤其是直接主管的賞識,那更是求之不得。和主管之間的互動關係,自認不太可能是平等的。反而應該是敬畏有加,哪裡敢想平等互動,互相配合?

這樣兢兢業業,誠惶誠恐的工作,不出幾年,如願的升任主管,負責的範圍變大了,部門裡頭資源的支配當然是包含幾組同事,其中還有幾位是同期入行的同僚。

當了主管,首要認清責任範圍,了解任務指標。然後,摸索如何運用部門的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以便達成公司賦予的工作目標。

就因為如此,年輕主管拿出應有的衝勁,同時知道若要達成任務,必須整個團隊動起來。甚至,比較急功近利的主管,不但要求團隊成員均能使命必達,還恨不得每個人都能跑第一。在這樣純功利導向的職場環境,對於下屬同事心理上的照顧,就付之闕如了。

Gemini AI 生成

Gemini AI 生成

主管的心裡總希望部屬人人盡心盡力,無保留的為工作付出心力。自己也常把較基本的雜事,假手他人,希望善用成員的時間和精力。種種的積極作為,都是為了產生正面的推力,比較無暇顧及橫向合作支援的功能。

然而,出色部門的必要「團隊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假如沒有充份展現,勢必影響整體表現。最堪憂的是,這症狀不太容易被察覺。事實上,組織內確實不乏低調或拙於表達的成員,也就是聚光燈照不到的群體,這些通常都會被忽視,或甚至被歸類為表現不佳者。

部門人力潛質沒有被善用,或被傲慢主管輕忽,直接的後果就是人力資源的浪費。這種現象很容易被業績掛帥的旗幟給遮蔽了,主管也不會因為人力資源的浪費被問責,留給有志同儕的只有冤屈和失望而已。

擔任主管的人,若能成功表現,必定是有過人的能耐,尤其領導統御方面的技能。由於注重效率,對不符期望的部屬,其寬容度也偏低。這本無可厚非,但過於注重表面現象,忽略可持續性的人力資源培育,對公司的中長期發展極可能形成隱憂。這應該是多數主管的態度,也大幅度偏離受僱員工應有的本質心態。

生意場,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王道。卻很少有人看得出,這也許正是整體部門表現沒能達到頂峰(Peak Performance )的根本原因。一般來說,老闆或更高層是沒法了解個中玄虛的,除非公司採行的是「微觀管理」(micro management)。

對於權責主管而言,當然了解眼皮下部屬的種種。有些時候,為了美化自己的整體表現,必要時,是有辦法讓這些情況躲過老闆或是高層主管的法眼。因為,他們多數只看數字,有些更愛聽好聽話。至於,有多少基層下屬被埋沒,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知曉。沒辦法,人數眾多的群體,必然有不公,這和大社會的現象,並無二致。

此外,有些時候,某些部門主管為了獲得最佳的業績獎賞,還會通過技巧操控營業交易時程,以便確保其個人利益。很多時候,這樣的權謀作為,會因而得罪客戶,以致公司蒙受損失。這種弊端,要不是有內部「吹哨者」,資方是不會察覺的。

這就是公司組織結構必定存在的 「代理成本」 (Agency Cost)。公司階層越多,潛在損失越是可觀。這類公司組織優化的研究已經數十年了,也早就在推動組織扁平化。近幾年更由於AI的廣泛使用,許多公司內部流程已被人工智慧取代,人力使用和審核機制因而大量減少。因此,許多現代跨國公司正大量取消中間主管層。這是趨勢,也是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5會員
236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3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2025/09/03
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很難以一篇文章,幾千個字就清楚的論述, 尤其在感性和理性層次的論證,更是不可能理出個所以。我們只能在「愛」的領域,擷取一角,特別是有關於父母對孩子的「愛」,用當代的視角,做一個稍具時代意義的反思。 就說親情,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在科學昌明,又是電子網絡盛行的時代,相
Thumbnail
2025/08/25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2025/08/25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你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還有人是這麼說的,「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仔細推敲這兩句話,比對一下身邊曾經的見聞,感覺是有其道理的。看起來,人際關係是這樣,職場的同儕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多年前,曾經有一位昔日同事,由於天資過人,又吃苦耐勞,入職沒有多久,他很快的展現了優異的銷售
Thumbnail
2025/08/22
「喬」,台語的意思是協調或折衝。大義是指為了順利促成事情,某些關鍵人士圍繞著事件的核心,旁敲側擊,調和鼎鼐,最終獲得結果。由於本地政壇經常會出現「喬」的傳聞,也多少有些利益交換的嫌疑,或被冠上「黑箱作業」之名。於是,只要聽到「喬」字,多少給人一些負面的聯想。 暫時不說「喬事情」的正負面意涵,世上確
Thumbnail
2025/08/22
「喬」,台語的意思是協調或折衝。大義是指為了順利促成事情,某些關鍵人士圍繞著事件的核心,旁敲側擊,調和鼎鼐,最終獲得結果。由於本地政壇經常會出現「喬」的傳聞,也多少有些利益交換的嫌疑,或被冠上「黑箱作業」之名。於是,只要聽到「喬」字,多少給人一些負面的聯想。 暫時不說「喬事情」的正負面意涵,世上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Thumbnail
有一回在該月份新進x職級以上的員工,收到一場與高層主管面談的邀請。名義上是增進交流,實際上大概是來會會這些拿著優渥薪水的新人有幾把刷子。
Thumbnail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