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班上幾位成績優異的同學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
很意外的發現,
他們竟然都有自己專用的手機。我說「很意外的」,
是指大部分父母都可能難以理解的:需求
除了娛樂,
他們會有什麼需求呢?
必要性在哪裡呢?
當然我也是...
◾️
是5G時代的變化速度太快了。
即使每年我都會在導師和任課班,
了解孩子們使用手機的狀況,
改變的快速仍然快得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孩子們擁有自己手機的年齡越來越早,
使用3C的時間也比以往長了許多。
見過很多3C沉癮問題,
不只是在學業上的影響,
同儕間的網路霸凌,
親子間的衝突等等,
時常走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嚴重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正常成長,
甚至整個家庭的幸福。
所以,
以往稱網癮如同毒癮,
3C為「毒品」。
但,
變化快速的這時代「防」得了嗎?
我們家長要怎麼面對?可以怎麼解決呢?
◾️
其中一位同學H,
學習成績從七年級一路躍進,
同學們非常好奇他是怎麼辦到的,
最是期待他的分享。
H特別提到了自己很常打電動、聽音樂、上網,
清楚說到了幾個自己使用3C的需求:
1. 我有自己的社交圈,我需要和朋友們保持聯繫。
2.手機是我瞭解世界,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3.讀書之餘,我需要每天給自己一點娛樂,放鬆一下。
◾️
同時間,
我也正在處理一位孩子E,
因為手機使用時間太長,
跟父母有激烈衝突。
E認為自己不被尊重,
他告訴我,
很希望父母可以對他有多一點信任,
不要每次一看到他拿手機就對他不耐煩、大吼大叫。
對於這樣的家庭氣氛他感到很難受,
甚至會有自責。
父母是焦慮的,
認為孩子成績不好,
就是因為手機使用時間太長造成,
看到孩子拿起手機當然難有耐心。
家裡面總是因為手機而烏煙瘴氣。
◾️
我站在教室後頭聽著H的分享,
忍不住看向E同學,
思考著:
以前是電視,
現在是手機3C。
不同年代的父母都有不同的焦慮,
強力切斷孩子的任何接觸機會,
真的是對的嗎?
那什麼時候才是放手的時間呢?
是呀!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時常會不自覺的擔心,
可能就也不自覺的放大傷害。
「災難性思維」讓我們害怕,
掌控慾望也更升強烈,
希望一切能在自己的控制中,
感覺才安全。
◾️
分享的最後,
我忍不住繼續提問H。
現在的孩子思維靈活,
才升八的年紀,
H回答的答案很是成熟。
你都怎麼使用手機呢?怎麼分配你的3C使用時間呢?
「通常是假日使用比較多,跟爸媽約定的時間一天就是一小時,但平常日比較忙,也沒什麼時間可以玩,所以平日很少玩。」
那會覺得使用時間太少嗎?
「不會耶,可能是因為沒有被限制太多,所以也不會覺得特別要去爭取什麼。而且平時很忙,這樣的時間對我而言,其實也夠了。」
通常都是用手機電腦玩什麼呢?
「我之前會滑IG、社群軟體,但發現時間一下就過了。這樣會影響我作息,感覺很浪費時間。我後來就把APP刪掉,我覺得這樣很好。目前只玩電動跟聽音樂、看一些娛樂、社會新聞。」
你自己把IG 刪掉嗎?還是父母建議你刪?
「我自己主動刪的,我父母沒有要求。他們通常不會限制我看。」
手機和電腦都是放在你房間嗎?
「之前是,但是爸媽後來有跟我約定,八點以後手機就放在房間外面,睡覺前都不可以滑。一開始會抗拒,但後來我覺得這樣很好,不然我會一直想滑。我們家的電腦是放在客廳,家人共用。」
◾️
我感覺這幾個孩子的父母都是非常智慧的。
在孩子還能聽你引導的年紀,
就開始給孩子練習跟3C共處,
不是一昧的去限制。
這是讓孩子練習慾望的自控力、時間掌控力,
練習從不斷「試錯」中學習,
調整出屬於自己合適的方式。
細想,
如果孩子在我們身邊時,
直接切斷接觸,
不讓他去學會對於手機的管理,
對慾望管理的能力,
那孩子將來進入高中或大學之後,
是不是就有可能完全放飛,
徹底失控了呢?
身邊的確也聽過不少這樣令人難過的例子。
那是,過度壓抑的反彈呀!
#直接切斷不是教育是拒絕教育
◾️
然而,
教養的過程中,
即使孩子會不斷的嘗試,
想要去突破你的規則、規條,
會有一些拉拉扯扯.....,
這難道不也是孩子的一種成長過程嗎?
這幾個孩子父母是聰明的。
教育孩子跟手機相處,
在放手中給他掌控感,
讓孩子相信爸媽是相信我的,
相信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
可以自我約束。
但同時有規則,
且規則是清晰有邊界。
什麼能做,
什麼不能做,
簡單又明白。
也懂得視過程的反復,
即使有些拉扯,
也只是孩子正常的試錯練習呀。
◾️
我們不是要培養一個不會碰手機,
不會玩遊戲的孩子,
而是培養一個我能跟慾望共處,
能夠做好自我約束,
能夠做好自我管理的孩子。
只要大人把手機跟孩子的學習綑綁,
遊戲跟學習問題捆綁在一起,
以為只要切斷就可以改善,
孩子就會反用學習來威脅你,
手機的問題就真的變成問題了。
#手機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因為問題根本不存在呀
#今天話好多感謝你看到這

#剛起鍋的花椒檸檬雞請你吃